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大香线蕉|国产一级中文字幕|午夜福利资源片在线|欧美亚洲综合在线

    新學(xué)網(wǎng)首頁 語文 數(shù)學(xué) 物理 化學(xué) 作文 感動 心靈雞湯 人生感悟 名著知識 成語大全 唐詩 宋詞 名人名言 英文詞典 登錄

    名人名言

    月色名言 經(jīng)典語錄 名人名言

    月色的名言

    月色名言 月色經(jīng)典語錄 共收錄關(guān)于月色的名言44條

    月光如水水如天。

    唐·趙嘏《江樓感舊》。本句大意是:月光照耀,涼浩如水;江水無波,清朗如天。詩人將月色、水色、天色融為一體,整個(gè)世界連同詩人的心,好像都融化在這無邊浩渺而又恬靜的月色之中了。作者運(yùn)用疊字回環(huán)的技巧,一筆包蘊(yùn)了天地間的景物,將江邊夜景寫得遼闊無垠,清麗迷人?捎靡悦鑼懡呍律憩F(xiàn)祖國山水的秀麗;也可借鑒疊字回環(huán)的句法,擴(kuò)大語句的容量。

    唐代文學(xué)家 趙嘏 《江樓感舊》
    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色名言

    唐·李白《金陵城西樓月下吟》。本句大意是:從天空中垂落的露珠,在月光映照下更顯得潔白晶瑩,仿佛是從秋月中滴出的珍珠。這是李白月夜登上金陵城西樓所看到的景色。一個(gè)“白”字,渲染出月光之皎潔,露珠之晶瑩。月本不能滴露,但詩人凝望長空一碧,秋月如洗,產(chǎn)生了露珠是從月亮上滴落的遐想,充分顯示出詩人對大自然的敏銳觀察力和奇特想象力。

    唐代詩人 李白 《金陵城西樓月下吟》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

    唐·宋之問《靈隱寺》。桂子句:傳說月中有一棵桂樹,每至秋爽時(shí),常有似豆的顆粒從月宮中落出。天香:異乎尋常的香味,指桂花的香味。這兩句大意是:月光皎潔,月中的桂子從天外飄落人間,奇異的香味彌漫了整個(gè)空間。此二句是寫杭州靈隱寺美妙的秋夜景致。詩人漫步靈隱寺的庭院中,望著一輪明月,聞到醉人的桂花香味,自然想起“云中落桂子”這個(gè)古老的傳說,于是揮毫寫下這兩句名傳千古的佳句。可用以描寫秋夜月色,也可化用以描繪桂花。

    唐代詩人 宋之問 《靈隱寺》
    萬影皆因月,千聲各為秋。

    唐·劉方平《秋夜泛舟》。千聲:指秋夜野外自然界的各種聲響。這兩句大意是:夜里世間萬物的影子,都由月亮照射而成;各種各樣的聲音,也都因感知秋氣而發(fā)。這兩句可用于描寫月下秋夜景色,也可借以表現(xiàn)事物的因果關(guān)系。

    唐朝詩人 劉方平 《秋夜泛舟》
    四更山吐月,殘夜水明樓。

    唐·杜甫《月》。這兩句大意是:殘夜時(shí)分,月亮從山頂升起,月色輝映下的水光,照亮了水邊的樓臺。無月的夜是黑暗的,然而在四更殘夜,山巒把月亮吐了出來,剎時(shí)大地通明,流水被照亮了,水邊的樓臺在月色的映射下更加明晰地顯現(xiàn)出來。詩句中擬人手法及使動句法的運(yùn)用,使自然景物具有了人的意識和情趣,充滿著動態(tài)的美。殘夜的月色是柔美的,然而在清麗靜謐中,還搖漾著一絲淡淡的凄清、孤寂的愁緒。要注意學(xué)習(xí)詩人的表現(xiàn)手法,提高我們的寫景技巧。

