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龍變化
拼音 | yú lóng biàn huà |
釋義 | 指魚變化為龍。比喻世事或人的根本性變化。 |
出處 | 宋·劉克莊《水龍吟》詞:“任蛙蟆勝負,魚龍變化,儂方在、華胥國! |
示例 | 社會現(xiàn)象……又好像長江、大河,滾滾而下,旁流齊匯,泥沙畢集,任你~也逃不出這河流域以外!秭那锇住娥I鄉(xiāng)紀程》二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
結構 | 偏正式 |
詞性 | 中性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魚的成語70條
魚帛狐篝 | 指借助鬼神制造輿論,以便起事。 |
魚帛狐聲 | 指借助鬼神制造輿論,以便起事。 |
魚腸尺素 | 指書信。 |
魚腸雁足 | 泛指書信。 |
魚沉鴻斷 | 比喻書信不通,音信斷絕。 |
第二個字是龍的成語78條
白龍魚服 | 魚服:穿起魚的外衣。白龍化為魚在淵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隱藏身分,改裝出行。 |
扳龍附鳳 | 指依附龍鳳而升空。 |
藏龍臥虎 | 指隱藏著未被發(fā)現(xiàn)的人才,也指隱藏不露的人才。 |
成龍配套 | 將零部件搭配起來,成為一套完整的整體。 |
乘龍佳婿 | 乘龍:女子乘坐于龍上得道成仙。佳婿:稱意的女婿。舊時指才貌雙全的女婿。也用作譽稱別人的女婿。 |
第三個字是變的成語18條
變臉變色 | 因內(nèi)心驚、懼、急、怒而改變面色。 |
變顏變色 | 因內(nèi)心驚、懼、急、怒而改變面色。 |
勃然變色 | 勃然:突然地。變色:變了臉色。突然生氣,變了臉色。 |
地獄變相 | 舊時比喻社會的黑暗殘酷。 |
調風變俗 | 猶言移風易俗。 |
第四個字是化的成語31條
千變?nèi)f化 | 形容變化極多。 |
敗俗傷化 | 指敗壞社會道德風氣。 |
出神入化 | 神、化:指神妙的境域。極其高超的境界。形容文學藝術達到極高的成就。 |
梗頑不化 | 指十分頑固,無法感化。 |
九變十化 | 指變化多端。 |
第一個字是化的成語18條
化鴟為鳳 | 比喻能以德化民,變惡為善。鴟,貓頭鷹,古人以為兇鳥。 |
化腐成奇 | 指變壞為好,變死板為靈巧或變無用為有用。 |
化腐為奇 | 指變壞為好,變死板為靈巧或變無用為有用。同“化腐成奇”。 |
化腐朽為神奇 | 神奇:神妙奇特的東西。變壞為好,變死板為靈巧,變無用為有用。 |
化干戈為玉帛 | 干戈:指打仗;玉帛:玉器和絲織品,指和好。比喻使戰(zhàn)爭轉變?yōu)楹推健?/td> |
化及豚魚 | 比喻教化普及而深入。 |
化零為整 | 把零散的部分集中為一個整體。 |
化民成俗 | 教化百姓,使形成良好的風尚。 |
化民易俗 | 教化百姓,改變風俗。 |
化日光天 | ①指太平盛世。②比喻眾目昭彰、是非分明的場合。同“光天化日”。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hua的成語133條
花殘月缺 | 形容衰敗零落的景象。也比喻感情破裂,兩相離異。 |
華不再揚 | 已開過的花,在一年里不會再開。比喻時間過去了不再回來。 |
嘩世動俗 | 用浮夸的言行去驚動世俗之人。 |
滑泥揚波 | 指同流合污,隨俗浮沉。 |
化鴟為鳳 | 比喻能以德化民,變惡為善。鴟,貓頭鷹,古人以為兇鳥。 |
劃地為牢 | 相傳上古時,于地上畫圈,令犯罪者立圈中,以示懲罰。后用以指限制在一定范圍內(nèi)。 |
畫餅充饑 | 畫個餅來解除饑餓。比喻用空想來安慰自己。 |
話不投機 | 投機:意見相合。形容話說不到一起。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46597428161.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