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王李趙
拼音 | zhāng wáng lǐ zhào |
釋義 | 四者皆最常見的姓,連用泛指一般人。 |
出處 | 《梁書·儒林傳·范縝》:“亦可張甲之情,寄王乙之軀,李丙之性,托趙丁之體。” |
示例 | 俚語有~之語,猶言是何等人,無足掛齒牙之意也。宣和間,張子能、王履道、李士美、趙圣從俱在政府,是時張王李趙之語,喧于朝野,聞者莫不笑之!锼巍ぶ燠汀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
結構 | 聯(lián)合式 |
詞性 | 中性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張的成語32條
張敞畫眉 | 張敞:漢時平陽人,宣帝時為京兆尹。張敞替妻子畫眉毛。舊時比喻夫妻感情好。 |
張本繼末 | 把事情的本末說明白。 |
張唇植髭 | 指唇吻開合。形容滔滔不絕地論列是非的樣子。 |
張大其詞 | 張大:夸大。說話寫文章將內(nèi)容夸大。 |
張大其辭 | 把原來的事情夸大。形容言過其實。同“張大其詞”。 |
第二個字是王的成語14條
稱王稱霸 | 王:帝王;霸:古代諸侯聯(lián)盟的首領。比喻憑借權勢橫行一方,或狂妄地以首腦自居。 |
霸王別姬 | 姬:指西楚霸王項羽的寵妾虞姬。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壯情景,F(xiàn)多比喻獨斷專行,脫離群眾,最終垮臺。 |
霸王風月 | 比喻用粗暴的態(tài)度對待幽雅的事情。 |
成王敗寇 | 舊指在爭奪政權斗爭中,成功了的就是合法的,稱帝稱王;失敗了的就是非法的,被稱為寇賊。含有成功者權勢在手,無人敢責難,失敗者卻有口難辯的意思。 |
敵王所愾 | 指把天子所痛恨的人作為自己的敵人而加以討伐。 |
第三個字是李的成語9條
瓜田李下 | 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場合。 |
桃僵李代 | 原比喻兄弟友愛相助,后轉(zhuǎn)用為互相頂替或代人受過。同“李代桃僵”。 |
桃來李答 | 比喻互相酬贈。 |
桃夭李艷 | 桃李盛開。泛指春日美景。 |
張冠李戴 | 把姓張的帽子戴到姓李的頭上。比喻認錯了對象,弄錯了事實。 |
第四個字是趙的成語5條
全璧歸趙 | 本指藺相如將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趙國。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同“完璧歸趙”。 |
完璧歸趙 | 本指藺相如將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趙國。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 |
圍魏救趙 | 原指戰(zhàn)國時齊軍用圍攻魏國的方法,迫使魏國撤回攻趙部隊而使趙國得救。后指襲擊敵人后方的據(jù)點以迫使進攻之敵撤退的戰(zhàn)術。 |
原璧歸趙 | 用藺相如完璧歸趙的典故。指原物歸還,并無損失。 |
張王李趙 | 四者皆最常見的姓,連用泛指一般人。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zhao的成語95條
朝成夕毀 | 形容翻新之速。 |
招兵買馬 | 舊時指組織或擴充武裝力量。后比喻組織或擴充人力。 |
昭德塞違 | 彰明美德,杜絕錯誤。 |
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 召:召喚。揮:擺手。手一召就來,手一擺就去。形容非常聽從指揮。 |
兆載永劫 | 佛教語。極言時間之悠遠漫長。 |
照本宣科 | 照:按照;本:書本;宣:宣讀;科:科條,條文。照著本子念條文。形容講課、發(fā)言等死板地按照課文、講稿,沒有發(fā)揮,不生動。 |
著三不著兩 | 指說話或做事輕重不當,考慮欠周,注意這里,顧不到那里。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46720029073.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