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無愧的成語 關(guān)于無愧的成語 共收錄描寫無愧的成語11條
成語標(biāo)題 | 成語解釋 |
不愧不作 | 愧、怍:慚愧。光明正大,問心無愧。 |
出處:《孟子·盡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 | |
不愧不怍 | 愧、怍:慚愧。形容光明正大,問心無愧。 |
出處:戰(zhàn)國·鄒·孟軻《孟子·盡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 | |
不愧屋漏 | 愧:慚愧;屋漏:古代室內(nèi)西北角安放小帳的地方。原意是雖在宗廟里,但無愧畏之心。后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壞事,不起壞念頭。 |
出處:《詩經(jīng)·大雅·抑》:“相在爾室,尚不愧于屋漏! | |
當(dāng)之無愧 | 無愧:毫無愧色。當(dāng)?shù)闷鹉撤N稱號或榮譽(yù),無須感到慚愧。 |
出處:宋·歐陽修《回丁判官書》:“夫人有厚己而自如者,恃其中有所以當(dāng)之而不愧也! | |
俯仰無愧 | 比喻沒有做虧心事,并不感到慚愧。 |
出處:《孟子·盡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 | |
捫心無愧 | 捫:摸;愧:慚愧。摸著胸口自問,毫無慚愧之處。 |
出處:唐·白居易《和夢游春詩》:“捫心無愧畏,騰口有謗讟。” | |
衾影無慚 | 衾:被子。指行為光明,問心無愧。 |
出處:南朝齊·劉晝《新論·慎獨(dú)》:“故身恒居善,則內(nèi)無憂慮,外無畏懼,獨(dú)立不愧影,獨(dú)寢不愧衾!薄端问贰げ淘▊鳌罚骸百O書訓(xùn)諸子曰:‘獨(dú)行不愧影,獨(dú)寢不愧衾,勿以吾得罪故遂懈! | |
問心無愧 | 問心:問問自己。捫心自問,毫無愧色。 |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二十二回:“就是將來外面有點(diǎn)風(fēng)聲,好在這錢不是老爺自己得的,自可以問心無愧。” | |
無愧衾影 | 表示沒有做虧心事。 |
出處:《宋史·蔡元定傳》:“刎行不愧影,獨(dú)寢不愧衾。” | |
仰不愧天 | 抬頭仰望,對天無愧。指沒有做過壞事,問心無愧。 |
出處:《孟子·盡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 |
于心無愧 | 在心里沒有什么可慚愧的。 |
出處:宋·王令《謝劉成父》:“塵埃隔眼逢何晚,氣類相期久愈堅(jiān),以義求人今遂得,于心無愧果為賢!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daquan/135427429617995.html
推薦名人名言
成語分類:描寫無愧的成語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