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辨詭詞
拼音 | xī biàn guǐ cí |
釋義 | 指巧言邪說。 |
出處 | 宋·曾鞏《上歐陽學士第一書》:“仲尼既沒,析辨詭詞,驪駕塞路! |
示例 | |
年代 | |
用法 | |
結構 | |
詞性 |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析的成語24條
析辨詭詞 | 指巧言邪說。 |
析辨詭辭 | 亦作“析辨詭詞”。謂巧言邪說。 |
析辯詭辭 | 指巧言邪說。 |
析肝劌膽 | 剖示肝膽。比喻赤誠。亦作“析肝吐膽”。 |
析肝瀝悃 | 謂披露肝膽,傾吐至誠。 |
第二個字是辨的成語8條
不辨菽麥 | 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麥子。形容愚笨無知。后形容缺乏實際生產(chǎn)知識。 |
不辨菽粟 | 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小米。形容愚笨無知。后形容缺乏實際生產(chǎn)知識。 |
不辨真?zhèn)?/td> | 辨:分辨。偽:虛假。無法辨別真的和假的。 |
明辨是非 | 分清楚是和非、正確和錯誤。 |
莫辨楮葉 | 莫:不;辨:分辨。不能分辨楮葉的真假。比喻模仿逼真或以假亂真。 |
第三個字是詭的成語8條
兵行詭道 | 兵:用兵;行:使用;詭:欺詐;道:方法。用兵可以運用詭異和詐偽的戰(zhàn)法。 |
怪誕詭奇 | 怪誕:荒唐,離奇;詭奇:詭詐,奇異。形容荒唐離奇的事物。 |
殊形詭狀 | 猶言奇形怪狀。不同一般的,奇奇怪怪的形狀。 |
析辨詭詞 | 指巧言邪說。 |
析辨詭辭 | 亦作“析辨詭詞”。謂巧言邪說。 |
第四個字是詞的成語25條
百喙一詞 | 猶言眾口一辭。同“百喙如一”。 |
不贊一詞 | 一句話也不說。 |
陳言膚詞 | 指陳舊而膚淺的言詞。 |
出言吐詞 | 猶言談吐。指說話。 |
大放厥詞 | 厥:其,他的;詞:文辭,言辭。原指鋪張詞藻或暢所欲言,F(xiàn)用來指大發(fā)議論。 |
第一個字是詞的成語16條
詞不達意 | 詞:言詞;意:意思。指詞句不能確切地表達出意思和感情。 |
詞不逮理 | 詞:言語,詞句。逮:到;及。指說話、寫文章時所用的詞句不能充分、確切表達出思想感情。 |
詞不逮意 | 詞:言語,詞句;逮:到,及。指說話、寫文章時所用的詞句不能充分、確切表達出思想感情。 |
詞鈍意虛 | 形容由于心虛而說話吞吞吐吐。 |
詞華典贍 | 文詞華麗,用典周備。 |
詞清訟簡 | 詞訟清簡。指獄訟稀少,政事清閑。 |
詞窮理極 | 窮:完,盡;極:終,到頭。把話說完,把理講透。 |
詞窮理盡 | 指再也找不到理由,無話可說。 |
詞窮理絕 | 指再也找不到理由,無話可說。同“詞窮理盡”。 |
詞窮理屈 | 指理由虧屈,無話可說。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ci的成語67條
詞不達意 | 詞:言詞;意:意思。指詞句不能確切地表達出意思和感情。 |
慈悲為本 | 慈悲:慈善和憐憫。原佛教語,以惻隱憐憫之心為根本。 |
辭不達義 | 指說話寫文章不能確切地表達意思。 |
雌雄未決 | 比喻勝負未定。 |
此唱彼和 | 彼:那里。這里唱,那里隨聲附和。比喻互相呼應。 |
刺刺不休 | 刺刺:多話的樣子。形容說話嘮叨,沒完沒了。 |
賜茅授土 | 封建社會帝王分封諸侯的一種禮儀。帝王以五色土為太社,分封諸侯時,各授以他們相應的某方某色土,如東方青土,南方赤土等,并包以白茅,使歸以立社。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45980323908.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