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老人的成語 關(guān)于老人的成語 共收錄描寫老人的成語75條
成語標(biāo)題 | 成語解釋 |
愛老慈幼 | 慈:慈愛。愛護老人與兒童 |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3回:“家中仆從老小想他素日憐貧憐賤,愛老慈幼之恩,莫不悲號痛哭! | |
安老懷少 | 安:安頓;懷:關(guān)懷。尊重老人,使其安逸;關(guān)懷年輕人,使其信服。 |
出處:《論語·公冶長》:“子路曰:‘原聞子之志!釉唬骸险甙仓,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 |
白發(fā)蒼顏 | 頭發(fā)已白,臉色灰暗。形容老人的容貌。 |
出處:宋·洪邁《容齋五筆·白蘇詩紀(jì)年歲》:“白發(fā)蒼顏五十三,家人強遣試春衫! | |
白發(fā)朱顏 | 顏:臉色。頭發(fā)斑白,臉色通紅。形容老人容光煥發(fā)。 |
出處:明·無名氏《漁樵閑話》第二折:“綠衣黃里顛倒用,白發(fā)朱顏喜怒看! | |
白首同歸 | 歸:歸向、歸宿。一直到頭發(fā)白了,志趣依然相投。形容友誼長久,始終不渝。后用以表示都是老人而同時去世。 |
出處:晉·潘岳《金谷集作詩》:“春榮誰不慕,歲寒良獨希;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歸。” | |
白叟黃童 | 白頭發(fā)的老人和黃頭發(fā)的孩子。泛指老老少少。 |
出處:明·無名氏《衣錦還鄉(xiāng)》第四折:“仰賴圣德仁慈,白叟黃童,焚香頂禮,俺永享快樂也! | |
彩衣娛親 | 傳說春秋時有個老萊子,很孝順,七十歲了有時還穿著彩色衣服,扮成幼兒,引父母發(fā)笑。后作為孝順父母的典故。 |
出處:漢·劉向《列女傳》:“老萊子孝養(yǎng)二親,行年七十,嬰兒自娛,著五色彩衣,嘗取漿上堂,跌仆,因臥地為小兒蹄,或美鳥鳥于親側(cè)! | |
滄浪老人 | 指隱者、漁父。 |
出處:《楚辭·漁父》:“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 |
村夫野老 | 舊指生活在農(nóng)村的農(nóng)民和老人。 |
出處:明·焦竑《玉堂叢語·行誼》:“周文襄公忱巡撫江南時,嘗支騶從入田野間,與村夫野老相語,問疾苦。” | |
扶老攜幼 | 攜:拉著,帶領(lǐng)。攙著老人,領(lǐng)著小孩。 |
出處:《戰(zhàn)國策·齊策四》:“夫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 | |
父慈子孝 | 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對子女慈愛,子女對父母孝順。 |
出處:《禮記·禮運》:“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 | |
父嚴(yán)子孝 | 父親嚴(yán)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順孝敬父親。 |
出處:唐·呂溫《廣陵陳先生墓表》:“始見一鄉(xiāng)之人,父嚴(yán)子孝,長惠幼敬,見乎詞氣,發(fā)乎顏色! | |
負(fù)老攜幼 | 背著老人,帶著孩子。形容百姓全體出動,流離失所的悲慘情景。 |
出處:漢·趙曄《吳越春秋·吳太伯傳》:“邠人父子兄弟相帥負(fù)老攜幼揭釜甑而歸! | |
鶴發(fā)雞皮 | 鶴發(fā):白發(fā);雞皮:形容皮膚有皺紋。皮膚發(fā)皺,頭發(fā)蒼白。形容老人年邁的相貌。 |
出處:北周·庾信《竹杖賦》:“子老矣,鶴發(fā)雞皮,蓬頭歷齒。”唐玄宗《傀儡吟》:“刻木牽絲作老翁,雞皮鶴發(fā)與真同! | |
黃發(fā)垂髫 | 黃發(fā):老年人頭發(fā)由白轉(zhuǎn)黃;垂髫:古時單童子未冠者頭發(fā)下垂。指老人與兒童。 |
出處:《詩經(jīng)·魯頌·閟宮》:“黃發(fā)臺背。”晉·潘岳《藉田賦》:“垂髫總發(fā)! | |
