無顛無倒
拼音 | wú diān wú dǎo |
釋義 | 猶言顛顛倒倒。指精神錯亂。無,語助詞,無義。 |
出處 | |
示例 |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
結構 | 聯(lián)合式 |
詞性 | 中性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無的成語310條
無寇暴死 | 在沒有變亂的情況下就死于非命 |
無般不識 | 猶百般,用盡方法。 |
無背無側 | 不能辨清背叛傾仄之人。 |
無邊風月 | 無邊:無限;風月:風和月亮,泛指景色。原指北宋哲學家周敦頤死后影響深廣。后形容無限的美好風景。 |
無邊無際 | 際:邊緣處。形容范圍極為廣闊。 |
第二個字是顛的成語9條
顛顛倒倒 | ①指神思迷糊錯亂。②指事情不順或言行無條理,不可置信。 |
扶顛持危 | 顛:倒,傾倒;持:握,把握。指能夠挽回顛危的局面。 |
狗顛屁股 | 狗在主人面前搖尾乞憐。形容對人逢迎獻媚的丑態(tài)。 |
魂顛夢倒 | 猶言神魂顛倒。精神恍惚,顛三倒四,失去常態(tài)。 |
鸞顛鳳倒 | 指男女歡合。 |
第三個字是無的成語553條
大公無私 | 指辦事公正,沒有私心。現(xiàn)多指從集體利益出發(fā),毫無個人打算。 |
孤立無援 | 只有一個人或一方面的力量,得不到外力援助。 |
后患無窮 | 以后的禍害沒有個完。 |
進退無據(jù) | 前進和后退都失去了依據(jù)。形容無處容身。也指進退兩難。 |
蒙昧無知 | 蒙昧:知識未開。沒有知識,不明事理。指糊涂不懂事理。 |
第四個字是倒的成語32條
阿平絕倒 | 以之比喻對對方的言論極為佩服。亦用為譏諷言論極為乖謬,常貽笑大方。 |
白黑顛倒 | 顛倒:錯亂。指白黑不分、是非顛倒。 |
冰山易倒 | 冰山遇到太陽就消溶,容易倒塌。比喻不能長久依賴的靠山。 |
不識起倒 | 指不知好歹;不識時務。 |
不知顛倒 | 猶言不明事理。 |
第一個字是倒的成語33條
倒戈卸甲 | 比喻放下武器認輸。 |
倒背如流 | 背:背誦。把書或文章倒過來背,背得像流水一樣流暢。形容背得非常熟練,記得非常牢。 |
倒繃孩兒 | 繃:包扎。接生婆把初生嬰兒裹倒了。比喻一向做慣了的事因一時疏忽而弄錯了。 |
倒持泰阿 | 泰阿:寶劍名。倒拿著劍,把劍柄給別人。比喻把大權交給別人,自己反受其害。 |
倒打一耙 | 《西游記》故事:豬八戒以釘耙為武器,常用回身倒打一耙的絕技戰(zhàn)勝對手。自己做錯了,不僅拒絕別人的指摘,反而指摘對方。 |
倒打一瓦 | 猶言倒打一耙。 |
倒果為因 | 果:結果;因:原因。把結果當成原因,顛倒了因果關系。 |
倒裳索領 | 索:搜尋、尋求。把衣裳倒過來尋找領口。比喻辦事抓不到要點。 |
倒屣相迎 | 屣:鞋。古人家居脫鞋席地而坐,爭于迎客,將鞋穿倒。形容熱情歡迎賓客。 |
倒行逆施 | 原指做事違反常理,不擇手段,F(xiàn)多指所作所為違背時代潮流或人民意愿。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dao的成語147條
刀耕火耨 | 耨:除草。古人播種前先伐去樹木燒掉野草,以灰肥田。泛指原始的耕作技術。 |
導以取保 | 勸誘犯人尋找保證人,繳納保證金。 |
島瘦郊寒 | 島、郊:指唐代詩人賈島和孟郊。賈島、孟郊的詩中多凄苦哀婉之詞,故以此指他們的詩歌和風格。亦形容與賈孟相類似詩文的風格與意 |
倒戈卸甲 | 比喻放下武器認輸。 |
搗虛批吭 | 乘虛攻擊敵人要害。同“批亢搗虛”。 |
蹈常習故 | 指按照老規(guī)矩和老辦法辦事。 |
悼心失圖 | 悼:悲傷;圖:謀劃。因悲痛而失去了主張。 |
盜鈴掩耳 | 比喻自己欺騙自己。同“盜鐘掩耳”。 |
道合志同 | 指彼此的志趣理想一致。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45905723431.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