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名言 經(jīng)典語錄 名人名言
生死的名言
生死名言 生死經(jīng)典語錄 共收錄關(guān)于生死的名言55條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春秋·孔子《論語·顏淵》舊時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際皆由天命決定。常用作事勢所至,人力不可挽回之意。我們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生死富貴,只能盡力而為。從玄秘的角度說,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在調(diào)節(jié)著我們的世界,世事難預(yù)料;從心理學的角度說,是順其自然的平和心態(tài)。有時你拼了命也未必能得到,有時你都沒怎么動就得到了,隨遇而安,享受生命。
春秋時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 孔子 《論語·顏淵》
轂則異室,死則同穴。
生死名言《詩經(jīng)·大車》。轂(gu谷):活著。穴:墓穴。這幾句大意是:活著被迫離異,不能與你同居一室,死后愿和你合葬在一個墓穴。表示夫妻的生死不離,現(xiàn)在還有“生則同室,死則同穴”的話。白居易的“生為同室親,死為同穴塵”就是化用《詩經(jīng)》的詩句而成。
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 《詩經(jīng)》 《詩經(jīng)·大車》
生而必死,自然之理。北宋文學家 蘇軾
君為塞下土,妾作山頭石。
明·劉績《征婦詞》。塞下土:謂戰(zhàn)死于邊塞,骸骨化為塵上。山頭石:指望夫石。《幽明錄》載:“古傳云:‘昔有貞婦,其夫從役,遠赴國難,攜弱子餞選北山,立望夫而化為石!边@兩句大意是:你假若為國犧牲,埋骨塞下,我將永久佇立山頭,化作一尊望夫石。這首詩征婦的口吻,寫征夫妻子堅貞不二、生死不渝的愛情。生不得同室,則翹首盼夫;死不能同穴,當化石望夫,可謂“之死矢靡它”。
明朝詩人 劉績 《征婦詞》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清·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茍:如果。以:與。這兩句大意是:如果對國家有利,我可以以生命相許,豈能因禍而逃避,見福就趨附呢?林則徐是我國近代史上著名人物,民族英雄。他在興修水利,禁止鴉片諸項事業(yè)上為國為民立下不朽功勞,也因此而屢遭貶謫。本詩就是他遭貶赴戊登程時留給家人的!憩F(xiàn)作者不計個人禍福,赤心愛國的高尚情操.讀后令人感奮。
晚清官員,民族英雄 林則徐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關(guān)于生死的名言金·元好問《邁陂塘》。情:指愛情。直教:竟使。相許:互相許托。這兩句大意是:請問世界上愛情究竟是什么?竟會使人以生死互相許托。這兩句自問自答,贊嘆愛情的魅力。古往今來,無論是文學作品中,遷是現(xiàn)實生活中,許多人對愛情忠貞不渝,為了愛情可以出生入死。遠在漢代,焦仲卿、劉蘭芝夫婦為了愛情雙雙自盡;《牡丹亭》中的杜麗娘,為了愛情抑郁而死,又為愛情死而復(fù)生。元好問的詩句以設(shè)問的方式,肯定了過種生死不渝的堅貞愛情。