黃發(fā)駘背 | 指長壽的老人。后亦泛指老年人。同“黃發(fā)臺背”。 |
黃發(fā)臺背 | 指長壽的老人。后亦泛指老年人。黃發(fā),指老年人頭發(fā)由白轉(zhuǎn)黃。臺背,指老年人背上生斑如鮐魚背。臺,通“鮐”。 |
黃發(fā)鮐背 | 黃發(fā):老年人頭發(fā)由白轉(zhuǎn)黃,后常指老年人。鮐背;鮐魚背上有黑斑,老人背上也有,因常借指老人。指長壽老人,也泛指老年人。亦作“黃發(fā)臺背”、“黃發(fā)駘背”。 |
出處:南朝·宋·宗炳《明佛論》:“雖復(fù)黃發(fā)鮐背,猶自覺所經(jīng)俄頃,況其短者乎?” | |
黃童白顛 | 泛指老人與孩子。同“黃童白叟”。 |
黃童白叟 | 黃發(fā)兒童,白發(fā)老人。泛指老人與孩子。 |
出處:唐·韓愈《元和圣德》詩:“黃童白叟,踴躍歡呀。” | |
黃童皓首 | 泛指老人與孩子。見“黃童白叟”。 |
雞膚鶴發(fā) | 皮膚發(fā)皺,頭發(fā)蒼白。指老人。同“雞皮鶴發(fā)”。 |
雞骨支床 | 原意是因親喪悲痛過度而消瘦疲憊在床席之上。后用來比喻在父母喪中能盡孝道。也形容十分消瘦。 |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王戎和嶠同時遭大喪,俱以孝稱,王雞骨支床,和哭泣備禮! | |
雞皮鶴發(fā) | 皮膚發(fā)皺,頭發(fā)蒼白。指老人。 |
出處:北周·庾信《竹杖賦》:“子老矣,鶴發(fā)雞皮,蓬頭歷齒。” | |
敬老慈少 | 尊敬老人,愛護兒童。同“敬老慈幼”。 |
敬老慈幼 | 敬:尊敬;慈:憐愛。尊敬老人,愛護兒童。 |
出處:《孟子·告子下》:“敬老慈幼,無忘賓旅! | |
敬老慈穉 | 尊敬老人,愛護兒童。同“敬老慈幼”。 |
敬老憐貧 | 老:年老的人;憐:憐恤。尊敬老人,憐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謹(jǐn)慈愛的美好品德。 |
出處:元·無名氏《劉弘嫁婢》第四折:“吾神又將小女桂花配與奇童為妻,則為你恤孤念寡,敬老憐貧,因此感動天地也。” | |
敬老恤貧 | 老:年老的人。尊敬老人,憐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謹(jǐn)慈愛的美好品德。 |
出處:元·無名氏《劉弘嫁婢》第四折:“吾神又將小女桂花配與奇童為妻,則為你恤孤念寡,敬老憐貧,因此感動天地也! | |
枯楊生稊 | 稊:植物的嫩芽。枯萎的楊樹又長出了芽。舊喻老人娶少妻。 |
出處:《周易·大過》:“枯楊生稊,老夫得其女妻! | |
老萊娛親 | 表示孝順父母。 |
出處:西漢·劉向《列女傳》:“老萊子孝養(yǎng)二親,行年七十,嬰兒自娛,著五色彩衣,嘗取漿上堂,跌仆,因臥地為小兒蹄,或美鳥鳥于親側(cè)! | |
老淚縱橫 | 縱橫:交錯。老人淚流滿面,形容極度悲傷或激動。 |
黎丘丈人 | 黎丘:古地名,在今河南省城縣北;丈人:古時對老人的統(tǒng)稱。比喻困于假象、不察真情而陷入錯誤的人。 |
出處:《呂氏春秋·疑似》:“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狀。邑丈人有之市而醉歸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狀扶而道苦之。……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殺其真子! | |
憐貧敬老 | 老:年老的人;憐:憐恤。尊敬老人,憐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謹(jǐn)慈愛的美好品德。 |
出處:元·無名氏《劉弘嫁婢》第四折:“吾神又將小女桂花配與奇童為妻,則為你恤孤念寡,敬老憐貧,因此感動天地也! | |
憐貧惜老 | 愛護老人,同情窮人。 |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二回:“連各房里的姑娘們,都這樣憐貧惜老,照看我。” | |
母慈子孝 | 母親慈祥愛子,子女孝順父母,是封建社會所提倡的道德風(fēng)范。 |
