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孩子的成語 關于孩子的成語 共收錄描寫孩子的成語41條
成語標題 | 成語解釋 |
白叟黃童 | 白頭發(fā)的老人和黃頭發(fā)的孩子。泛指老老少少。 |
出處:明·無名氏《衣錦還鄉(xiāng)》第四折:“仰賴圣德仁慈,白叟黃童,焚香頂禮,俺永享快樂也。” | |
婦人孺子 | 婦女孩子。 |
出處:《教戰(zhàn)守策》:“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驕惰脆弱,如婦人孺子不出于閨門。” | |
負老攜幼 | 背著老人,帶著孩子。形容百姓全體出動,流離失所的悲慘情景。 |
出處:漢·趙曄《吳越春秋·吳太伯傳》:“邠人父子兄弟相帥負老攜幼揭釜甑而歸。” | |
孤兒寡婦 | 死了父親的孩子,死了丈夫的婦女。泛指失去親人,無依無靠者。 |
出處:戰(zhàn)國·楚·宋玉《高唐賦》:“孤子寡婦,寒心酸鼻! | |
虎不食兒 | 老虎兇猛殘忍,但并不吃自己的孩子。比喻人皆有愛子之心,都有骨肉之情。 |
出處:明·楊珽《龍膏記·藏春》:“你爹爹既往洛陽,一時未歸,待異日我自慢慢勸他,虎毒不食兒,孩兒切莫短見。” | |
畫荻教子 | 荻:蘆葦。用蘆葦在地上書畫教育兒子讀書。用以稱贊母親教子有方。 |
出處:《宋史·歐陽修傳》:“家貧,致以荻畫地學書! | |
黃口孺子 | 黃口:兒童;孺子:小孩子。常用以譏諷別人年幼無知。 |
出處:《淮南子·氾論訓》:“古之伐國,不殺黃口!薄妒酚洝ち艉钍兰摇罚骸案溉ダ锼,復返,曰:‘孺子可教矣! | |
黃口小兒 | 黃口:兒童;小兒:小孩子。常用以譏諷別人年幼無知。 |
出處:《孔子家語·六本》:“孔子見羅崔者,所得皆黃口小雀。夫子問之曰:‘大雀獨不得,何也?’羅曰:‘大雀善驚而難得,黃口貪食而易得。’” | |
黃童白顛 | 泛指老人與孩子。同“黃童白叟”。 |
黃童白叟 | 黃發(fā)兒童,白發(fā)老人。泛指老人與孩子。 |
出處:唐·韓愈《元和圣德》詩:“黃童白叟,踴躍歡呀! | |
黃童皓首 | 泛指老人與孩子。見“黃童白叟”。 |
局騙拐帶 | 詐騙財物,誘拐孩子。 |
絕色佳人 | 絕色:絕頂美麗;佳人:美人。當代最美的女人。 |
出處:《漢書·外戚傳》載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 |
絕世佳人 | 絕世:當世獨一無二;佳人:美人。當代最美的女人。 |
出處:《漢書·外戚傳》載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 |
麟趾呈祥 | 舊時用于賀人生子。 |
出處:《詩經(jīng)·周南·關雎序》:“然則關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風,故系之周公! | |
孟母三遷 | 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huán)境教育孩子,三次遷居。 |
出處:漢·趙歧《孟子題詞》:“孟子生有淑質(zhì),幼被慈母三遷之教! | |
女中豪杰 | 豪杰:指才能出眾的人。女性中的杰出人物。 |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十二:“十娘鐘情所歡,不以貧寠易心,此乃女中豪杰! | |
破瓜之年 | 瓜字可以分割成兩個八字,所以舊詩文稱女子十六歲時為“破瓜之年”。 |
出處:宋·陸游《無題》詩:“碧玉當年未破瓜,學成歌舞入侯家! | |
情竇初開 | 竇:孔穴;情竇:情意的發(fā)生或男女愛情萌動。指剛剛懂得愛情(多指少女)。 |
出處:宋·郭印《次韻正紀見貽之計》:“情竇欲開先自窒,心里已凈弗須鋤。” | |
日月入懷 | 舊稱生貴子的吉兆。形容心胸開闊。也比喻光彩奪目。 |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時人目夏侯太初(玄)朗朗如日月之入懷! | |
乳聲乳氣 | 形容說話聲音象小孩子那樣尖細。 |
三遷之教 | 比喻選擇居住合適的環(huán)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