    唐代詩人 杜甫 《月》
    云掩初弦月,香傳小樹花。 關(guān)于月色的名言

    唐·杜甫《遣意》其二。初弦月:農(nóng)歷每月初八九,月上缺其半,稱上弦月,也叫初弦月。這兩句大意是:半圓的月被云掩蓋,小樹的花清香暗傳。這首詩是杜甫成都草堂建成后逢春而作。兩句寫深夜之景,因月為云掩,故花香暗傳。寫春夜的幽靜,春花的芬芳,可從中受到啟迪;而詩人工于體物、繪景,用準(zhǔn)確的語言表現(xiàn)景物的色態(tài)、氣味、神韻,更值得后人學(xué)習(xí)。

    唐代詩人 杜甫 《遣意》
    萬里冰輪滿,千丈玉盤浮。

    宋·張?jiān)伞端{(diào)歌頭》[萬里冰輪滿]。冰輪、玉盤:指潔白的圓月如輪如盤。這兩句大意是:一輪皓月把清輝灑滿萬里長天,千丈高空浮游著一個(gè)圓圓的白玉盤。前一句從廣闊無垠的空間寫月色朗照,后一句從巍巍無際的高度寫明月懸空;一個(gè)“滿”字寫出月色的充盈,一個(gè)“浮”字寫出明月的動態(tài)。詩句對仗工穩(wěn),用字精當(dāng),景象闊大,意境優(yōu)美,可用以描繪滿月朗照的景色。

    南宋詞人 張?jiān)?《水調(diào)歌頭》
    清光凝有露,皎色爽無煙。

    宋·棲白《八月十五夜月》。凝:凝聚,指月光注照。爽:清亮。這兩句大意是:清白的月光凝注大地,好像灑上了一層霜露;明朗的月色照射人間,光亮得看不到一絲煙霧。這兩句寫中秋節(jié)月色的皎潔,既寫出了月夜的美景,又跳躍著詩人的感情脈搏,美好的秋月和詩人凝神玩賞的雅興,把人們引入了一個(gè)賞心悅目的藝術(shù)境界。詩句對仗工整,用詞精到,可用來描寫清秋月色。

    宋代僧人 棲白 《八月十五夜月》
    荷聲過急雨,竹影敷涼月。

    宋·韓駒《飲酒次人韻》。敷:涂,抹。這兩句大意是:急雨過處,傳來滴滴嗒嗒的荷聲一片;竹影婆娑,涂在滿地清涼的月華之上!爸裼胺鬀鲈隆卑扬L(fēng)清月白,翠竹搖曳,竹影印月,夜涼襲人的美妙意境生動地傳達(dá)出來,給人以恬靜的美感。可用以描寫雨過天霽,涼月竹影的夏夜景色。

    北宋詩人 韓駒 《飲酒次人韻》
    云光連月色,鷗鷺亦迷群。 月色名言

    宋·郭祥正《白云峰》。這兩句大意是:云光和月色相連,呈現(xiàn)出一片銀白;白色的鷗鷺在明月、白云間飛翔,云色、月色和同伴的毛色難以分辨,因而往往迷群。用鷗鷺迷群寫月光的潔白,妙。

    北宋詩人 郭祥正 《白云峰》
    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南朝·梁·庾肩吾《奉和春夜應(yīng)令》。這兩句大意是:初春的月夜,月光皎潔,使人感到似乎不是夜間;樹葉還沒有完全長出來,枝柯顯得稀疏,好像秋天又到了一樣。作者用自己的懷疑和錯(cuò)覺,準(zhǔn)確地表達(dá)出初春月色之明朗,樹葉初萌之稀疏,令人感到非常真實(shí)?芍苯佑脕砻枥L初春月夜景色,其運(yùn)用人的意識活動來烘托景物的方法更可借鑒。