金末元初詩人、史學家 元好問 《邁陂塘》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見宋·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茫茫:完全不知道的樣子。思量:思念,記掛。這幾句大意是:十年來生死阻隔,誰也不知道誰的景況。不必有意識地思念,心中自然難忘。這首詞是蘇軾為悼念亡妻王弗而寫的。當時,蘇軾因政治失意而離開京師,在密州(今山東諸城)作知州,王弗辭世已有十年。二十一年前,十九歲的蘇軾與年方十六的王弗結(jié)婚,夫婦之間十分恩愛?墒牵醺ザ邭q時便在汴京去世,次年歸葬于四川祖塋,這對蘇軾是一個很大的精神創(chuàng)傷。十年以后的正月二十日夜,蘇軾又夢見了念念不忘的愛妻,醒來后寫下了這首記夢詞!珟拙涫窃~的開頭。“十年”寫訣別時間之久;“生死”從妻、我兩方著筆,一在人間,一在黃泉,生死阻隔;“兩茫!睂懸粜琶烀S罒o相見之日;“不思量,白難忘”用尋常之語,道深長之情!安凰剂俊笔亲晕覍捨康脑,既然不能起死回生,那就忍痛節(jié)哀,好自為之吧!但感情卻不肯聽命于理智的指揮,妻子的音容笑貌早已深深地刻印在自己的記憶里,要忘悼她,不思量,談何容易!明明作者十年來無時無刻不在思念亡妻,卻偏從“不思量”著筆,再反跌出“自難忘”三字,大大突出了刻骨銘心的感情力量,筆勢也顯得搖曳跌宕。
北宋文學家 蘇軾 《江城子》
死生一事付鴻毛,人生到世方英杰。近代民主革命女志士 秋瑾
千古艱難小生死,萬代權(quán)衡大是非。 宋振庭
平日若無真義氣,臨事休說生死交。 生死名言元末明初文學家 施耐庵
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古希臘哲學家、無神論者 伊壁鳩魯
寒冷寂寞的生,卻不如轟轟烈烈的死。現(xiàn)代文學家 巴金
要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印度詩人,作家,哲學家,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泰戈爾
死并非生的對立面,而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 關(guān)于生死的名言日本小說家 村上春樹
管鮑之和,窮達不移;范張之誼,生死不棄。元代學者 許名奎 《勸忍百箴》
達人觀之,生死一耳;何必生之為樂,死之為悲?明末清初文學家 蒲松齡
獨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須爭的,且須以生死力爭。國學大師,歷史學家 陳寅恪 《陳寅恪對科學院的答復(fù)》
見善明,則重名節(jié)如泰山;用心剛,則輕生死如鴻毛。 生死名言北宋隱逸詩人 林逋
鐵可折,玉可碎,海可枯,不論窮達生死,直節(jié)貫殊途。
宋·汪莘《水調(diào)歌頭》[志可洞金石]。窮:處境窮困潦倒,指仕途坎坷,人生失意。達:指仕途通達,功名遂心。直節(jié):勁直的氣節(jié)。殊途:不同的人生道路,這里指前一句所說的“窮達生死”。這幾句大意是:鐵可以斷,玉可以碎,海洋可以干枯,可是,不論是困厄還是顯達,也不論是生是死,勁直的節(jié)操卻始終貫穿在不同的遭遇中。這是作者與人論及立志時寫的詞,這幾句以形象化的語言,表述了自己對立志的看法:人生可以有不同的遭遇,不同的道路,但不管在任何處境下,勁直的節(jié)操決不能改變。作者連用三個比喻,表現(xiàn)了為保持“直節(jié)”而“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決心,反映了一種剛直不屈、視死如歸的精神。這種見識,這種品格,至今仍應(yīng)效法,原詞也可化用。
南宋詩人 汪莘 《水調(diào)歌頭》
語言是脆弱的,語言無法跨越生死,時間,痛苦,以及絕望。女作家,原名勵婕 安妮寶貝 《彼岸花》
死生,天地之常理,畏者不可以茍免,貪者不可以茍得也。
宋·歐陽修《唐華陽頌》。茍:僥幸.這幾句大意是:死和生,是自然界不變的規(guī)律,怕死的人不能僥幸免死,貪生的人也不能僥幸茍活。人都有生,也都有死,生生死死,這是人世的規(guī)律,誰也不能除外,貪生也好,怕死也好,都不能僥幸以遂心愿。倒不如正視人生,不畏死,不茍活,心情坦然地度過一生。這幾句可用于說明生死是人生的規(guī)律,貪生怕死是不足取的。
北宋文學家,史學家 歐陽修 《唐華陽頌》
要到生死關(guān)頭,利害相交的時候,才能知道一個人的真心。 關(guān)于生死的名言臺灣交通大學教授、管理大師 曾仕強 《胡雪巖的啟示》
