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難而退
拼音 | zhī nán ér tuì |
釋義 | 原指作戰(zhàn)要見機而行,不要做實際上無法辦到的事。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難就后退。 |
出處 | 《左傳·宣公十二年》:“見可而行,知難而退,軍之善政也! |
示例 | 尤其是因為在那一級里有三、四個“吵客”,弄得那位英文教員不得不~!镟u韜奮《經(jīng)歷·新飯碗問題》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
結(jié)構(gòu) | 偏正式 |
詞性 | 中性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危地馬拉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知的成語49條
知人之明 | 能看出人的品行才能的眼力。 |
知白守黑 | 意思是對是非黑白,雖然明白,還當保持暗昧,如無所見。這是道家的消極處世態(tài)度。 |
知彼知己 | 原意是如果對敵我雙方的情況都能了解透徹,打起仗來就可以立于不敗之地。泛指對雙方情況都很了解。 |
知地知天 | 地:地形:天:天氣。了解地形,了解氣候。 |
知恩報德 | 知道了受人家的恩惠就報答人家的恩惠。同“知恩報恩”。 |
第二個字是難的成語43條
礙難從命 | 礙:妨礙;從:聽從。由于有所妨礙,難以遵從吩咐,是委婉拒絕對方要求的話。 |
八難三災 | 比喻小孩生來多病。也形容經(jīng)常遭遇不幸。 |
避難就易 | 就:湊近,靠近。躲開難的,去找容易的做。也指做事情先從容易的做起。 |
避難趨易 | 指避開困難的而揀容易的做。 |
大難不死 | 難:災禍。遇到巨大的災難而沒有死掉。形容幸運地脫險。 |
第三個字是而的成語330條
見機而行 | 見機:看時機,看情況。看具體情況靈活辦事。 |
竭澤而漁 | 澤:池、湖。掏干了水塘捉魚。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圖眼前利益,不作長遠打算。也形容反動派對人民的殘酷剝削。 |
傾耳而聽 | 傾:歪,側(cè)著。側(cè)著耳朵仔細聽。 |
投傳而去 | 傳:符信。指棄官而去。 |
愛博而情不專 | 對人或事物的喜愛很廣泛,而感情不能專一。 |
第四個字是退的成語13條
不進則退 | 不前進就要后退。 |
不知進退 | 不知道應當前進還是應當后退。比喻無決斷。也形容言語行動沒有分寸。 |
出處進退 | 指出仕或隱退。 |
寸進尺退 | 前進一寸,后退一尺。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即得不償失。 |
功成身退 | 身:自身,自己。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隱退,不再復出。 |
第一個字是退的成語10條
退步抽身 | 指辭去官職,退居家中。 |
退避三舍 | 舍:古時行軍計程以三十里為一舍。主動退讓九十里。比喻退讓和回避,避免沖突。 |
退藏于密 | 后退隱藏于秘密之處,不露行跡。謂哲理精微深邃,包容萬物。 |
退旅進旅 | 指一起進退。 |
退讓賢路 | 退讓:辭職的謙詞;賢路:賢才仕進路。辭官退隱,讓有才能的出來做事。 |
退如山移 | 退卻時象一座山在移動。比喻遇到變故,沉著鎮(zhèn)靜。 |
退食從容 | 指官吏品行節(jié)儉正直,儀容從容自得,可為楷模。 |
退食自公 | 減膳以示節(jié)儉。指操守廉潔。 |
退思補過 | 退思:退朝后檢查自己的言行;過:過失,錯誤。表示事后省察自己的言行,有沒有錯誤必須補正的地方。 |
退有后言 | 當面順從答應,背后進行非議。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tui的成語49條
推本溯源 | 探索根源,尋找原因。 |
頹垣敗壁 | 猶頹垣廢井。形容荒涼破敗的景象。 |
退步抽身 | 指辭去官職,退居家中。 |
蛻化變質(zhì) | 蛻化:蟲類脫皮變化。比喻人墮落變壞。 |
褪后趨前 | 形容前前后后向人獻殷勤。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46771429457.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