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名言 竹子經(jīng)典語錄 共收錄關于竹子的名言27條
唐·劉禹錫《令狐相公見示贈竹二十韻,仍命繼和》。峻節(jié):端直的竹節(jié),比喻高尚的節(jié)操。臨戎:與敵人對陣。虛心:中空的竹心,比喻高士的虛懷。這兩句大意是:那端直的竹節(jié)象征著與敵人對陣時的堅貞節(jié)操,那中空的竹心恰如禮賢下士的謙虛襟懷。將竹和高人的品格、情操作比,寫出了竹子的精神。角度新穎,立意不凡。
唐代文學家 劉禹錫 《令狐相公見示贈竹二十韻,仍命繼和》唐·王建《杜中丞書院新移小竹》。故枝:舊枝,指前一年的竹枝。這兩句大意是:舒卷著嫩綠的新葉,收拾起殘黃的舊枝。春季小竹,棄故圖新。詩人以凝練的詩筆,形象地表現(xiàn)了它的旺盛的生命力?捎脕碓佇轮瘢部捎靡孕稳荽笞匀恍玛惔x、不可移易的規(guī)律。
唐代詩人 王建 《杜中丞書院新移小竹》宋·蘇軾《御史臺榆、槐、竹、柏四首·竹》蕭然:冷落蕭條的樣子。這兩句大意是:竹子在風雪中樣子冷蔣蕭條,但它雖可折斷卻是不可侮辱的。風雪中的竹子顯得孤寂冷落,然而雖處于惡劣環(huán)境之中,卻仍有凜然不可凌辱的風姿。~兩句詠物而有所寄托。蘇軾曾被人羅織罪名,身陷囹圄,關押在御史臺,釀成“烏臺詩案”。此時作者見御史臺(即烏臺)中的竹子而觸景生情,其中不無自況之意?捎脕碓佒瘢部捎脕肀扔髂欠N身處逆境卻有不可摧折的意志的人。
北宋文學家 蘇軾 《御史臺榆、槐、竹、柏四首·竹》清·袁枚《芟竹》。干:犯,沖。這兩句大意是:竹子的習性不喜歡與它物雜處一起,它的志向出眾拔俗高沖青云。“不耐雜”言其性不同流俗,“干青云”言其志向高遠,采用的是擬人手法?捎脕碓佒。
清代詩人 袁枚 《芟竹》宋·陳與義《竹》。這兩句大意是:高挺的竹枝已約清風為友,相與搖曳;茂密的竹葉已留白雪作花,翠白相間。寫竹子不單從形貌描摹,而且寫出了它的性格和志趣。“約風為友”,“留雪作花”,高潔脫俗,別具神韻。學寫詠物,當學此法。
宋代詩人 陳與義 《竹》唐·徐夤《竹》。六律:古代將音符分為十二等份,稱十二律。其中奇數(shù)各律稱“律”,偶數(shù)各律稱“呂”,這里以“六律”泛指古樂的各種音調(diào)。絕:隔絕。這兩句大意是:風吹竹叢發(fā)出的聲音之中,包含著各種美妙的音符;露水把竹叢沾濕,像被洗過一般,絕無一絲塵土。首句是寫聽覺感受,次句是寫視覺感受。竹聲“含六律”,竹身“絕浮埃”,都給人以藝術美感?捎脕碓佒瘛
唐代詩人 徐夤 《竹》唐·杜牧《斑竹筒簟》。這兩句大意是:湘妃的斑斑碧血染成了竹席上的錦紋,湘妃當年的遺恨至今在斑竹上依然留存。斑竹是一種表皮有斑痕的竹子,其斑如淚痕,民間有湘妃為舜亡而揮淚于斑竹的傳說,故斑竹也稱湘妃竹、湘竹、淚竹。歷代詩人由此寫出許多優(yōu)美的詩作,如劉禹錫有“如何將此千行淚,更灑湘江斑竹枝”,洪升有“斑竹一枝千滴淚”等詩句。作者在這里吸取美麗的神話傳說并加以改造和發(fā)展,又融入《禮記》“泣血”的典故,言竹席上的斑痕是由“血染”而成。這樣,斑竹于湘妃竹、湘竹、淚竹之外,又應多一個名字——血竹。善于吸取民間傳說,融合歷史故事,構(gòu)成新的藝術境界,是這兩句詩的顯著特點?捎脕碓佒。