命運! 難道聰明也抵抗不了你 生——死 都挾帶著你的權(quán)威當代女作家 冰心 《繁星春水》
一萬個口惠而實不至的泛交,抵不過一個同生死共患難的知心。當代詩人、劇作家、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 郭沫若 《人類進化的驛程》
浪跡江湖憶舊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擯憂患尋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惲代英《獄中詩》浪跡:行蹤飄泊不定。舊游、故人:原意都指老朋友,此指革命同志。千秋:不朽。已擯憂患:已摒除個人得失。尋常事:把個人得失看得很平常。楚囚:春秋時,有楚國人被晉國俘虜,仍帶著南方楚國式樣的帽子,表現(xiàn)對故國的懷念。這里借用說雖然被囚仍保持革命者的豪情壯志。
惲代英 《獄中詩》
快樂是那么的陌生而遙遠,快樂是禁地,生死之后,找不到進去的鑰匙。 生死名言臺灣女作家,原名陳懋平 三毛
你消滅的每一種缺點都存在著與它對應(yīng)的長處,兩者相輔相成,生死與共。法國作家 阿納托爾·法朗士
誰能把生死置之度外,他就會成為新人。誰能戰(zhàn)勝痛苦和恐懼,他自己就能成為上帝。俄國作家 陀思妥耶夫斯基
生和死是無法挽回的,唯有享受其間的一段時光。死亡的黑暗背景對托出生命的光彩。美國哲學家、詩人 桑塔亞那
從某種意義上講,各種物質(zhì)的死,就是各種物質(zhì)的生。這是一個十分深刻的哲學道理。 關(guān)于生死的名言法國昆蟲學家,動物行為學家,文學家 法布爾 《昆蟲記》
生是一個偶然,死也是一個偶然,然而有人卻沒想在生死之間這段路上存在著某種必然。
我這一生大起大落,艱難坎坷多于順利幸福。所以,我對生與死一直抱著極平淡的態(tài)度。乒乓球運動員 莊則棟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人生對我來說,重要的不是凱旋,而是戰(zhàn)斗;钜惶炀蛻(zhàn)斗一天。乒乓球運動員 莊則棟
有先于死亡的死,也有超出一個人生活界限的生。我們和虛無的真正分辦界線,不是死亡,而是活動的停止。 生死名言奧地利作家 茨威格
自古艱難唯一死,難怪那些拋頭顱、灑熱血、將自己生死之事置之度外的英雄豪杰,能夠流傳史冊,名垂千古。武俠小說家 古龍 《月異星邪》
不相調(diào)和的諧音絲毫也不能感動聽眾,只能使人激起一種類似看到一個江湖術(shù)士倒懸索上而在生死之間搖蕩時所特有的情緒。法國作家 巴爾扎克
我們害怕歲月,卻不知道活著是多么的可喜。我們認為生存已經(jīng)沒意思,許多人卻正在生死之間掙扎。什么時候,我們才肯為自己擁有的一切滿懷感激?香港女作家 張小嫻
人從生到死的生活每一步都應(yīng)是一種隔著柜臺的現(xiàn)錢買賣關(guān)系,如果我們不是這樣登天堂的話,那么天堂也就不是為政治經(jīng)濟學所支配的地方,那兒也就沒有我們的事了。 關(guān)于生死的名言英國小說家 狄更斯
生死離別,都是大事,不由我們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們?nèi)耸嵌嗝葱,多么!可是我們偏要說:“我永遠和你在一起,我們一生一世都別離開”——好象我們自己做得了主似的。中國現(xiàn)代作家 張愛玲
兩次暗害的教訓卻使他領(lǐng)悟了政治家最必需的美德,他懂得了:在事關(guān)重大的生死問題上,必須采用巧妙掩飾的手段,對秘密守口如瓶,這還遠遠不夠,重要的是,事先不動聲色,必要時可以對某件事佯裝忘記三十年,……法國作家 巴爾扎克
生,年輕的滿懷希望的未曾受挫折的人認為生高于一切財富和一切榮譽;死,庇護和慰藉那些有過失的被遺棄的年老的疲憊的心碎的人們的最知心最和藹最珍貴的朋友和恩人,而死亡給予這些人的負擔是沉重的,他們總得死去,長眠不醒。美國作家 馬克·吐溫
針對張一一在其騰訊微博上傳播的謠言,本人鄭重聲明:截至到目前為止,我在瑞典只出版了三本書:《紅高粱家族》、《天堂蒜苔之歌》、《生死疲勞》,三本書的譯者均為陳安娜。我對造謠者深惡痛絕,保留訴諸法律的權(quán)利。并對蒙受不白之冤的馬悅?cè)幌壬畋砬敢狻?
