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世之寶
拼音 | xī shì zhī bǎo |
釋義 | 稀世:世所稀有。世上稀有的珍寶。 |
出處 | 宋·黃休復《益州名畫錄》:“當時卿相及好事者,得居寀父子圖障卷簇,家藏戶寶,為稀世之珍。” |
示例 | 難道你不希望我們中國人的藝術(shù)品在外國人眼里被看作~嗎?★何力力《落日夏威夷》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
結(jié)構(gòu) | 偏正式 |
詞性 | 中性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稀的成語2條
稀奇古怪 | 指很少見,很奇異,不同一般。 |
稀世之寶 | 稀世:世所稀有。世上稀有的珍寶。 |
第二個字是世的成語145條
一世龍門 | 一世:一代;龍門:后漢時李膺有重名,后起的文人有登門拜訪的,稱之登龍門。稱文人所崇仰的人物。 |
與世沉浮 | 與:和,同;世:指世人;沉浮:隨波逐流。隨大流,大家怎樣,自己也怎樣。 |
阿世盜名 | 阿世:曲意博取世人的歡心。用博取世人的歡心的方法來竊取名譽。 |
阿世媚俗 | 指曲意迎合當時社會的陳規(guī)陋俗。 |
阿世取容 | 指迎合世俗,取悅于人。 |
第三個字是之的成語1084條
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 雞鳴狗吠的聲音都能聽到,可是一輩子也不互相來往,F(xiàn)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訊。 |
記問之學 | 只是記誦書本,以資談助或應答問難的學問。指對學問未融會貫通,不成體系。 |
姜桂之性 | 生姜和肉桂愈久愈辣。比喻年紀越大性格越耿直。 |
內(nèi)顧之憂 | 內(nèi)顧:在外邊而顧念家事或國事。舊時形容沒有妻子,身在外又要顧慮家事。現(xiàn)形容有內(nèi)部的憂慮。 |
丘山之功 | 比喻功績偉大。 |
第四個字是寶的成語19條
獄貨非寶 | 指法官斷獄受賄賂,也難逃法網(wǎng)。 |
愛如珍寶 | 形容十分喜歡。 |
不貪為寶 | 表示以不貪為可貴、崇高,也表示廉潔奉公。 |
傳經(jīng)送寶 | 經(jīng):經(jīng)典,經(jīng)驗。把成功的經(jīng)驗和辦法傳送給別人。 |
東南之寶 | 指東南地區(qū)的杰出人才。 |
第一個字是寶的成語5條
寶刀不老 | 比喻雖然年齡已大或脫離本行已久,但功夫技術(shù)并沒減退。 |
寶刀未老 | 形容人到老年還依然威猛,不減當年。 |
寶馬香車 | 華麗的車子,珍貴的寶馬。指考究的車騎。 |
寶山空回 | 走進到處是寶物的山里,卻空手出來。比喻根據(jù)條件,本來應該有豐富的收獲,卻一無所得(多指求知)。 |
寶珠市餅 | 拿珍珠換餅。比喻杜絕貪心。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bao的成語107條
包辦代替 | 指應該和有關(guān)的人一起商量或一起做的事,卻獨自辦理,不讓旁人參與。 |
苞苴竿牘 | 苞苴:蒲包,指贈送的禮物,引申為賄賂;竿牘:竹簡為書,指書信,這里特指請托信。指攜著禮物帶著書信,去探訪人。指行賄請托。 |
褒貶與奪 | 與奪:給予或奪取。指對人或事物給予贊揚或批評。 |
寶刀不老 | 比喻雖然年齡已大或脫離本行已久,但功夫技術(shù)并沒減退。 |
飽諳世故 | 指對世態(tài)人情有深刻感受或有豐富的處世經(jīng)驗。 |
保殘守缺 | ①指漢代今文經(jīng)學派儒生墨守殘缺不全的今文經(jīng)典而拘執(zhí)一家之言。后常用以比喻泥古守舊,不知改進。②指保藏殘缺的古籍文獻。 |
報本反始 | 報:報答;本:根源;反:回到;始:開始。指受恩思報,不忘所自。 |
抱寶懷珍 | 懷:藏有。比喻人具有美好的品德、才能。 |
豹死留皮 | 豹子死了,皮留在世間。比喻將好名聲留傳于后世。 |
鮑魚之次 | 賣咸魚的店鋪。魚常腐臭,因以喻惡人之所或小人聚集之地。亦作“鮑魚之次”。 |
暴風疾雨 | 指來勢急遽而猛烈的風雨。 |
爆跳如雷 | 指盛怒的樣子。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45987623954.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