    南朝梁代文學(xué)家、書法理論家 庾肩吾 《奉和春夜應(yīng)令》
    月色溶溶夜,花陰寂寂春。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一。溶溶:月光蕩漾的樣子。寂寂:寂寞冷落。這兩句大意是:月光蕩漾,花陰散亂,春夜啊,如此靜寂,如此清出幽!這是張生至鶯鶯居處側(cè)近所詠的詩句,通過對春夜月色的詠嘆,表現(xiàn)了張生四海漂泊的寂寞和對愛情的追求,既是寫景,又是抒情?梢詫W(xué)習(xí)這種蘊(yùn)情于景的藝術(shù)手法,也可借用此詩句以寫春夜月色。

    金戲曲作家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
    映云光暫隱,隔樹花如綴。

    見李世民《遼城望月》。這兩句大意是:月亮掩映于云層之中,光輝暫時(shí)隱匿;朵朵鮮花隔著樹影,看上去好似被綴在枝頭一樣。天上“光暫隱”,地下“花如綴”,像輕紗籠罩一般地朦朦朧朧?捎脕砻鑼戨鼥V月色和月光下的鮮花。

    唐朝第二位皇帝 李世民 《遼城望月》
    月色醉遠(yuǎn)客,山花開欲然。 關(guān)于月色的名言

    見李白《寄韋南陵冰,余江上乘興訪之遇尋顏尚書笑有此贈》這兩句大意是:明亮柔和的月色令我這個(gè)遠(yuǎn)來的客人感到醉意,盛開的山花紅得好像要燃燒起來。“醉”字寫出了月色的迷人,“燃”字寫出了山花的燦爛。作者通過自我感覺夸張地描繪出景物之美,透露出欣喜贊賞之情。這種通過主觀感受來寫景的藝術(shù)手法,值得借鑒。

    唐代詩人 李白 《寄韋南陵冰,余江上乘興訪之遇尋顏尚書笑有此贈》
    掃盡長空千翳,散亂疏林清影。

    宋·張?jiān)伞端{(diào)歌頭》[萬里冰輪滿]。纖翳(yì義):此處指遮蔽月亮的纖細(xì)浮云。這兩句大意是:明月當(dāng)空,掃盡長空云塵;月光透過疏林,在地面投下散亂的清影。前句寫長空月光,后句寫地面月光,一上一下,視角不同,形象迥異,富有層次感?捎脕砻鑼懺律。

    南宋詞人 張?jiān)?《水調(diào)歌頭》
    冰輪斜碾鏡天長,江練隱寒光。

    宋·陳亮《一叢花》[冰輪斜碾]。冰輪:形容冰清玉潔的滿月。鏡天:形容明凈加鏡的天空。練:白絹。這兩句大意是:圓月斜轉(zhuǎn),仿佛在明凈的長天碾過;月光像一匹白練鋪在江面上,隱隱約約地閃爍著寒光。詞句以奇特的想象,精到的比喻,刻畫出月行中天之狀,寫出了曉月之圓潤,長天之清朗,江水之澄澈,月光之寒涼。這種新奇的想象和比喻,值得我們借鑒。用這兩句詞描繪江天月夜的景色,十分優(yōu)美。

    南宋思想家、文學(xué)家、詩人 陳亮 《一叢花》
    歸棹晚,載荷花十里,一鉤新月。

    宋·黃裳《喜遷鶯》[梅霖初歇]。棹(zhào照):船槳,代指船。這幾句大意是:泛舟歸來已是夜晚,一路上,十里荷花,一鉤新月,俱載船頭。這里的“載”字用得新奇別致,不但寫出了一路荷花搖曳送香,新月殷勤添色,而且寫出了這些美好的景物長久地留存在自己的感覺和記憶里,好像隨著歸舟全都裝載了回來,字里行間,流露出詞人的喜悅心情。這三句可用以寫水鄉(xiāng)湖泊之荷月,更可學(xué)習(xí)詞人錘煉字句的精神。