出處:漢·劉向《列女傳》載:孟母帶著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喪;后遷居集市,又跟著學商人自吹自夸;孟母遷居學堂附近,孟子從此學習禮節(jié),要求上學。 | |
童叟無欺 | 童:未成年的孩子;叟:年老的男人;欺:蒙騙。既不欺騙小孩也不欺騙老人。指買賣公平。 |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五回:“但不知可有‘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的字樣沒有?” | |
童心未泯 | 泯:泯滅。年歲雖大但仍有天真之心。形容成年人還有著孩子的天真。 |
童顏鶴發(fā) | 顏:臉色。仙鶴羽毛似雪白的頭發(fā),孩子似的紅潤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氣色好。 |
出處:唐·田穎《夢游羅浮》:“自言非神亦非仙,鶴發(fā)童顏古無比! | |
推干就濕 | 形容撫育孩子的辛勞。同“推燥居濕”。 |
推燥居濕 | 把干的地方讓給幼兒,自己睡在濕的地方。形容撫育孩子的辛勞。 |
出處:《孝經(jīng)援神契》:“母之于子也,鞠養(yǎng)殷勤,推燥居濕,絕少分甘也! | |
煨干避濕 | 極言撫育孩子的辛苦。同“煨干就濕” |
煨干就濕 | 極言撫育孩子的辛苦。 |
析骸易子 | 拆尸骨為炊,交換孩子而食。形容糧盡援絕的極端困境。參見“析骸以爨”。 |
出處:《后漢書·來歙傳》:“昔宋執(zhí)楚使,遂有析骸易子之禍。” | |
賢妻良母 | 丈夫的好妻子,孩子的好母親。 |
出處:魯迅《墳·寡婦主義》:“在女子教育,則那里候最時行,常常聽到嚷著的,是賢母良妻主義! | |
熊羆入夢 | 舊時用于祝人生子。 |
出處:《詩經(jīng)·小雅·斯干》:“維熊維羆,男子之祥! | |
一索成男 | 舊時指頭胎生子。同“一索得男”。 |
出處:宋·王邁《賀陳講書謀仲諏璋慶》詩:“十為良月陽將長,一索成男喜可知! | |
一索得男 | 舊時指頭胎生子。 |
出處:《易·說卦》:“震一索而得男,故謂之長男! | |
依翠偎紅 | 指同年輕女子廝混的風流韻事。翠,翡翠一類飾物;紅,脂粉脣膏一類化妝品!按洹迸c“紅”均借指女人。 |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十五回:“不如且討紅裙趣,依翠偎紅院宇中! | |
倚翠偎紅 | 倚翠:接近女性。形容同女性親熱昵愛。 |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三折:“悔過了竊玉偷香膽,刪抹了倚翠偎紅話! | |
易子而教 | 易:交換。交換孩子進行教育。 |
玉燕投懷 | 后作賀人生子的頌語。 |
出處:五代·王仁!堕_元天寶遺事·夢玉燕投懷》:“張說母夢有一玉燕自東南飛來,投入懷中,而有孕生說,果為宰相,其至貴之祥也! | |
兒大不由娘 | 由:聽從,順從。兒女長大成人,由不得父母做主 |
出處: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89回:“別說我是他妗子,我就是他娘,他‘兒大不由娘’,我也管不的他。” | |
兒大不由爺 | 由:聽從,順從。兒女長大成人,由不得父母做主 |
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第32回:“如今就是你把你大爺叫起來,兒大不由爺,他也管我不住。” | |
玉不琢,不成器 | 琢:雕。玉石不經(jīng)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學習就不能有成就。 |
出處:《禮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daquan/134845613813926.html
推薦名人名言
成語分類:描寫孩子的成語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