生死名言8月25日,作家張一一在騰訊微博上表示:“2012諾貝爾文學獎莫言的賠率高居第一有什么好奇怪的呢?大伙兒知道‘指鹿為馬、道貌岸然、一點兒也不能讓人心悅誠服’的諾貝爾文學獎資深評委、瑞典文學院院士馬悅?cè),翻譯莫言的《紅高粱》、《豐乳肥臀》、《透明的紅蘿卜》、《白狗秋千架》四個作品收取了多少的好處費嗎?”
2012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作家 莫言
人的生命,本就是一件神奇的事,生命的逝去與成長,往往并不是取決于生死之間,“生”并未見得是最最可貴,“死”,也未見得是最最可怕,死去的人,有時比生者更使人憶念與尊敬,但生命本身的價值,卻絕對是平等的,誰也沒有權(quán)利認為自己的生命遠比別人可貴。武俠小說家 古龍 《護花鈴》
生死相隨是個多重大的儀式,死在這儀式里倒也罷了,可是麻煩的是如果你活在這個儀式里,你就一定會在某些時刻用厭倦來打發(fā)日子。夏芳然此時還沒有意識到,其實親人之間就是那么回事。抱怨、嫌棄、厭惡都發(fā)生在一群彼此肝膽相照的人之間。延期是真的,但是肝膽相照也是至死不渝的。原名李笛安,中國青春文學女作家 笛安 《芙蓉如面柳如眉》
倘使有兩個病情相仿的人,一個得到溫情的安慰,有關(guān)切他生死存亡的人照顧,一個是由職業(yè)的看護服侍:那么一定是后者不治而前者得救的。這人與人之間不由自主的交感作用;醫(yī)生不愿意承認這一點,以為病人得救是由于服侍周到,由于嚴格聽從醫(yī)生的囑咐;可是做母親的都知道,持久的愿望的確有起死回生之力。法國作家 巴爾扎克
女人一旦愛上一個男人,如賜予女人的一杯毒酒,心甘情愿的以一種最美的姿勢一飲而盡,一切的心都交了出去,生死度外!而男人若愛上一個女人,如發(fā)現(xiàn)了自己一直尋找的光環(huán)!光環(huán)的美麗讓他陶醉其中,他為她獻出了很多的溫柔,女人被男人的溫柔所感,義無返顧的把自己獻給了男人,終于這個光環(huán)緊緊的套在自己的身上… 關(guān)于生死的名言中國現(xiàn)代作家 張愛玲
我的父母信仰佛教,是虔誠的佛教徒。佛教講的是生死觀,生死輪回。我父親、母親在去世的時候,也都是非常平靜的,因為他們堅信,如果死亡是黑暗的,黑暗后面必然是光明,這又有什么可怕呢?我是個運動員,但也是個戰(zhàn)士,只要活一天,我就戰(zhàn)斗一天,有效的、樂觀的去工作,讓生命的日歷閃爍出事業(yè)的光輝!乒乓球運動員 莊則棟
小時候聽"姑姑"講故事,講人生經(jīng)歷,講外面的一些新鮮事物,引起我極大的興趣,但那時不知道自己將來會成為一名作家。在成為作家之 后,"姑姑"所講的故事和經(jīng)歷就時?M繞在我的心頭,成為我創(chuàng)作的一個藝術(shù)形象,過去我的有些作品涉及到了"姑姑",但都沒展開寫。2002年夏天,開始 動筆寫這部小說,但寫了十幾萬字之后,由于對小說的結(jié)構(gòu)不太滿意,所以就放下了,開始寫《生死疲勞》。2007年,我另起爐灶,運用一種新的結(jié)構(gòu),把這小 說寫完。在小說結(jié)構(gòu)和寫作手段上有了根本性的變化。相比《生死疲勞》的繁雜,《蛙》的語言很平實很簡樸。2012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作家 莫言
