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報國的成語 關(guān)于報國的成語 共收錄描寫報國的成語16條
成語標(biāo)題 | 成語解釋 |
赤心報國 | 赤:火紅色,比喻真純;赤心:忠心;報國:為國家效勞。舊指為帝王盡忠效勞,F(xiàn)亦形容赤膽忠心,為國效力。 |
出處:《資治通鑒·陳紀(jì)文帝天嘉元年》:“堷大言曰:‘諸王反逆,欲殺忠良邪!尊天子,削諸侯,赤心報國,何罪之有!’” | |
盡忠報國 | 為國家竭盡忠誠,犧牲一切。 |
出處:《北史·顏之儀傳》:“公等備受朝恩,當(dāng)盡忠報國!薄端问贰ぴ里w傳》:“初命何鑄鞫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 | |
精忠報國 | 為國家竭盡忠誠,犧牲一切。 |
出處:《北史·顏之儀傳》:“公等備受朝恩,當(dāng)盡忠報國!薄端问贰ぴ里w傳》:“初命何鑄鞫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 | |
捐軀報國 | 舍棄身軀,報效國家。 |
出處:《元史·王戢傳》:“臣以布衣受恩,誓捐軀報國,今既僨軍,得死為幸!” | |
殺身報國 | 不惜犧牲生命來報答國家。亦作“殺身救國”。 |
聞雞起舞 | 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后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
出處:《晉書·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蚱鹞琛! | |
以身報國 | 把身體獻(xiàn)給國家。指寧愿為國家的安危奉獻(xiàn)自己的生命。 |
出處:《魏書·辛雄傳》:“卿等備位納言,當(dāng)以身報國。” | |
以身許國 | 許:預(yù)先答應(yīng)給與。把身體獻(xiàn)給國家。指盡忠報國,臨難不顧。 |
出處:《南史·羊侃傳》:“久以汝為死,猶在邪?吾以身許國,誓死行陣,終不以爾而生進(jìn)退! | |
枕戈嘗膽 | 頭枕兵器,口嘗苦膽。形容刻苦自勵,發(fā)憤圖強(qiáng),或報仇雪恥心切。 |
出處:南朝·梁·沈初明《勸進(jìn)梁元帝第三表》:“陛下英略緯天,沉明內(nèi)斷,橫劍泣血,枕戈嘗膽。” | |
枕戈達(dá)旦 | 枕著兵器,等待天亮。形容殺敵報國心切。同“枕戈待旦”。 |
出處:清·張廷玉《明史·吳良傳》:“夜宿城樓,枕戈達(dá)旦。訓(xùn)將練兵,常如寇至! | |
枕戈擊楫 | 枕著兵器,拍擊船槳。形容殺敵心切,志節(jié)慷慨。 |
出處:清·浴日生《海國英雄記·坐朝》:“便憑著這肝膽輪囷,枕戈擊楫,逐韃虜早復(fù)神京也呵!” | |
枕戈泣血 | 枕著兵器,哭泣見血。形容極度悲憤,矢志殺敵雪恨。 |
出處:唐·房玄齡《晉書·桓溫傳》:“枕戈泣血,志在復(fù)讎! | |
枕戈以待 | 枕著兵器,等待天亮。形容殺敵報國心切。同“枕戈待旦”。 |
出處:明·張煌言《上行在陳南北機(jī)宜疏》:“臣雖駑鈍,亦當(dāng)枕戈以待! | |
枕戈飲膽 | 頭枕兵器,口嘗苦膽。形容刻苦自勵,發(fā)憤圖強(qiáng),或報仇雪恥心切。同“枕戈嘗膽”。 |
出處:唐·姚思廉《梁書·元帝紀(jì)》:“孤以不德,天降之災(zāi),枕戈飲膽,扣心泣血! | |
枕戈飲血 | 枕著武器,咽著血淚。形容極度悲憤,矢志報仇殺敵。 |
出處:清·劉獻(xiàn)廷《廣陽雜記》卷五:“賊氛未殄,主上焦勞,凡為臣子,皆當(dāng)枕戈飲血,共憤同仇! | |
枕戈剚刃 | 指準(zhǔn)備殺敵復(fù)仇。剚刃,用刀劍插入物體。 |
出處: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此則枕戈剚刃之事,秦趙已不能施于白項,而漢族猶可施于滿洲,章章明矣!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daquan/135427395217491.html
推薦名人名言
成語分類:描寫報國的成語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