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不聊生名言 民不聊生經(jīng)典語錄 共收錄關于民不聊生的名言4條
宋·梅堯臣《田家語》。這兩句大意是:誰說農家的生活快樂?春天的賦稅到秋天還沒有交足。梅堯臣是宋代現(xiàn)實主義詩歌的“開山祖師”,這首詩是其代表作。一開始,作者就以反問句式表現(xiàn)了農家生話之若。從陶淵明開始,詩壇上產(chǎn)生了不少反映農家樂的田園詩,作者在這里通過“誰道田家樂”這一有力的反問將它們一筆否定,接著以“春稅秋未足”這一嚴酷的事實證實自己的看法。宋代實行兩稅法,春稅之后繼之以秋稅,前者六月交納,后者十一月交納。春稅尚未交足,秋稅接踵而至,何況這一年的賦稅是在水災、蝗災之后征收的,更弄得民不聊生。兩句詩語言質樸而概括,反問句式的運用,賦于這首詩以一種控訴、抗爭的基調。
北宋詩人 梅堯臣 《田家語》唐·元結《舂陵行》。這兩句大意是:每天只能以草根、樹皮充饑。安史叛亂平定后,唐代社會仍是兵戈不息,戰(zhàn)亂頻仍。作者任道州(冶所在今湖南省道縣)刺史時作《舂陵行》詩,其中這兩句反映了道州境內民不聊生的情形。可用來描寫舊社會極端貧困的勞動人民的生活處境。
唐代文學家 元結 《舂陵行》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夭折:短命,早死。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末,杜甫從京城長安回奉先縣探視妻小,至家正趕上自己的小兒子餓死。這兩句大意是:使我感到慚愧的是:作為一個父親,竟然使自己的孩子因為沒有東西充饑而活活餓死了。在這里,杜甫因小兒子餓死而深感慚愧,既表現(xiàn)出自已的悲痛,也曲折地反映了當時民不聊生的社會現(xiàn)實?捎脕肀憩F(xiàn)下層人民因生活貧困,致使兒女餓死而產(chǎn)生的痛苦心情。
唐代詩人 杜甫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清·喬萊《過高郵》。薪:(xīn辛):柴。這兩句大意是:不管價錢多少,都愿賣掉兒子。兒子是自己的親生骨肉,賣掉他己經(jīng)是令人心痛的萬不得已的事情了,“不計價”就更顯出家庭生活的極度艱辛,乃是出於無可奈何之舉;同時,“賣兒不計價”與“買薪須論斤”對舉,突出了“人不如薪”,又說明了賣兒者之多?捎脕斫衣逗团蟹饨ǘ艜暮诎怠
清代學者 喬萊 《過高郵》推薦名人名言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jingdianyulu/13446611209077.html
推薦成語大全
名人名言分類:民不聊生名言
返回:名人名言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