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大香线蕉|国产一级中文字幕|午夜福利资源片在线|欧美亚洲综合在线

    新學(xué)網(wǎng)首頁 語文 數(shù)學(xué) 物理 化學(xué) 作文 感動 心靈雞湯 人生感悟 名著知識 成語大全 唐詩 宋詞 名人名言 英文詞典 登錄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心腹之病

    拼音 xīn fù zhī bìng
    釋義

    指體內(nèi)致命的疾病。比喻嚴(yán)重的隱患。同“心腹之疾”。

    出處
    示例
    年代 古代
    用法
    結(jié)構(gòu) 偏正式
    詞性 中性
    近義詞
    反義詞
    燈謎
    歇后語
    英文

    第一個字是心的成語200條

    心安理得 得:適合。自以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里很坦然。
    心謗腹非 口里不說,心里譴責(zé)。指暗地里反對。
    心比天高 形容心地高傲或所想超過現(xiàn)實。
    心病還須心藥醫(yī) 心里的憂慮或戀念成了精神負(fù)擔(dān),必須消除造成這種精神負(fù)擔(dān)的因素。
    心不兩用 指一個人的心思一時只能專注于一事。

    第二個字是腹的成語36條

    背腹受敵 指前后都受到敵人的攻擊。
    草腹菜腸 比喻毫無才學(xué)。亦用為謙詞。
    蟬腹龜腸 古人認(rèn)為蟬只須飲露,烏龜只要喝水。比喻饑餓之極。
    大腹便便 便便:肥胖的樣子。形容肥胖的樣子。
    頓腹之言 猶言肺腑之言。

    第三個字是之的成語1084條

    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雞鳴狗吠的聲音都能聽到,可是一輩子也不互相來往,F(xiàn)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訊。
    記問之學(xué) 只是記誦書本,以資談助或應(yīng)答問難的學(xué)問。指對學(xué)問未融會貫通,不成體系。
    姜桂之性 生姜和肉桂愈久愈辣。比喻年紀(jì)越大性格越耿直。
    內(nèi)顧之憂 內(nèi)顧:在外邊而顧念家事或國事。舊時形容沒有妻子,身在外又要顧慮家事,F(xiàn)形容有內(nèi)部的憂慮。
    丘山之功 比喻功績偉大。

    第四個字是病的成語9條

    多愁多病 舊時形容才子佳人的嬌弱。
    多愁善病 舊時形容才子佳人的嬌弱。同“多愁多病”。
    積勞成病 因長期工作,勞累過度而生了病。同“積勞成疾”。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病久了才去尋找治這種病的干艾葉。比喻凡事要平時準(zhǔn)備,事到臨頭再想辦法就來不及。
    切中時病 切:切合;中:恰好對上;。汉μ帯V赴l(fā)表的言論正好擊中當(dāng)時社會的弊病。

    心腹之病成語接龍

    第一個字是病的成語14條

    病病歪歪 形容病體衰弱無力的樣子。
    病從口入 疾病多是由食物傳染。比喻應(yīng)該注意飲食衛(wèi)生。
    病骨支離 支離:殘缺不全,引伸為憔悴、衰殘瘦弱的樣子。形容病中體瘦骨露,衰弱無力。
    病國殃民 使國家受害,人民遭受苦難。
    病急亂投醫(yī) 病勢沉重,到處亂請醫(yī)生。比喻事情到了緊急的時候,到處求人或亂想辦法。
    病民蠱國 病:損壞,禍害;蠱:相傳為人工培養(yǎng)的毒蟲,引伸為毒害。害人民、害國家。
    病民害國 病:損壞,禍害。害人民、害國家。
    病魔纏身 指長期患病。
    病染膏肓 比喻事情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同“病入膏肓”。
    病入膏肓 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臟與膈膜之間叫“肓”。形容病情十分嚴(yán)重,無法醫(yī)治。比喻事情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bing的成語137條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比喻一種情況的形成,是經(jīng)過長時間的積累、醞釀的。
    兵敗如山倒 兵:軍隊。形容軍隊潰敗就像山倒塌一樣,一敗涂地。
    掤扒吊拷 強行脫去衣服,捆綁并吊起來拷打。同“繃扒吊拷”。
    秉筆直書 秉:持,握住。寫史書根據(jù)事實記錄,不隱諱。
    炳炳烺烺 光亮鮮明。形容文章辭采聲韻之美。
    稟性難移 本性難以改變。
    并存不悖 指同時存在而不沖突。
    病病歪歪 形容病體衰弱無力的樣子。
    屏氣斂息 屏:閉;斂:收住。閉住氣,收住呼吸。指因心情緊張或注意力集中,暫時止住了呼吸。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46095124645.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