    北宋詞人 黃裳 《喜遷鶯》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 月色名言

    唐·趙嘏(gǔ古)《錢塘》。這兩句大意是:中秋月色,有如浩浩江水,一瀉千里;半夜潮聲,仿佛十萬軍馬,奔騰前進(jìn)。這兩句詩從視覺和聽覺兩個(gè)角度著筆,寫錢塘江中秋之月色和半夜之潮聲。為了突出月色之無所不在,用“一千里”來形容;為了突出潮聲之浩大聲勢,用“十萬軍”來比喻。境界宏大,氣勢壯觀。這兩個(gè)數(shù)字用得既整飭又極富表現(xiàn)力?捎脕韺懺律统彼。

    唐代文學(xué)家 趙嘏 《錢塘》
    裊娜梢頭掃秋月,影穿林下疑殘雪。

    無名氏《斑竹》。裊娜(niǎonuó鳥挪):形容草木柔軟細(xì)長。這兩句大意是:隨風(fēng)搖曳的青竹,那裊娜的竹梢似在輕輕掃拂著秋月,月光穿過竹林,篩下斑駁的清影,疑是地上未消融的片片殘雪。寫月夜修竹的幽姿和竹林中的月影,意境優(yōu)美,充滿了畫意詩情。

    無名氏 《斑竹》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這兩句大意是:江天渾然一色,沒有一點(diǎn)灰塵,唯有一輪皎潔的圓月,孤獨(dú)地掛在空中。詩人極其精微地觀察了春江夜月之皎潔:月光蕩滌了世間萬物的五光十色,將大千世界浸染成夢幻似的一片銀白。江天皎潔,“流霜不覺飛”,“白沙看不見”(本首詩中語),在這纖塵俱無的宇宙中,只有一輪孤月高照。這是一個(gè)銀色的神話般美妙的境界,既幽美恬靜,又惝恍朦朧。這兩句可用來描繪皎潔的月色;也可以由“月輪”之“孤”引出懷人之情。

    唐代詩人 張若虛 《春江花月夜》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fù)西斜。

    唐·張若虛《春存江花月夜》。這兩句大意是:江水不息地流淌,將要把春天漸漸流盡,江邊的落月又一次向西傾斜下去了。詩人描寫江邊夜景,感嘆時(shí)光不斷逝去。江水奔流,使人感到它仿佛要把春天一起帶走;江邊“落月復(fù)西斜”,一個(gè)“復(fù)”字中含著何等深沉的慨嘆!可用來描寫江邊月落的景色,或借以抒發(fā)韶光易逝、離愁難遣等復(fù)雜心情。

    唐代詩人 張若虛 《春存江花月夜》
    湖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洲。 關(guān)于月色的名言

    唐·張祜《題金陵渡》。瓜洲:在江蘇省邗(hán含)江縣南,運(yùn)河于此處注入長江,隋唐時(shí)此處是水運(yùn)變通的重要市鎮(zhèn),位于長江北岸。這兩句大意是:入夜,江潮下落,斜月在天,遠(yuǎn)處有兩三點(diǎn)星火,那就是有名的瓜洲。詩句寫的是作者身在金陵渡口遙望瓜洲古渡所見的情景。因此處距長江入海口不遠(yuǎn),故海潮的漲落渡波及江水。在下半夜,江潮漸落,殘?jiān)滦睊焯爝,遠(yuǎn)看依稀可見瓜洲古渡口漁火點(diǎn)點(diǎn),與天幕殘星相映成趣?苫靡悦鑼懺乱钩甭、漁火閃爍的景色。

    唐代詩人 張祜 《題金陵渡》
    秋宵月色勝春宵,萬里霜天靜寂寥。

    唐·戎昱《戲題秋月》。霜天:指秋季寒冷的天空。這兩句大意是:秋夜的月色勝過春夜的月色,清秋的萬里長天在月色朗照下顯得格外靜謐寥廓。春天多雨霧,所以賞月不如秋高氣爽之時(shí)。秋日,霜天萬里,碧空澄澈如洗,月色格外皎潔明亮。而夜深月高之時(shí),萬籟俱寂,故人間特別寧靜。這兩句可用于描寫靜夜月景,或用以表現(xiàn)秋夜明月下的靜謐氣氛。

