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完人名言 人無完人經(jīng)典語錄 共收錄關(guān)于人無完人的名言8條
戰(zhàn)國·呂不韋《呂氏春秋·離俗覽·高義》如果用墨繩嚴格地量取木材,那么房屋就不能建成。
戰(zhàn)國末期商人,政治家 呂不韋 《呂氏春秋·離俗覽·高義》宋·戴復(fù)古《寄興》。足色:即純金。瑕:玉上的斑點。這兩句大意是:黃金沒有十足的純金,白玉上面也有微小的斑點。這兩句用于比喻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世上沒有毫無缺點錯誤的人,即平常所說的“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的意思,以這樣的思想方法看人待物,才不致陷入形而上學(xué)。
南宋詩人 戴復(fù)古 《寄興》左丘明《左傳·宣公十八年》。川澤:河流大澤。山藪(sǒu叟):山野。瑾瑜:美玉。這幾句大意是:河流大澤中也容納污水,深山草野中也會藏瘴癘之氣,美玉中也會微有瑕疵。這幾句話比喻任何事物都有正反兩個方面,即有好的一面,也有缺點的一面,不可能盡善盡美。可用于說明事物不可避免缺陷,人不會沒有缺點的道理。
春秋時期史學(xué)家,盲人 左丘明 《左傳·宣公十八年》見北齊·劉晝《劉子·妄瑕》。荊:荊山,在今湖北省西部。相傳戰(zhàn)國時楚人卞和于此山得寶玉“和氏璧”。岫(xiù秀):山峰。纖瑕(xiá霞):細小的毛病。驪(lí梨)龍之珠:出自驪龍頷下的寶珠。纇(lèi累):疵點,小缺陷。這兩句大意是:荊山的美玉也必然含有細小的毛病,出自驪龍頷下的寶珠也有微小的缺陷。任何事物的質(zhì)量都不是絕對的;既不會是絕對的好,也不會是絕對的壞。絕對的完美無缺,世間并不存在。俗話說:凡事難以十全十美,也是這個道理?捎糜趯κ挛镄再|(zhì)含有相對性的說明,也可用于對有過失者的鼓勵。
北齊文學(xué)家 劉晝 《劉子·妄瑕》見王充《論衡·書解篇》。優(yōu):優(yōu)秀的品質(zhì)。固:必。劣:劣質(zhì),缺陷。工:巧。這幾句大意是:人有優(yōu)點,也必有缺點;人的技能有巧的一面,也必然有笨拙的一面。這里以人為例,指出其優(yōu)、缺點與巧、拙是相對存在的,說明看人要一分為二,不能求全責備,也不能光看長處或光看短處。
東漢哲學(xué)家 王充 《論衡·書解篇》推薦名人名言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jingdianyulu/134466142210082.html
推薦成語大全
名人名言分類:人無完人名言
返回:名人名言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