一時間一種刻骨的孤獨像一陣穿堂風那樣吹透了她。那孤獨并不陌生。多少次,多少次,她都拿羅大佑的歌來安慰自己,“孤獨的孩子,你是造物的恩寵。”那么,她濫用過多少會這樣的恩寵呢?在她妄自尊大的時候,她以為那是高處不勝寒;在她妄自菲薄的時候,她以為那是她一個人的醉生夢死。在最后一刻,坦率一點吧。孤獨就是孤獨,不是什么恩寵,不是可以升值的股票。浪費并不能使你高貴。那么好吧,生死只不過是一個人的事情,如果你孤獨,請你不要打擾別人,不要自以為是的嘲笑不孤獨的人,不要期待著全世界的孤獨者可以聯(lián)合起來。自己上路吧。最多,帶上你的情人。原名李笛安,中國青春文學女作家 笛安 《芙蓉如面柳如眉》
數(shù)十年來,我一直堅持直面現(xiàn)實,直面人生,敢于批判和揭露社會中的黑暗現(xiàn)象。當然,作家不是政治家,小說不是批判文章。小說要有警世的作用,不應(yīng)成為純粹娛樂的東西。我一直癡迷于對小說形式的探索。我在創(chuàng)作《檀香刑》、《生死疲勞》時一直在寫作形式上進行探索和創(chuàng)新,力戒重復(fù),從某種意義上說,作家重復(fù)自己比抄襲別人更可恥。為了避免重復(fù),我才另起爐灶,毀掉了原來寫好的十幾萬字!锻堋愤@部作品創(chuàng)作理念有了很大的變化,注重關(guān)注社會,關(guān)注現(xiàn)實,關(guān)注人生,關(guān)注人性,關(guān)注下層百姓的生活。語言運用平實,不會像過去的作品那樣劍拔弩張,更加注重內(nèi)涵,更加含蓄,對小說中的人物更加理解和寬容。 生死名言2012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作家 莫言
我常告訴同學,真正佛法的成就,是智慧的成就,是般若的成就。解脫不是靠功夫,四禪八定、三明六通都是加行,是加工的程序。所以般若、法身、解脫,三者不可缺一。我們幾十年看到過的,有些學顯教的或?qū)W密宗教理的學者,例如歐陽竟無居士,他的老師楊仁山居士等等,他們的佛學真好,是我們一般人所不及的。佛學好有什么用?習氣不改,生死到來不得解脫。佛學是文字般若,也是般若的一種,但是畢竟沒有得到真正解脫。所以有般若沒有解脫,法身不得清凈,不得圓滿。有些人不研究佛學,專門做功夫、參禪,常常在清凈境中,好像是法身清凈,那不是真法身,是偏空之果,因為他沒有般若,始終被清凈的境界綁住了,又是一條繩子。有法身沒有般若智慧,也是不圓滿。國學大師,詩人 南懷瑾 《花雨滿天維摩說法》
我是生死,你是輪回;我是紅塵,你是虛空;我是用來標識歲月的某個微不足道的點,你是容納所有滄海一粟的無垠;我是業(yè)障,你是修行;我是渴望成為神的人,你是無法褪盡人氣的神;我是“此時此刻”的囚徒,你是“永恒”這片原野上的牧羊人;我是不可能掙脫“此情此景”的肉身,你是天地悠悠的一部分;我是至情至性的歡笑和哭喊,你是高山頂上寂然的雪線;我是照耀微小灰塵的一線陽光,你是擁抱萬物的黑暗;我原諒所有瑣碎的惡意,你負責評判一切不自知的邪念;我是絢爛繽紛的幻想,你是不情愿地照亮萬里海面的燈塔;我覺得我的一生太短,你覺得你的自由太漫長;我是你的南柯一夢,你是我必然到達的終點。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你生我,我生你,我們合二為一,就是宇宙,就是永恒。原名李笛安,中國青春文學女作家 笛安 《宇宙》