    唐代詩人 戎昱 《戲題秋月》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唐·劉方平《月夜》。北斗:即北斗星。闌干:縱橫交錯(cuò),參差錯(cuò)落。南斗:即“斗宿”,因與北斗相對來說位置在南,故俗稱“南斗”。這兩句大意是:更深夜闌,朦朧的斜月映照著家家戶戶,庭院一半浸潤在月光下,另一半則籠罩在暗影中;天上,北斗星和南斗星都已橫斜,默默地暗示著時(shí)間的流逝。詩句從視覺入手,前句通過“月色半人家”的明暗對比,后句通過星斗闌干的天象,讓人感覺到從人家庭院,到碧海青天,整個(gè)宇宙都籠罩著月夜的靜謐。這兩句詩宜于描繪深夜的月色,構(gòu)成寂靜的意境。

    唐朝詩人 劉方平 《月夜》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唐·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回樂烽:回樂縣附近的烽火臺;貥饭食窃诮駥幭幕刈遄灾螀^(qū)靈武縣西南。受降城:即唐靈州治所回樂縣的別稱,是防突厥、吐蕃的前線。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年),唐太宗曾親臨此城接受突厥投降,故名“受降城”。這兩句大意是:登上受降城遠(yuǎn)望回樂城東的烽火臺,下面一片沙漠,月光下的沙子像積雪般潔白而帶有寒意;近看高城之外,云上地下灑滿皎月,月色如秋霜般凄冷,使人望而生寒。詩句可用來描寫西北沙漠邊城的月下景色,也可以這種凄涼荒遠(yuǎn)的景物寄寓客居思鄉(xiāng)的愁緒。

    唐代詩人 李益 《夜上受降城聞笛》
    過水穿樓觸處明,藏人帶樹遠(yuǎn)含清。 月色名言

    唐·李商隱《月》。這兩句大意是:月光經(jīng)過流水,穿過樓臺,凡是她接觸到的地方,都是一片明亮,遠(yuǎn)處的人和樹都朦朦朧朧地隱藏在清白的月色中。詩句由近及遠(yuǎn),寫出了月光照映下的景物:近處的流水、樓臺是明亮清晰的,遠(yuǎn)方的人和樹雖然也被籠罩在清白的月色中,卻是若隱若現(xiàn)、影影綽綽的。近處的明亮和遠(yuǎn)方的朦朧,共同構(gòu)成了優(yōu)美的夜色!斑^”、“穿”、“藏”、“帶”等動詞的連用,使靜態(tài)的月色具有了動的情致,特別是“藏”字寫出了遠(yuǎn)方月色的朦朧美,極有韻味。這種化靜為動的寫景方法可以借鑒。

    唐代詩人 李商隱 《月》
    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煙帶月碧于藍(lán)。

    唐·李商隱《望喜驛別嘉陵江水二絕》其二。藍(lán):一種草名,其色青碧,可做染料。這兩句大意是:嘉陵江水含著煙霧,帶著明月千里相送,碧綠的水色勝過于藍(lán)。這是詩人宦游途中告別嘉陵江水南行時(shí)所寫的兩首絕句中的兩句。詩人乘船東行,于望喜驛結(jié)束了水上行程,即將登車向南。他懷著依戀的心情告別嘉陵扛水,認(rèn)為嘉陵江水“含煙帶月碧于藍(lán)”,似乎如人一般脈脈含情,遠(yuǎn)送千里。可用來描寫月夜水色和抒發(fā)告別水鄉(xiāng)的依戀心情。

