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揚行舉
拼音 | yán yáng xíng jǔ |
釋義 | 根據(jù)德行和名聲來選擇人才。 |
出處 | 《禮記·文王世子》:“凡語于郊者必取賢斂才焉,或以德進,或以事舉,或以言揚! |
示例 |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
結(jié)構(gòu) | 聯(lián)合式 |
詞性 | 中性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言的成語119條
言氣卑弱 | 說話的態(tài)度謙虛溫順。 |
言必信,行必果 | 信:守信用;果:果斷,堅決。說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辦到。 |
言必有據(jù) | 言:說話;據(jù):依據(jù)。說話一定要有根據(jù)。 |
言必有物 | 指言論或文章內(nèi)容充實。 |
言必有中 | 中:正對上。指一說話就能說到點子上。 |
第二個字是揚的成語21條
闡揚光大 | 發(fā)揚光大。指使美好的事物在原來基礎(chǔ)上不斷發(fā)展、擴大和提高。 |
東揚西蕩 | 指飄泊無定。 |
發(fā)揚踔厲 | 原指周初《武》樂的舞蹈動作。手足發(fā)揚,蹈地而猛烈,象征太公望輔助武王伐紂時勇往直前的意志。后比喻精神奮發(fā),意氣昂揚。 |
發(fā)揚蹈厲 | 原指周初《武》樂的舞蹈動作。手足發(fā)揚,蹈地而猛烈,象征太公望輔助武王伐紂時勇往直前的意志。后比喻精神奮發(fā),意氣昂揚。 |
發(fā)揚光大 | 發(fā)揚:發(fā)展,提倡;光大:輝煌而盛大。使好的作風、傳統(tǒng)等得到發(fā)展和提高。 |
第三個字是行的成語69條
班功行賞 | 按照功勞大小,依次給予賞賜。 |
便宜行事 | 便宜:方便,適宜。指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斟酌處理,不必請示。 |
步線行針 | 比喻周密布置。 |
猜枚行令 | 猜枚:一種酒令,原指手中握若干小物件供人猜測單雙、數(shù)目等,F(xiàn)亦指劃拳。行令:行酒令。喝酒時行酒令。 |
猜拳行令 | 劃拳行酒令。形容宴飲歡暢。猜拳:飲酒時兩人同時伸出手指并說一數(shù),如數(shù)與兩人伸出手指的總數(shù)相符為勝,輸者罰酒。 |
第四個字是舉的成語33條
按兵不舉 | 猶按兵不動。 |
百端待舉 | 面端:百種;舉:舉辦。有很多事情等著要興辦。 |
百墮俱舉 | 墮:荒廢;廢棄。指一切廢置的事都興辦起來。同“百廢俱興”。 |
百凡待舉 | 無數(shù)事情都等待興辦。 |
百廢待舉 | 廢:被廢置的事情;待:等待;舉:興辦。許多被擱置的事情等著要興辦。 |
第一個字是舉的成語45條
舉案齊眉 | 案:古時有腳的托盤。送飯時把托盤舉得跟眉毛一樣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
舉不勝舉 | 勝:盡。列舉也列舉不完。形容數(shù)量很多。 |
舉步生風 | 形容走路特別快或辦事干凈利索。 |
舉措不當 | 舉措:舉動,措置。指行動措施不得當。 |
舉措失當 | 舉措:舉動,措置。指行動措施不得當。 |
舉鼎拔山 | 能將大鼎舉起,能將高山拔動。比喻力大氣壯。 |
舉鼎絕臏 | 絕:折斷;臏:脛骨。雙手舉鼎,折斷脛骨。比喻能力小,不能負擔重任。 |
舉國若狂 | 舉:全;狂:狂歡。全國的人都激動得像發(fā)狂一樣。 |
舉國上下 | 舉:全。指全國上上下下的人。 |
舉國一致 | 全國上下,團結(jié)一致。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ju的成語143條
居下訕上 | 指屬員背地里譏笑上級。 |
拘攣補衲 | 拉扯牽引,縫補綴合。比喻文章用事過多,反成弊害。 |
駒齒未落 | 駒:小馬。小馬的乳齒尚未更換。比喻人尚年幼。 |
裾馬襟牛 | 像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沒有頭腦和無知。亦作“襟裾馬!薄 |
鞠躬盡力,死而后已 | 恭敬勤謹,盡心竭力工作,一直到死為止。 |
鞫為茂草 | 指雜草塞道。形容衰敗荒蕪的景象。 |
局促不安 | 局促:拘束。形容舉止拘束,心中不安。 |
菊老荷枯 | 菊花凋零,荷花枯萎。比喻女子容顏衰老。 |
跼地籥天 | 指惶恐不安的樣子;a,古同“鑰”,鎖鑰。 |
橘化為枳 | 比喻人由于環(huán)境的影響而變壞。 |
咀嚼英華 | 咀嚼:用牙齒磨碎食物,比喻反復體會;英華:此指精華。比喻細細體會文章中的精華。 |
舉案齊眉 | 案:古時有腳的托盤。送飯時把托盤舉得跟眉毛一樣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
矩步方行 | 行走時步伐端方合度。指行為舉止合乎禮儀規(guī)范。 |
齟齬不合 | 齟齬:上下牙齒不相配合。喻意思不合,有分歧。 |
踽踽獨行 | 踽踽:孤零的樣子。孤零零地獨自走著。形容非常孤獨。 |
句比字櫛 | 逐字逐句仔細推敲。同“句櫛字比”。 |
巨細無遺 | 大小都沒有遺漏。 |
拒虎進狼 | 比喻一害剛?cè),又來一害?/td> |
具體而微 | 具體:各部分已大體具備;微:微小。指事物的各個組成部分大體都有了,不過形狀和規(guī)模比較小些。 |
鉅人長德 | 指德高望重的人。 |
俱收并蓄 | 把各種不同的東西一同吸收進來,保存起來。 |
據(jù)鞍讀書 | 在馬背或驢背上讀書。后多形容學習勤奮。 |
距人千里 | 形容傲氣極大,不愿與人接近或毫無商量的余地。距,通“拒”。 |
鋸牙鉤爪 | 比喻人的兇惡殘暴。也比喻武裝軍隊。同“鉤爪鋸牙”。 |
聚精會神 | 會:集中。原指君臣協(xié)力,集思廣益。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
屨賤踴貴 | 原指被砍鄶?shù)娜撕芏,致使鞋子價賤而踴價貴。后形容刑罰既重又濫。也比喻犯罪的人多。 |
踞虎盤龍 | 形容地勢雄偉壯麗。 |
帡天極地 | 指包羅萬象。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46237925593.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