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讓路
拼音 | xíng zhě ràng lù |
釋義 | 行走的人相互讓路。指大家都謙遜有禮。 |
出處 | |
示例 |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
結構 | 主謂式 |
詞性 | 中性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行的成語57條
行家里手 | 里手:內行人。指精通這種業(yè)務的人。 |
行間字里 | 指文章的字句中間。 |
行行出狀元 | 比喻不論干哪一行,只要熱愛本職工作,都能做出優(yōu)異的成績。 |
行行蛇蚓 | 形容字體如蛇蚓盤繞,難以辨認。 |
行百里者半九十 |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認真對待。 |
第二個字是者的成語40條
二者不可得兼 | 兩項之中只能得其一,不能兼而有之。 |
觀者成堵 | 形容觀看人數(shù)眾多。同“觀者如堵”。 |
觀者如堵 | 堵:墻壁。觀看的人象一堵墻一樣。形容觀看人數(shù)眾多。 |
觀者如垛 | 形容觀看人數(shù)眾多。同“觀者如堵”。 |
觀者如市 | 形容觀看的人多。 |
第三個字是讓的成語8條
拱手讓人 | 拱手:雙手合抱在胸前,以示敬意。恭順地讓給別人。形容怯弱可欺或甘心為奴仆、附庸。 |
急病讓夷 | 猶今言將困難留給自己,將方便讓給別人。 |
廉泉讓水 | 廉:廉潔;讓:謙讓。原比喻為官廉潔,后也比喻風土習俗淳美。 |
讓三讓再 | 指幾次三番地推讓。同“讓再讓三”。 |
讓再讓三 | 指幾次三番地推讓。 |
第四個字是路的成語48條
徘徊歧路 | 徘徊: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比喻猶豫;歧路:岔路。在岔道上走來走去。比喻猶豫觀望,主意不定。 |
安宅正路 | 比喻仁義。指以仁居心,以義行事。 |
半半路路 | 事物進行的過程中間。 |
必經(jīng)之路 | 經(jīng):經(jīng)過。一定要經(jīng)過的道路。亦作“必由之路”。 |
必由之路 | 由:經(jīng)由。必定要經(jīng)過的道路。泛指事物必須遵循的規(guī)律或做事必須遵守的法則。 |
第一個字是路的成語11條
路不拾遺 | 遺:失物。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撿走。形容社會風氣好。 |
路斷人稀 | 路被隔斷,行人稀少。形容某種災害嚴重,以致路無行人。 |
路見不平 | 指見到不平的事。 |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 在路上遇見欺負人的事情,就挺身而出幫助受害的一方。舊時為人們所稱道的一種俠義行為。 |
路絕人稀 | 指道路阻絕,人煙稀少。 |
路柳墻花 | 路邊的柳,墻旁的花。比喻不被尊重的女子,指妓女。 |
路人皆知 | 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
路叟之憂 | 指百姓的疾苦。 |
路無拾遺 | 指東西掉在路上,人們不會撿起據(jù)為己有。形容社會風尚好。 |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 路途遙遠才能知道馬的力氣大小,日子長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lu的成語78條
露才揚己 | 露:顯露;揚:表現(xiàn)。顯露自己的才能。也比喻炫耀才能,表現(xiàn)自己。 |
廬山面目 | 廬山:山名,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來面目。 |
爐火純青 | 純:純粹。道士煉丹,認為煉到爐里發(fā)出純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后用來比喻功夫達到了純熟完美的境界。 |
鹵莽滅裂 | 形容做事草率粗疏。 |
魯?shù)铎`光 | 靈光:漢代殿名。比喻僅存的有聲望的人或事物。 |
陸海潘江 | 陸:晉朝陸機;潘:晉朝潘岳。陸機的文才如大海,潘岳的文才如長江。比喻學識淵博,才華橫溢的人。 |
鹿車共挽 | 鹿車:古時的一種小車;挽:拉。舊時稱贊夫妻同心,安貧樂道。 |
碌碌寡合 | 形容性情孤僻,與人合不來。 |
路不拾遺 | 遺:失物。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撿走。形容社會風氣好。 |
戮力齊心 | 戮力:并力,合力。指齊心協(xié)力。同“戮力同心”。 |
鷺朋鷗侶 | 指與鷺、鷗為友。比喻隱居生活。 |
綠林大盜 | 指聚集山林的強盜。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46144624965.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