    唐代詩人 李商隱 《望喜驛別嘉陵江水二絕》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唐·李白《峨眉山月歌》。半輪秋:秋月半輪。平羌:江名,即今青衣江,源出四川蘆山縣,流至樂山入岷江。這兩句大意是:半圓的秋月照在峨眉山頭,脈脈的月光投入平羌江流。詩從“峨眉山月”寫起,秋高氣爽,月色清朗,且月只“半輪”,使人聯(lián)想到青山吐月的優(yōu)美意境。次句寫月影,“入”和“流”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隨著江水流動,信手拈來,自然入妙。此名句意境空靈,節(jié)奏明快,語言淺近,可化用以表現(xiàn)秋江月色。

    唐代詩人 李白 《峨眉山月歌》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唐·杜牧《泊秦淮》。這兩句大意是:輕煙籠罩著寒涼的流水,月光籠罩著岸邊的沙灘,夜里將船停泊在秦淮河上距離酒家很近的地方!盁熁\寒水月籠沙”一句描寫水邊夜色,煙、水、月、沙四種物象,用兩個(gè)“籠”字和諧地統(tǒng)一于一體,形成一幅淡雅的水邊夜色圖?捎脕砻鑼懰呍乱咕吧。

    唐代詩人 杜牧 《泊秦淮》
    半夜回舟入楚鄉(xiāng),月明山水共蒼蒼。 關(guān)于月色的名言

    唐·戴叔倫《夜發(fā)袁江寄李穎川劉侍御》。楚鄉(xiāng):江西古屬楚地,故稱楚鄉(xiāng)。袁江:源出江西萍鄉(xiāng)羅霄山,流入贛江。這兩句大意是:半夜掉轉(zhuǎn)船頭進(jìn)入了楚鄉(xiāng),一路上明月當(dāng)空,山水蒼茫。這兩句寫深夜凄迷的月色,表達(dá)出作者凄清連惘的心境,可謂情景交融。

    唐代詩人 戴叔倫 《夜發(fā)袁江寄李穎川劉侍御》
    眉月晚生神女浦,臉波春傍窈娘堤。

    唐·白居易《天津橋》。神女浦:神女指宓妃,為洛水之神。浦,水邊。神女浦即洛水邊。瞼(jiǎn檢)波:眼波,此指洛水的水波。窈娘堤:洛水上天津橋北的一段河堤。田窈娘井在此,故名“窈娘堤”。這兩句大意是:彎如蛾眉的新月傍晚時(shí)從洛水之濱升起,洛水像含情脈脈的眼波,在春光中依著窈娘堤緩緩而流。用美妙的比喻描寫新月的嫵媚和洛水的多情,而且又和神女、窈娘這兩個(gè)美女形象聯(lián)系起來,更能啟人聯(lián)想。兩句詩把天津橋畔新月初上時(shí)的景色如畫般描繪出來,令人神往。巧妙的構(gòu)思,豐富的聯(lián)想和生動的比喻,都值得學(xué)習(xí)。

    唐代詩人 白居易 《天津橋》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白居易《暮江吟》。可憐:可愛。真珠:珍珠。這兩句大意是:九月初三的夜景真是可愛,露滴像晶瑩的珍珠,新月像張開的彎弓。詩句在贊美秋露新月的同時(shí),抒發(fā)了作者喜悅的心情。以“真珠”喻露滴,以彎弓喻新月,新穎巧妙,清新逼真,讀后給人以美的享受。這種對“露”、“月”視覺形象的精巧比喻,增加了作品的詩情畫意。

    唐代詩人 白居易 《暮江吟》
    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shù)楊花過無影。

    宋·張先《木蘭花》[龍頭舴艋]。中庭:庭院里。這兩句大意是:庭院里月色皎潔,無數(shù)楊花在夜風(fēng)吹拂下悠悠飛過,疏形輕質(zhì),不留下一點(diǎn)影子。此二句寫寒食節(jié)夜晚的景色。此時(shí)皎潔的月光灑滿了大地,輕盈的楊花在夜風(fēng)中悠然飄拂,使人感到冷清、靜謐?捎脕硇稳輰庫o的春夜。