逆臣賊子 | 逆臣:叛亂之臣;賊子:忤逆之子。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
出處:《晉書·王導(dǎo)傳》:“逆臣賊子,何世無之?豈意今者近出臣族!” 唐·陳子昂《請措刑科》:逆臣賊子,頓伏嚴(yán)誅! | |
逆子賊臣 | 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
出處:《敦煌變文·降魔變文》:“唯有逆臣賊子,欲謀王之國政,懷邪抱佞,不謹(jǐn)風(fēng)謠。” | |
虐老獸心 | 虐老:虐待老人。喻殘暴兇狠而無仁義,有如野獸。 |
出處:漢·班固《漢書·武五子傳》:“嗚呼!薰鬻氏虐老獸心,以奸巧邊氓。朕命將率,徂征厥罪。”漢·司馬遷《史記·王世家》:“于戲!葷粥氏虐老獸心,侵犯寇盜,加以奸巧邊萌。” | |
龐眉白發(fā) | 龐:通“尨”,雜色。眉毛頭發(fā)都已花白。形容老人相貌。 |
出處:漢·張衡《思玄賦》:“尉尨眉而郎潛兮!崩钌谱⒁稘h武故事》:“顏駟,不知何許人,漢文帝時為郎。至武帝嘗輦過郎署,見駟尨眉皓發(fā)! | |
龐眉皓發(fā) | 龐:雜色;皓:潔白。眉發(fā)花白。形容老人相貌。 |
出處:漢·張衡《思玄賦》:“尉尨眉而郎潛兮。”李善注引《漢武故事》:“顏駟,不知何許人,漢文帝時為郎。至武帝嘗輦過郎署,見駟尨眉皓發(fā)! | |
龐眉皓首 | 形容老人相貌。同“龐眉皓發(fā)”。龐,用同“厖”。 |
龐眉鶴發(fā) | 形容老人相貌。同“龐眉皓發(fā)”。 |
龐眉黃發(fā) | 眉斑白,頭發(fā)黃。指老人。龐,用同“厖”。 |
入孝出弟 | 指回家要孝順父母,出外要敬愛兄長。同“入孝出悌”。 |
出處:語出《論語·學(xué)而》:“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 | |
入孝出悌 | 指回家要孝順父母,出外要敬愛兄長。亦作‘入孝出弟’。 |
出處:語出《論語·學(xué)而》:“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睗h·桓寬《鹽鐵論·授時》:“教之以德,齊之以禮,則民徙義而從善,莫不入孝出悌,夫何奢侈暴慢之有?” | |
三老五更 | 相傳古代統(tǒng)治者設(shè)三老五更,以尊養(yǎng)老人。 |
出處:《禮記·文王世子》:“遂設(shè)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薄稑酚洝罚骸笆橙衔甯诖髮W(xué)! | |
扇席溫枕 | 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溫席”。 |
扇枕溫衾 | 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溫席”。 |
扇枕溫席 | 形容對父母十分孝敬。 |
出處:漢·劉珍《東觀漢記·黃香傳》:“冬無被褲而親極滋味,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溫席! | |
童叟無欺 | 童:未成年的孩子;叟:年老的男人;欺:蒙騙。既不欺騙小孩也不欺騙老人。指買賣公平。 |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五回:“但不知可有‘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的字樣沒有?” | |
王祥臥冰 | 王祥臥冰求魚以奉母。比喻子女孝順父母。 |
烏鳥私情 | 烏鳥:古時傳說,小烏能反哺老烏。比喻侍奉尊親的孝心。 |
出處:晉·李密《陳情表》:“烏鳥私情,愿乞終養(yǎng)! | |
惜老憐貧 | 愛護老人,同情窮人。 |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四十二回:“連各房里的姑娘們,都這樣憐貧惜老,照看我! | |
鸮鳥生翼 | 舊傳鸮鳥不孝,母哺翼成,啄母睛而去。比喻忘恩負(fù)義。 |
孝悌力田 | 指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努力務(wù)農(nóng)。 |
