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謙虛的成語 關(guān)于謙虛的成語 共收錄描寫謙虛的成語29條
成語標(biāo)題 | 成語解釋 |
卑辭重幣 | 卑:謙恭;重:厚;幣:禮物。說謙虛的話,送厚重的禮。形容對人有所求。 |
出處:《戰(zhàn)國策·秦策三》:“楚趙附則齊必懼,懼必卑辭重幣以事秦。” | |
不敢告勞 | 努力做事,不訴說自己的勞苦。比喻勤勤懇懇,不辭辛勞(多用在自己表示謙虛)。 |
出處:《詩經(jīng)·小雅·十月之交》:“黽勉從事,不敢告勞! | |
采及葑菲 | 別人征求自己意見時表示謙虛的說法。 |
出處:《詩經(jīng)·國風(fēng)·邶風(fēng)》:“采葑采菲,無以下體?德音莫違,及爾同死! | |
尺寸可取 | 比喻有些許長處。這是認(rèn)為自己有才能的謙虛說法。 |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十三回:“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負(fù)重故也! | |
芻蕘之見 | 芻蕘:割草打柴的人。認(rèn)為自己的意見很淺陋的謙虛說法。 |
出處:《詩經(jīng)·大雅·板》:“先民有言,詢于芻蕘! | |
多聞闕疑 | 聞:聽;闕疑:有疑問的地方要保留。雖然見多識廣,有不懂之處,還應(yīng)存有疑問。指謙虛謹(jǐn)慎的治學(xué)態(tài)度。 |
出處:春秋·魯·孔丘《論語·為政》:“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 | |
管見所及 | 管見:從管子里看東西,指見識淺陋。謙虛的說法,表示自己見識不廣,意見未必正確。 |
出處:《抱樸子·勤求》:“故世間道士知金丹之事者萬無一者。而管見之屬,謂仙法當(dāng)具在于紛若之書,及于祭禮拜伏之間而已矣! | |
貴人賤己 | 認(rèn)為自己不如別人,表示謙虛。 |
出處:《禮記·坊記》:“君子貴人而賤己,先人而后己。” | |
好為人師 | 喜歡當(dāng)別人的教師。形容不謙虛,自以為是,愛擺老資格。 |
出處:《孟子·離婁下》:”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 |
矜才使氣 | 矜:自夸;使氣:意氣用事。倚仗自己的才能,使意氣,不謙虛。 |
出處: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十五回:“先生學(xué)問淵博,矜才使氣,醫(yī)卜藝術(shù)之書,無不周覽。” | |
昆山片玉 | 昆侖山上的一塊玉。原是一種謙虛的說法,意思是只是許多美好者當(dāng)中的一個,后比喻許多美好事物中突出的。 |
出處:《晉書·郤詵傳》:“臣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 |
謙恭下士 | 舊時指達(dá)官貴人對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謙虛而有禮貌。 |
出處:《漢書·韋玄成傳》:“少好學(xué),修父業(yè),尤謙遜下士。” | |
謙躬下士 | 猶言謙恭下士。謙虛恭敬地對待地位比自己低的士人。 |
出處: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一章:“聽說李闖王謙躬下士,對讀書人十分珍重! | |
謙謙君子 | 指謙虛而嚴(yán)格要求自己的人。 |
出處:《易·謙》:“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 |
謙虛謹(jǐn)慎 | 形容人虛心禮讓,小心謹(jǐn)慎。 |
出處:《晉書·張賓載記》:“封濮陽侯,任遇優(yōu)顯,寵冠當(dāng)時,而謙虛敬慎,開襟下士。” | |
謙虛敬慎 | 形容人虛心禮讓,小心謹(jǐn)慎。同“謙虛謹(jǐn)慎”。 |
謙尊而光 | 尊者謙虛而顯示其美德。 |
出處:《易·謙》:“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 | |
三命而俯 | 舊是指官職步步上升,態(tài)度也愈加謙虛。 |
出處:《左傳·昭公七年》:“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 | |
盛名難副 | 盛:大;副:相稱,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實際的才德常是很難跟名聲相符。指名聲常常可能大于實際。用來表示謙虛或自我警戒。 |
出處:《后漢書·黃瓊傳》:“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 |
損之又損 | 形容極為謙虛。 |
出處:《莊子·知北游》:“故曰為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之,以至于無為! | |
虛懷若谷 | 虛:謙虛;谷:山谷。胸懷象山谷一樣深廣。形容十分謙虛,能容納別人的意見。 |
出處:《老子》:“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 | |
遜志時敏 | 謙虛好學(xué),時刻策勵自己。 |
出處:《尚書·說命下》:“惟學(xué)遜志,務(wù)時敏,厥修乃來。” | |
言氣卑弱 | 說話的態(tài)度謙虛溫順。 |
一得之見 | 見:見解。謙虛的說法,指自己對某個問題的見解。 |
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臣聞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 |
一謙四益 | 謙虛能使人得到好些益處。 |
出處:《周易·謙》:“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漢書·藝文志》:“一謙而四益,此其所長也。” | |
引玉之磚 | 自己表示謙虛的話。比喻為了引出別人高明的意見而發(fā)表的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 |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比來拋磚引玉,卻引得個墜子! | |
滿招損,謙受益 | 自滿會招致?lián)p失,謙虛可以得到益處。 |
出處:《尚書·大禹謨》:“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 | |
盛名之下,其實難符 | 名望很大的人,實際的才德常是很難跟名聲相符。指名聲常?赡艽笥趯嶋H。用來表示謙虛或自我警戒。 |
出處:《后漢書·黃瓊傳》:“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 |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 盛:大;副:相稱,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實際的才德常是很難跟名聲相符。指名聲常?赡艽笥趯嶋H。用來表示謙虛或自我警戒。 |
出處:《后漢書·黃瓊傳》:“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daquan/135427362416895.html
推薦名人名言
成語分類:描寫謙虛的成語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