    北宋詞人 張先 《木蘭花》
    桂魄飛來,光射處、冷侵一天秋碧。 月色名言

    宋·蘇軾《念奴嬌》[憑高眺遠(yuǎn)]。桂魄:月的別張。相傳月中有桂樹,故名。這幾句大意是:中秋之夜,皓月騰空,寒光四射,那一碧無垠的秋空都沉浸在清冷的月光之中。這是蘇軾著名的中秋詠月詞!肮鹌恰睅拙鋵懗隽酥星镌律崱⑶謇、寒碧的特征。

    北宋文學(xué)家 蘇軾 《念奴嬌》
    銀山磧口風(fēng)似箭,鐵門關(guān)西月如練。

    見唐·岑參《銀山磧西館》。銀山磧(qì氣):又叫銀山,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吐魯番西南的庫木什附近。鐵門關(guān):關(guān)隘名,在今新疆焉耆西五十里,地處銀山磧西南。練:白色的熟絹。這兩句大意是:在銀山磧的關(guān)口,風(fēng)厲如箭,凜凜逼人;鐵門關(guān)以西灑滿皎潔的月色,像白練一樣潔白。詩寫沙漠月夜特有的景象,顯得凄冷而幽靜?捎糜诿鑼戣F門關(guān)一帶沙海明月的特有景色,“風(fēng)似箭”、“月如練”可用于形容寒風(fēng)清月。

    唐代詩人 岑參 《銀山磧西館》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zhàn)罷沙場月色寒。唐代詩人 王昌齡
    兩袖清風(fēng)身欲飄,杖藜隨月步長橋。元末明初詩人 陳基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fēng)。 關(guān)于月色的名言北宋詞人 晏殊
    清寒初溢暮云收,更看碧天如水、月如流。

    宋·向子堙《虞美人》[淮陽堂上]。溢:水滿向外流出,這里形容月亮散發(fā)出寒光。這幾句大意是:月亮開始散發(fā)出清冷的寒光,暮云已經(jīng)收盡,皎月朗照下的晴空明凈如水,月兒似在水中沉動。描寫空中月光,以水喻晴空,又想象月亮在水中流動,實(shí)是形容月光皎潔?捎脕砻鑼懬缈赵律。

    北宋詞人 向子堙 《虞美人》
    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壁。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沉壁:指沉在水中的月影。壁:圓形的玉,這里比喻明月。這幾句大意是:當(dāng)天上的云霧一掃而空,明月的光輝千里朗照,浮動的波光閃耀著金輝,幽靜的月影就像沉在水底的壁玉。這是寫月光下的洞庭景色,充滿一種幽靜之,其中,“浮光躍金”寫有風(fēng)時(shí)的月色,“靜影沉壁”則寫無風(fēng)時(shí)的月色。如此良宵美景,令人神往心醉。寫月色滿湖的景象,可資借鑒。

    北宋政治家,文學(xué)家 范仲淹 《岳陽樓記》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月色涼如水,臥看牽?椗。唐代詩人 杜牧
    羅袂微涼白露滋,松陰得月小船移。江天寥落租傭睡,誰唱袁宏詠史詩。 月色名言清初詩文家 閻爾梅
    河水是寂靜如常的,小風(fēng)把河水皺著極細(xì)的波浪。月光在河水上邊并不像在海水上邊閃著一片一片的金光,而是月亮落到河底里去了。原名張迺瑩 中國近現(xiàn)代女作家 “民國四大才女”之一 蕭紅 《呼蘭河傳》
    高難度的愛情,是月色、詩歌、三十六萬五千朵玫瑰,加上永恒;高難度的婚姻,是賬簿、證書、三十六萬五千次爭吵,加上忍耐;高難度的人生,是以上兩者皆無。臺灣著名漫畫家 朱德庸

    推薦名人名言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jingdianyulu/134466222712939.html

    推薦成語大全

    名人名言分類:月色名言

    返回:名人名言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