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書雁帛
拼音 | yú shū yàn bó |
釋義 | 泛指書信。 |
出處 | 清·李漁《閑情偶寄·器玩·制度》:“則箋簡二字中,便有無窮本義,魚書雁帛而外,不有竹刺之式可為乎?” |
示例 | |
年代 | 近代 |
用法 | |
結構 | 聯合式 |
詞性 | 中性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魚的成語70條
魚帛狐篝 | 指借助鬼神制造輿論,以便起事。 |
魚帛狐聲 | 指借助鬼神制造輿論,以便起事。 |
魚腸尺素 | 指書信。 |
魚腸雁足 | 泛指書信。 |
魚沉鴻斷 | 比喻書信不通,音信斷絕。 |
第二個字是書的成語40條
大書特書 | 書:寫。大寫特寫。指對意義重大的事情特別鄭重地加以記載。 |
丹書白馬 | 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享有世襲爵位和免罪等特權的證件時,宰白馬歃其血,以示堅守誓約,后人稱為“丹書白馬”。 |
丹書鐵契 | 丹書:用朱砂寫字;鐵契:用鐵制的憑證。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世代享受優(yōu)遇或免罪的憑證。文憑用丹書寫鐵板上,故名。 |
丹書鐵券 | 丹書:用朱砂寫字;鐵契:用鐵制的憑證。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世代享受優(yōu)遇或免罪的憑證。文憑用丹書寫鐵板上,故名。 |
掉書袋 | 掉:擺動,搖動。指說話或寫文章好引用古書言詞來賣弄自己的學識淵博。 |
第三個字是雁的成語19條
雕心雁爪 | 比喻心狠手辣。 |
鳧居雁聚 | 指群聚一處。 |
衡陽雁斷 | 衡山南峰有回雁峰,相傳雁來去以此為界。比喻音信不通。 |
箭穿雁嘴 | 比喻不開口說話。 |
鷹拿雁捉 | 比喻緝捕時的快速兇猛。 |
第四個字是帛的成語7條
垂名竹帛 | 垂名:傳名。竹帛:古代供書寫用的竹簡和白絹,借指典籍、史冊。名字被載入史冊,流傳后世。 |
名垂竹帛 | 比喻好名聲永遠流傳。 |
束發(fā)封帛 | 指婦女忠貞不渝。 |
永垂竹帛 | 竹帛:竹簡和絹,古時用來寫字,因借指典籍。指人的姓名、事跡、功名記載于史書上,永遠傳于后世。 |
魚書雁帛 | 泛指書信。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bo的成語96條
撥云見日 | 撥開烏云見到太陽。比喻沖破黑暗見到光明。也比喻疑團消除,心里頓時明白。 |
波波碌碌 | 奔走忙碌的樣子。 |
剝床及膚 | 剝:六十四卦之一,坤下艮上,意即剝落、爛;及:到。原指損害及于肌膚。后形容迫切的災害或深切的痛苦。 |
播穅瞇目 | 散布糠屑以迷人目。比喻被外物蒙蔽而迷失方向。 |
伯道無兒 | 伯道:鄧伯道。舊時對他人無子的嘆息。 |
勃然變色 | 勃然:突然地。變色:變了臉色。突然生氣,變了臉色。 |
博采眾長 | 博采:廣泛搜集采納。從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長處。 |
渤澥桑田 | 渤澥,渤海的古稱。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猶滄海桑田。比喻世事變化巨大。 |
搏牛之虻 | 原意是說主要目標應像擊殺牛背上的虻蟲一樣去滅掉秦國,而不是像消除蟣虱那樣去與別人打敗。后來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 |
踣地呼天 | 猶言呼天搶地。形容極度悲傷。 |
薄唇輕言 | 形容多嘴,說話隨便。 |
跛鱉千里 | 跛腳的鱉只要半步也不停留,也能走千里。比喻只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很差,也能成功。 |
簸土揚沙 | 指虛張聲勢。 |
擘兩分星 | 指很小的重量都分辨得清清楚楚。比喻準確清楚。兩,較小的重量單位;星,秤桿上標記斤兩的小點子。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46599828179.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