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善良的成語 關(guān)于善良的成語 共收錄描寫善良的成語26條
成語標題 | 成語解釋 |
笑面虎 | 比喻外表善良,心地兇狠的人。 |
出處: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三三:“李子俊那老婆可是個兩面三刀,是個笑面虎,比她男人厲害! | |
安良除暴 | 安撫善良的人,鏟除強暴的人。 |
出處:宋·李昉《太平廣記》:“舍之職責(zé),在乎除暴安良! | |
赤子之心 | 赤子:初生的嬰兒。比喻人心地純潔善良。 |
出處:《孟子·離婁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 |
除暴安良 | 暴:暴徒;良:善良的人。鏟除強暴,安撫善良的人民。 |
出處:宋·李昉《太平廣記》:“舍之職責(zé),在乎除暴安良! | |
慈眉善目 | 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樣子。 |
出處:老舍《老張的哲學(xué)》:“圓圓的臉,長滿銀灰的胡子,慈眉善目的! | |
慈眉善眼 | 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樣子。同“慈眉善目”。 |
出處:沈從文《陌生的地方和陌生的人》:“還有戴小圓帽的中國尼姑,臉凍得紅紅的,慈眉善眼的,居多提了小籃子和小罐子,出賣庵堂中的產(chǎn)品,蜂蜜和雞蛋,酸辣子與豆腐乳。” | |
存心養(yǎng)性 | 保存赤子之心,修養(yǎng)善良之性。舊時儒家宣揚的修養(yǎng)方法。 |
出處:《孟子·盡心上》:“存其心,養(yǎng)其性,所以事天也。” | |
渾金白玉 | 比喻天然美質(zhì),未加修飾。多用來形容人的品質(zhì)淳樸善良。同“渾金璞玉”。 |
渾金璞玉 | 比喻天然美質(zhì),未加修飾。多用來形容人的品質(zhì)淳樸善良。 |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渾金,人皆欽其寶,莫知名其器! | |
假人假義 | 偽裝仁慈善良。 |
出處:高陽《玉座珠簾》下冊:“明明他心里也巴不得殺了安德海,偏是嘴里假人假義! | |
假仁假義 | 偽裝仁慈善良。 |
出處:《朱子全書·歷代一·唐》:“漢高祖私意分數(shù)少,唐太宗一切假仁假義以行其私。” | |
進善懲惡 | 進用善良,懲治奸惡。同“進善懲奸”。 |
進善懲奸 | 進用善良,懲治奸惡。 |
出處:唐·周曇《詠史詩·虞舜》:“進善懲奸立帝功,功成揖讓益溫恭。” | |
蘭質(zhì)熏心 | 比喻女子淑美善良的氣質(zhì)。 |
蘭質(zhì)薰心 | 比喻女子淑美善良的氣質(zhì)。 |
出處:唐·楊虞卿《過小妓英英墓》詩:“蘭質(zhì)薰心何所在?焉知過者是狂夫。” | |
菩薩低眉 | 象菩薩那樣低眉看人。形容人的面貌慈祥善良。 |
出處:《太平廣記·俊辯類二》引《談藪》:“金剛努目,所以降服四魔;菩薩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 |
璞玉渾金 | 比喻天然美質(zhì),未加修飾。多用來形容人的品質(zhì)淳樸善良。 |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渾金,人皆欽其寶,莫知名其器! | |
欺善怕惡 | 欺侮善良者,懼怕兇惡者。 |
出處:明·楊柔勝《玉環(huán)記·韋皋別妻》:“田舍翁住在山圪落,恃老無端多兇惡,我每反被相辱沒,欺善怕惡,欺善怕惡! | |
善眉善眼 | 形容容貌善良。 |
出處: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九回:“雖是吊死……倒比活的時節(jié)去了那許多的殺氣,反是善眉善眼的。”老舍《老張的哲學(xué)》十一:“門房里坐著一個老人,善眉善眼象世傳當(dāng)仆人的樣子。” | |
淑人君子 | 淑:溫和善良。君子:古代指地位高,品格高尚的人。指賢惠善良,正直公正、品格高尚的人。 |
淑質(zhì)英才 | 淑:善良;英:非凡。善良的品質(zhì),非凡的才能。 |
出處:《后漢書·禰衡傳》:“字正平,淑質(zhì)貞亮,英才卓礫! | |
天理良心 | 天理:自然之理,上天主持的公理。良心:舊指人類純真善良之心。指人的天性善心。 |
徙善遠罪 | 趨向善良,遠離罪惡。 |
元元之民 | 眾百姓;善良的百姓。 |
出處:漢·賈誼《過秦論》:“即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虛心而仰上。” | |
溫良恭儉讓 | 原意為溫和、善良、恭敬、節(jié)儉、忍讓這五種美德。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準則。現(xiàn)也形容態(tài)度溫和而缺乏斗爭性。 |
出處:《論語·學(xué)而》:“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 | |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 從:順隨。順隨善良象登山一樣,順隨惡行象山崩一樣。比喻學(xué)好很難,學(xué)壞極容易。 |
出處:《國語·周語下》:“從善如登,從惡是崩。”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daquan/135025439714080.html
推薦名人名言
成語分類:描寫善良的成語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