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諛諂佞
拼音 | ē yú chǎn nìng |
釋義 | 阿諛:說別人愛聽的話迎合奉承;諂佞:花言巧語諂媚。指用花言巧語諂媚別人 |
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39回:“這人雖讀經(jīng)書,卻是阿諛諂佞之徒,心地匾窄,只要嫉賢妒能,勝如己者害之,不如己者弄之,專在鄉(xiāng)里害人。” |
示例 |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作定語、賓語;用于處世 |
結構 | 聯(lián)合式 |
詞性 | 貶義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
燈謎 |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一個字是阿的成語36條
阿鼻地獄 | 阿鼻:梵語的譯音,意譯為“無間”,即痛苦無有間斷之意。常用來比喻黑暗的社會和嚴酷的牢獄。又比喻無法擺脫的極其痛苦的境地。 |
阿狗阿貓 | 舊時人們常用的小名。引申為任何輕賤的,不值得重視的人或著作。 |
阿姑阿翁 | 阿:名詞的前綴。姑:丈夫的母親。翁:丈夫的父親。指公公婆婆。 |
阿家阿翁 | 阿:名詞的前綴。家:通“姑”,丈夫的母親。翁:丈夫的父親。指公公婆婆。 |
阿嬌金屋 | 阿嬌:指漢武帝劉徹的姑母(長公主劉嬌)的女兒。原指漢武帝劉徹要用金屋接納阿嬌為婦。這里泛指美麗高貴的女子。 |
第二個字是諛的成語12條
阿諛諂媚 | 阿諛:迎合別人的意思,向人討好;諂媚:巴結,奉承。說話做事迎合別人的心意,竭力向人討好。 |
阿諛逢迎 | 阿諛:用言語恭維別人;逢迎:迎合別人的心意。奉承,拍馬,討好別人。 |
阿諛奉承 | 阿諛:用言語恭維別人;奉承:恭維,討好。曲從拍馬,迎合別人,竭力向人討好。 |
阿諛取容 | 阿諛:曲意逢迎;取容:取悅于人。諂媚他人,以取得其喜悅。 |
諂諛取容 | 諂諛:諂媚,阿諛;容:臉色。諂諛巴結有權勢的人,以求得他們的歡喜。 |
第三個字是諂的成語3條
阿諛諂媚 | 阿諛:迎合別人的意思,向人討好;諂媚:巴結,奉承。說話做事迎合別人的心意,竭力向人討好。 |
脅肩諂笑 | 脅肩:聳起雙肩做出恭謹?shù)臉幼;諂笑:裝出奉承的笑容。為了奉承人,縮起肩膀裝出笑臉。形容巴結人的丑態(tài)。 |
阿諛諂佞 | 阿諛:說別人愛聽的話迎合奉承;諂佞:花言巧語諂媚。指用花言巧語諂媚別人 |
第四個字是佞的成語6條
進賢黜佞 | 進用賢良,黜退奸佞。 |
進賢退佞 | 猶言進賢黜佞。進用賢良,黜退奸佞。 |
親賢遠佞 | 佞:巧言諂媚的人。親近有才能的賢人,疏遠阿諛奉承的小人。 |
三期賢佞 | 以之為不辨是非黑白的典實。 |
祝鮀之佞 | 祝鮀,春秋衛(wèi)人,能言善辯,或指其善以巧言媚人,后因以為佞人的典型。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ning的成語14條
寧缺毋濫 | 寧:寧愿;毋:不;濫:過度。選拔人才或挑選事物,寧可少一些,也不要不顧質量貪多湊數(shù)。 |
獰髯張目 | 猶言吹胡瞪眼。形容暴怒。 |
凝脂點漆 | 形容人皮膚白,眼睛明亮。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46977931053.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