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重九鼎
拼音 | yán zhòng jiǔ dǐng |
釋義 | 形容說話有分量,比較比來九鼎也不算重。 |
出處 | 宋·邵博《邵氏聞見后錄》卷十五:“昔之所以議進退天下士大夫者,今又重之以權(quán)位,故其一言之出,則九鼎不足為重! |
示例 |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
結(jié)構(gòu) | 主謂式 |
詞性 | 中性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言的成語119條
言氣卑弱 | 說話的態(tài)度謙虛溫順。 |
言必信,行必果 | 信:守信用;果:果斷,堅決。說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辦到。 |
言必有據(jù) | 言:說話;據(jù):依據(jù)。說話一定要有根據(jù)。 |
言必有物 | 指言論或文章內(nèi)容充實。 |
言必有中 | 中:正對上。指一說話就能說到點子上。 |
第二個字是重的成語52條
幣重言甘 | 幣:指禮物;厚:重。禮物豐厚,言辭好聽。指為了能達到某種目的而用財物誘惑。 |
避重就輕 | 指回避重的責(zé)任,只揀輕的來承擔(dān)。也指回避要點,只談無關(guān)緊要的事情。 |
避重逐輕 | 指避開較重的責(zé)任,揀輕的承擔(dān)。 |
沉重寡言 | 樸實穩(wěn)重,不愛多說話。同“沉重少言”。 |
沉重少言 | 樸實穩(wěn)重,不愛多說話。亦作“沉厚寡言”、“沉重寡言”。 |
第三個字是九的成語56條
八街九陌 | 形容城市的街道縱橫,市面繁華。 |
愁腸九回 | 指悲愁頻頻在腹中縈繞,難于排遣。 |
愁腸九轉(zhuǎn) | 指重重憂愁縈繞心懷。 |
鳳引九雛 | 為天下太平、社會繁榮的吉兆。 |
含笑九泉 | 九泉:地下深處,舊指人死之后埋葬的地方。也作:“黃泉”。在九泉之下滿含笑容。表示死后也感到欣慰和高興。 |
第四個字是鼎的成語16條
拔山舉鼎 | 形容力量超人或氣勢雄偉。 |
拔山扛鼎 | 扛:雙手舉起。拔起大山,舉起重鼎。形容力氣很大。 |
大名鼎鼎 | 鼎鼎:盛大的樣子。形容名氣很大。 |
負衡據(jù)鼎 | 指身居高位,肩負重任。 |
擊鐘陳鼎 | 鐘:古代樂器;鼎:古代炊器。擊鐘列鼎而食。形容貴族的豪華排場。 |
第一個字是鼎的成語24條
鼎鐺有耳 | 鼎、鐺:均為兩耳三足的金屬炊具。電鼎和鐺都有耳朵。指某人或某事影響大,凡是長耳朵的都應(yīng)該聽說、知道。 |
鼎鐺玉石 | 視鼎如鐺,視玉如石。形容生活極端奢侈。 |
鼎成龍去 | 指帝王去世。 |
鼎成龍升 | 指帝王去世。同“鼎成龍去”。 |
鼎鼎大名 | 形容名氣很大。 |
鼎鼎有名 | 鼎鼎:盛大的樣子。非常有名。 |
鼎分三足 | 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鼎足三分”。 |
鼎湖龍去 | 指帝王去世。同“鼎成龍去”。 |
鼎鑊刀鋸 | 鼎:古代烹用的青銅器物。鑊:大鍋。鼎鑊:是古代的酷刑刑具,用以把人煮死。指古代四種酷刑的刑具,引用指稱最殘酷的刑罰。 |
鼎鑊如飴 | 飴:麥芽糖,糖漿。受酷刑像吃糖一樣。形容無所畏懼,視死如歸。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ding的成語45條
丁公鑿井 | 比喻傳來傳去而失真。 |
釘頭磷磷 | 建筑物上一顆顆的釘頭光彩耀眼。 |
頂禮膜拜 | 頂禮:佛教拜佛時的最敬禮,人跪下,兩手伏地,以頭頂著受禮人的腳;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種敬禮,兩手加額,跪下叩頭。虔誠地跪拜。 |
鼎鐺有耳 | 鼎、鐺:均為兩耳三足的金屬炊具。電鼎和鐺都有耳朵。指某人或某事影響大,凡是長耳朵的都應(yīng)該聽說、知道。 |
定國安邦 | 邦:國家。治理和保衛(wèi)國家,使國家安定穩(wěn)固。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46241825620.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