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行舜趨
拼音 | yǔ xíng shùn qū |
釋義 | 原指僅模仿圣賢之外表而不注意內在的品德修養(yǎng)。后亦用以形容舉止循規(guī)蹈距。 |
出處 | 《荀子·非十二子》:“禹行而舜趨,是子張氏之賤儒也!睏顐娮ⅲ骸暗谑ト酥䞍x而已矣! |
示例 | 彼見夫盛名鼎鼎之先輩,明目張膽以為鄉(xiāng)黨自好者所不為之事,而其受社會之崇拜,享學界之尸祝自若也,則更何必自苦以強為~之容也!锪簡⒊墩撍降隆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
結構 | 聯合式 |
詞性 | 中性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禹的成語2條
禹惜寸陰 | 指禹勤于治水,愛惜光陰之事。 |
禹行舜趨 | 原指僅模仿圣賢之外表而不注意內在的品德修養(yǎng)。后亦用以形容舉止循規(guī)蹈距。 |
第二個字是行的成語140條
按行自抑 | 按:克制。約束自己的行為。 |
兵行詭道 | 兵:用兵;行:使用;詭:欺詐;道:方法。用兵可以運用詭異和詐偽的戰(zhàn)法。 |
并行不悖 | 悖:違背,沖突。同時進行,不相沖突。 |
跛行千里 | 比喻只要努力不懈,即時條件很差,也能取得成就。 |
草行露宿 | 走在野草里,睡在露天下。形容走遠路的人艱苦和匆忙的情形。 |
第三個字是舜的成語4條
堯年舜日 | 比喻天下太平的時候。 |
堯趨舜步 | ①指如堯舜之行。頌揚帝王的儀容舉止。②指堯舜的德政。比喻政局穩(wěn)定而清明。 |
堯天舜日 | 堯、舜:古代傳說中的兩位賢君。堯、舜在位的時期。原用以稱頌帝王的盛德。后也比喻天下太平的時候。 |
禹行舜趨 | 原指僅模仿圣賢之外表而不注意內在的品德修養(yǎng)。后亦用以形容舉止循規(guī)蹈距。 |
第四個字是趨的成語7條
尺步繩趨 | 指行有準繩,循法度。 |
大勢所趨 | 大勢:指整個局勢。整個局勢發(fā)展的趨向。 |
畫地而趨 | 趨:疾走。只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行動。比喻不知變通。 |
惟利是趨 | 一心為利,別的什么都不顧。 |
一步一趨 | ①形容緊跟著行走。②比喻事事模仿和追隨別人。常含貶意。 |
第一個字是趨的成語9條
趨吉避兇 | 謀求安吉,避開災難。 |
趨利避害 | 趨:奔向。奔向有利的一面,而避開有害的一面。 |
趨權附勢 | 趨:奔走;權:權勢。奉承和依附有權有勢的人。 |
趨時奉勢 | 迎合時尚,依附權勢。多用作貶義。同“趨時附勢”。 |
趨時附勢 | 迎合時尚,依附權勢。多用作貶義。 |
趨炎附熱 | 趨:奔走;熱:比喻權勢。奉承和依附有權有勢的人。 |
趨炎附勢 | 趨:奔走;炎:熱,比喻權勢。奉承和依附有權有勢的人。 |
趨之若騖 | 鶩:鴨。像鴨子一樣成群跑過去。比喻很多人爭著趕去。 |
趨之若鶩 | 趨:快走;鶩:野鴨。象鴨子一樣成群跑過去。比喻很多人爭著趕去。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qu的成語88條
區(qū)區(qū)此心 | 區(qū)區(qū):微小,微薄。常作用謙詞。用來形容微不足道的一點心意或想法。亦作“區(qū)區(qū)之心”。 |
曲高和寡 | 曲調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就少。舊指知音難得。現比喻言論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
詘寸信尺 | 詘:通“屈”,屈服、折服。信:通“伸”。屈折一寸,伸長一尺。比喻舍棄小的毛病,伸張大的事理。亦作“詘寸伸尺”。 |
驅雷策電 | 比喻神通廣大。同“驅雷掣電”。 |
屈打成招 | 屈:冤枉;招:招供。指無罪的人冤枉受刑,被迫招認有罪。 |
祛病延年 | 祛:除去。除去疾病,延長壽命。 |
趨吉避兇 | 謀求安吉,避開災難。 |
劬勞顧復 | 劬勞:勞累,操勞。顧復:照顧撫育。 |
取長補短 | 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也泛指在同類事物中吸取這個的長處來彌補那個的短處。 |
去暗投明 | 脫離黑暗勢力,走向光明的道路。 |
闃其無人 | 闃:空。指空蕩蕩,沒有一人。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46618928321.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