諤諤以昌
拼音 | è è yǐ chāng |
釋義 | 諤諤:直言爭辯的樣子。百官敢于直言爭辯,國家就會興盛 |
出處 | 西漢·司馬遷《史記·商君列傳》:“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武王諤諤以昌,殷紂墨墨以亡! |
示例 | |
年代 | 古代 |
用法 | 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
結構 | 緊縮式 |
詞性 | 中性 |
近義詞 | |
反義詞 | 墨墨以亡 |
燈謎 | |
歇后語 | |
英文 |
第二個字是諤的成語2條
蹇諤匪躬 | 指為君國而忠直諫諍。同“蹇蹇匪躬”。 |
諤諤以昌 | 諤諤:直言爭辯的樣子。百官敢于直言爭辯,國家就會興盛 |
第三個字是以的成語59條
愛人以德 | 愛人:愛護別人;德:德行。按照道德標準去愛護人。泛指對人不偏私偏愛,不姑息遷就。 |
不隨以止 | 不跟隨別人而半途停止。 |
殘民以逞 | 殘:殘害;逞:稱愿,滿足某種心愿。殘害人民,來實現某種愿望,使自己稱心如意。 |
長此以往 | 長期這樣下去。 |
嗤之以鼻 | 嗤:譏笑。用鼻子吭聲冷笑。表示輕蔑。 |
第四個字是昌的成語8條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 人:指人心。得人心的就能興隆,失去人心的就要滅亡。 |
順道者昌,逆德者亡 | 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違逆道德的就遭到滅亡。同“順德者昌,逆德者亡”。 |
順德者昌,逆德者亡 | 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違逆道德的就遭到滅亡。 |
順天者昌,逆天者亡 | 指順從天道的就生存,違背天道的則滅亡。同“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 順:順從;昌:昌盛;逆:違背;亡:滅亡。順從我的就可以存在和發(fā)展,違抗我的就叫你滅亡。形容剝削階級的獨裁統治。 |
第一個字是昌的成語4條
昌亭旅食 | 寄食南昌亭長處。借指寄人籬下。 |
昌亭之客 | 下鄉(xiāng)(屬江蘇省淮陰市)南昌亭長的食客。原指漢淮陰侯韓信。后以借指懷才未遇而暫寄人籬下者。 |
昌歜羊棗 | 據傳周文王嗜昌歜,春秋魯曾點嗜羊棗。后用以指人所偏好之物。 |
昌言無忌 | 昌言:原指善言,引伸為直言。敢于直言,無所顧忌。 |
第一個字發(fā)音是chang的成語100條
昌亭旅食 | 寄食南昌亭長處。借指寄人籬下。 |
猖獗一時 | 猖獗:兇猛而放肆。形容壞人或反動勢力一時間顯得特別兇猛放肆。 |
長安道上 | 長安:古都名,在今陜西西安西北。舊喻名利場所。 |
腸肥腦滿 | 腸肥:指身體胖,肚子大;腦滿:指肥頭大耳。形容不勞而食的人吃得飽飽的,養(yǎng)得胖胖的。 |
萇弘碧血 | 形容為正義事業(yè)而流的血。萇弘:春秋時周大夫,又稱萇叔。碧:青綠色的玉石。 |
嘗膽眠薪 | 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fā)奮圖強。 |
償其大欲 | 償:達到,滿足。欲:欲望。大欲:野心。指滿足了他最大的欲望,或達到了他的野心。 |
常備不懈 | 常:時常;備:防備,準備;懈:懈怠,放松。時刻準備著,毫不忪懈。 |
徜徉恣肆 | 形容文章揮灑自如,氣勢豪放。 |
惝恍迷離 | 惝恍:也作:“惝況”,失意的樣子。迷離:模糊不清。指茫然若失而模糊不清的樣子。 |
悵然若失 | 悵然:形容不如意、不痛快。象失去什么似的煩惱不快。 |
暢叫揚疾 | 指大吵大鬧!皶辰小奔础俺小,吵鬧之意。“揚疾”猶嚷唧,亦吵鬧之意。 |
倡而不和 | 倡:同“唱”。和:響應。領唱無人應和。形容有人領導,但無人響應的冷清局面。 |
唱籌量沙 | 把沙當做米,量時高呼數字。比喻安定軍心,制造假象來迷惑敵人。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123646988531134.html
推薦名人名言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