出處:《漢書·文帝紀(jì)》:“其遣謁者勞賜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以戶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員! | |
孝悌忠信 | 指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的封建社會的應(yīng)具備的道德標(biāo)準(zhǔn)。 |
出處:明·周楫《西湖二集·祖統(tǒng)制顯靈救駕》:“凡遇人,只勸人以‘孝悌忠信’四字! | |
孝子慈孫 | 對祖先孝順的子孫。 |
出處:《孟子·離婁上》:“雖孝子慈孫,百世不能改也! | |
孝子順孫 | 指孝順父母的兒子,有德行的孫子。 |
出處:《漢書·武帝紀(jì)》:“今天下孝子順孫,愿自竭盡以承其親! | |
孝子賢孫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 |
出處:元·劉唐卿《降桑椹》:“圣人喜的是義夫節(jié)婦,愛的是孝子賢孫! | |
攜老扶弱 | 攙著老人,扶著體弱者。亦作“攜老扶幼”、“攜老挈幼”。 |
攜幼扶老 | 攙著老人,領(lǐng)著小孩。同“扶老攜幼”。 |
恤老憐貧 | 周濟老人,憐惜窮人。 |
衣冠梟獍 | 相傳梟是吃母的惡鳥,獍是吃父的惡獸。舊時比喻不孝的人。 |
出處: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十七:“河朔士人目蘇楷為衣冠梟獍。” | |
飴含抱孫 | 含著飴糖逗小孫子。形容老人自娛晚年,不問他事的樂趣。同“含飴弄孫”。 |
出處:清·龔玉晨《紫姬小傳》:“飴含抱孫,亦止孝先一人! | |
移孝為忠 | 指把孝順父母之心轉(zhuǎn)為效忠君主。 |
出處:語出《孝經(jīng)·廣揚名》:“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于君! | |
移孝作忠 | 指把孝順父母之心轉(zhuǎn)為效忠君主。同“移孝為忠”。 |
出處:謝覺哉《不惑集·愛父母》:“不錯,封建社會曾把養(yǎng)父母這件事涂上一些神秘色彩。它是利用人類熱愛父母——‘孝親’的自然倫理,要人民‘移孝作忠’。” | |
遺老遺少 | 遺老:舊稱前朝的舊臣;遺少:留戀舊時代的少年。改朝換代后仍效忠前朝的老人和青年。也泛指留戀過去、思想頑固陳舊的人。 |
出處:魯迅《南腔北調(diào)集·作文秘訣》:“這一個所謂‘錯’,就使《文選》之類在遺老遺少們的心眼里保住了威靈! | |
遺黎故老 | 指前朝留下的歷經(jīng)世變的老人。 |
出處:明·宋濂《曾君石表碑》:“當(dāng)宋初改物,遺黎故老猶有存者! | |
月下老人 | 原指主管婚姻的神仙。后泛指媒人。簡稱“月老”。 |
出處:唐·李復(fù)言《續(xù)幽怪錄》記載傳說故事:唐朝的韋固路過宋城,遇一老人在月光下翻檢一本書。詢問后,知道老人是專管人間婚姻的神,翻檢的書是婚姻簿子。 | |
枕冷衾寒 | 枕被俱冷。形容獨眠的孤寂凄涼。 |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四折:“便枕冷衾寒,鳳只鸞孤,月圓云遮,尋思來有甚傷嗟! | |
忠孝兩全 | 對國家盡忠,對父母盡孝,兩樣都做得很好。亦作“忠孝雙全”。 |
子孝父慈 | 兒女孝順,父母慈愛。同“父慈子孝”。 |
出處:《左傳·隱公三年》:“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所謂六順也! 宋·朱熹《朱子語類》卷十六:“須是就君仁臣敬、子孝父慈與國人信上推究精微,各有不盡之理。” | |
千里姻緣使線牽 | 指婚姻是由月下老人暗中用一紅線牽連而成。同“千里姻緣一線牽”。 |
千里姻緣一線牽 | 指婚姻是由月下老人暗中用一紅線牽連而成。 |
出處:唐·李復(fù)言《續(xù)玄怪錄·定婚店》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daquan/135427295415463.html
推薦名人名言
成語分類:描寫老人的成語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