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口難辯
拼音 | yǒu kǒu nán biàn |
釋義 | 雖然有口,卻難以分辯清楚。常指含冤受屈但又無處申訴。 |
出處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孟夫人有口難辯,倒被他纏住身子,不好動(dòng)身! |
示例 | 證據(jù)確鑿,鐵證如山,~,抓進(jìn)牢去,判了十五年徒刑!飶垥潯墩龤飧琛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
結(jié)構(gòu) | 緊縮式 |
詞性 | 中性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啞巴伸冤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gè)字是有的成語138條
有一得一 | 不加也不減,有多少是多少。 |
有朝一日 | 將來有那么一天。 |
有案可查 | 案:案卷,文書。指有證據(jù)可查。 |
有案可稽 | 案:案卷,文書;稽:查考。指有證據(jù)可查。 |
有板有眼 | 比喻言語行動(dòng)有條理、有步調(diào)。 |
第二個(gè)字是口的成語159條
矢口抵賴 | 一口咬定,死不承認(rèn)。 |
信口開合 | 比喻隨口亂說一氣。 |
礙口識(shí)羞 | 礙口:說不出口。指怕羞而不說話。 |
百口莫辯 | 莫:不能;辯:辯白。即使有一百張嘴也辯白不清。形容不管怎樣辯白也說不清楚。 |
百口難分 | 即使有一百張嘴也難分辯清楚。猶百口莫辯。 |
第三個(gè)字是難的成語114條
難分難解 | 指雙方爭吵、斗爭、比賽等相持不下,難以分開。有時(shí)也形容雙方關(guān)系十分親密,分不開。 |
擢發(fā)難數(shù) | 擢:拔。拔下全部頭發(fā),難以數(shù)清。形容罪行多得數(shù)不清。 |
暗箭難防 | 冷箭最難防范。比喻陰謀詭計(jì)難以預(yù)防。 |
白雪難和 | 白雪:指楚國一首歌曲名。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藝術(shù)。 |
百喙難辯 | 喙:嘴,借指人的嘴。指縱有眾多百口也很難辯解。同“百口莫辯”。 |
第四個(gè)字是辯的成語13條
百辭莫辯 | 用任何話語都無法辯白。 |
百喙莫辯 | 喙:嘴,借指人的嘴。指縱有眾多的嘴也不能辯解。同“百口莫辯”。 |
百喙難辯 | 喙:嘴,借指人的嘴。指縱有眾多百口也很難辯解。同“百口莫辯”。 |
百口莫辯 | 莫:不能;辯:辯白。即使有一百張嘴也辯白不清。形容不管怎樣辯白也說不清楚。 |
不容置辯 | 置:安放。不容許別人進(jìn)行辯解。指沒有辯護(hù)的余地。 |
第一個(gè)字是辯的成語4條
辯才無礙 | 礙:滯礙。本是佛教用語,指菩薩為人說法,義理通達(dá),言辭流利,后泛指口才好,能辯論。 |
辯才無閡 | 佛教語。指菩薩為人說法,義理通達(dá),言辭流利,后泛指口才好,能辯論。 |
辯口利辭 | 指善辯的口才,犀利的言辭。形容能言善辯。 |
辯口利舌 | 指能言善辯,伶牙利嘴。 |
第一個(gè)字發(fā)音是bian的成語67條
抃風(fēng)舞潤 | 抃:鼓掌;潤:雨水。如燕在風(fēng)中飛翔,象商羊在雨中起舞。原指同類的事物相互感應(yīng)。后比喻意氣相合。 |
邊塵不驚 | 比喻邊境安定無戰(zhàn)事。 |
砭庸針?biāo)?/td> | 指救治凡庸鄙陋。砭:刺。古代用石針扎皮肉治病。 |
鞭辟近里 | 鞭辟:鞭策,激勵(lì);里:最里層。古代洛陽方言。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里層。形容探求透徹,深入精微。宋儒常用語。 |
便宜從事 | 指可斟酌情勢,不拘規(guī)制條文,不須請示,自行處理。 |
變本加厲 | 厲:猛烈。指比原來更加發(fā)展,F(xiàn)指情況變得比本來更加嚴(yán)重。 |
遍地開花 | 比喻好的事物到處涌現(xiàn)或普遍發(fā)展。 |
辨日炎涼 | 古代傳說中辯論太陽離地遠(yuǎn)近的故事。后以之形容兒童的聰明早慧。 |
辯才無礙 | 礙:滯礙。本是佛教用語,指菩薩為人說法,義理通達(dá),言辭流利,后泛指口才好,能辯論。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46571627972.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