洪泰岳叉著腰訓話,從金門、馬祖講到朝鮮戰(zhàn)爭,從土地改革講到階級斗爭,然后他說,春耕生產(chǎn)就是向帝國主義、資本主義和走資本主義的單干戶發(fā)起的第一個戰(zhàn)役。他發(fā)揮了敲?韫菚r練出的長項,講話中盡管謬誤百出,但嗓門巨大,言語連貫,把那些扶著犁把子的農(nóng)民震唬得呆若木雞。那些牛也呆若木牛。我看到了我家牛的娘——那頭蒙古母!菑澢摹⒓乳L又粗的尾巴是它的標志。它的目光似乎不時地往我們這邊斜,我知道它在看它的兒子。嗨,說到此處,我感到很替你臉紅。去年春天,在河灘上放牧時,趁著我與金龍打架的時候,你競爬跨到了蒙古母牛的背上,這是亂倫啊,這是大逆不道啊。作為牛,當然不算什么,可你不是一般的牛你的前世曾是一個人啊。當然,也許,這蒙古母牛的前世,也許是你的一個情人,但你畢竟是它生出來的——這生死輪回的奧秘,我越想越糊涂。“你把這事兒,速速給我忘卻!”大頭兒極不耐煩地說。2012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作家 莫言 《生死疲勞》
我也不知道我會寫到什么時候。說不定有一天我寫到一半的時候倒下去就死掉了。人們都怕談死亡,這對我來講是一點都不怕的。它是一條必然的路,當你生下來的時候就注定了。我自己經(jīng)歷過太多次生死,耳聞的、目睹的,我自己也曾經(jīng)走近過死亡,太多了,所以我把這些看得很淡。我覺得人最可怕的不是死亡,最可怕的事情是“老”、“病”,你很老了如果還不斷地生病,這樣會拖累你的兒女?吹侥切├夏耆艘呀(jīng)很衰弱了,神志不清了,還茍延殘喘,在病床上纏綿很久,我就會思考,我覺得安樂死是應(yīng)該成立的,因為你已經(jīng)沒有生存的價值了,成了植物人。我現(xiàn)在也老了,常常聽到一些老朋友過去了,我每次問的第一句話都是怎么過去的。我有一個朋友叫白景瑞,是一個導演,他去的時候是在出租車上,前幾分鐘他還在吃火鍋,上了出租車和人家談判談了一半就走了,我就覺得他很幸福。我覺得死亡不是悲哀,而是死亡之前你有沒有經(jīng)歷痛苦,如果沒有經(jīng)歷痛苦,那就是一種幸福。 關(guān)于生死的名言原名陳喆,臺灣女作家 瓊瑤
我這個撤退實際上也是一種作家的用語,實際是向民間文化里面搜取創(chuàng)作資源,從個人經(jīng)驗里面尋找創(chuàng)作靈感,這是我從1987年開始就非常明確的一個追求,到了《檀香刑》,所謂的“大踏步”,直接汲取民間的這種通俗戲曲的樣式放入小說中!短聪阈獭肥且粋典型的把小說和戲劇嫁接的文本,里頭有很多寓意和民間戲曲,例如傳統(tǒng)的“茂腔”,我如果直接這樣稱呼會影響了我的構(gòu)思,為了避嫌,改成“貓腔”的話我就可以隨意寫了!俺吠恕笔擒娛滦g(shù)語,文學創(chuàng)作上用它來描述其實很不準確,就像時尚一樣,什么叫時尚?什么叫前衛(wèi)?什么叫后衛(wèi)?50年前的服裝,中山服,現(xiàn)在我們穿了,也很先鋒,如果我們現(xiàn)在有人穿五四運動時期的學生裝、長袍,又變得很前衛(wèi)很后現(xiàn)代了,文學創(chuàng)作也是這樣,無所謂古和洋,無所謂先鋒和后衛(wèi),F(xiàn)實主義的寫法,前面的高山已經(jīng)不可逾越了,對我們來講,在小說的形式上追求點新意!渡榔凇沸问缴嫌幸稽c章回體,寫作時會很方便,這一章要寫什么,讀者閱讀也很方便。我看到批評家諷刺我,雕蟲小技。
人物周刊:您說,《檀香刑》是一次“大踏步的撤退”,《生死疲勞》也是某種撤退,這種“撤退”與“回歸”會一直進行下去嗎?您心中的理想狀態(tài)是怎樣的?
2012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作家 莫言
推薦名人名言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jingdianyulu/134466155510553.html
推薦成語大全
名人名言分類:生死名言
返回: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