唐代詩人 杜牧 《斑竹筒簟》宋·陸游《新竹》;X(tuò唾):竹筍上的外皮。簌簌(sù素):象聲詞。放梢:幼竹新長出的竹梢。離離:茂盛的樣子。這兩句大意是:竹筍的外皮片片剝落,常常聽到簌簌的響聲;新生的幼竹初長出竹梢,生機勃勃,竹影離離。兩句把新竹生長的迅速,筍皮脫落的聲音,梢動影搖的形態(tài)都一一寫出,有聲有色,使人感受到從新竹溢出的清爽與綠意,足見作者觀察細致,體物深刻,描寫真切?捎糜诿鑼懶轮裆L的情況。
南宋愛國詩人 陸游 《新竹》宋·陸游《新竹》。掠:拂。赤日:紅日。這兩句大意是:清風吹拂著大地,秋天似提前來到人間;紅日在天上運行,雖到中午卻渾然不知。為何“秋先到”?為何“午不知”?皆由竹蔭使之然。秋本未到,人卻覺得它“先”來到了;“午”本已至,人卻“不知”它已至。詩句善于從主觀感受的角度來表現(xiàn)客觀事物的特點,用來詠竹,十分貼切。
南宋愛國詩人 陸游 《新竹》宋·劉兼《新竹》。自是:自當,理當。子猷(yóu由):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之子,東晉名士。爾:你。這兩句大意是:王子猷自當偏愛你,因為你挺立于霜雪之中,胸懷虛心,懷抱高節(jié)。王子猷偏愛竹,每寄居空宅,便令種竹,常說:“何可一日無此君!”王子猷愛竹,是因為在他眼里竹子有君子之風。詩人在這里說,王子猷愛竹是因為竹有“虛心高節(jié)”。人有謙遜的品格稱“虛心”,有高尚的節(jié)操稱“高節(jié)”,而“虛心高節(jié)”又與竹的自然特征巧妙吻合。詩句比擬手法用得很巧,可用來詠竹。
宋代詩人 劉兼 《新竹》宋·劉兼《新竹》。砌:臺階。佐:助。幽:幽靜。這兩句大意是:靠近窗子,臥于臺階前的兩三叢新竹,在幫助使環(huán)境變得幽靜方面是別有功勞的。竹生庭中,自可供人觀賞,除此之外還“別有功”,那就是它們可以“佐靜添幽”,不僅可以美化環(huán)境,還可以靜化環(huán)境。詩句以平易淺近之語傳達出喜竹、愛竹的真切感受,可用來詠庭中新竹。
宋代詩人 劉兼 《新竹》清·洪升《黃式序出其祖母顧太君詩集見示》。這幾句大意是:一枝斑竹上有千滴眼淚的斑痕。斑竹與湘妃哭舜帝的傳說聯(lián)系在一起,由來已久,歷代詩人詠斑竹之作也不勝枚舉,而這句詩于尋常之語中顯出無限深情,尤為膾炙人口,毛澤東同志即曾將它一字不易地用在自己的一首詩中?捎脕碓伆咧瘛
清代戲曲作家、詩人 洪升 《黃式序出其祖母顧太君詩集見示》見宋·王安石《與舍弟華藏院此君亭詠竹》。憐:愛。自許:期許自己。這兩句大意是:人們喜愛竹子的直節(jié),它生來就那么勁瘦;竹子以高材期許自己,到老時變得更為堅硬。人們喜愛竹子,是因為竹有“直節(jié)”,竹的“直節(jié)”象征著人的耿直的氣節(jié);竹以“高材”自許,竹的“高材”象征著高于常人的才智;竹老質(zhì)地變硬,象征著人老志剛。豐富的聯(lián)想和貼切的比擬,使詩句命意高遠而又別有情趣?捎脕碓佒。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 王安石 《與舍弟華藏院此君亭詠竹》見宋·王安石《與舍弟華藏院此君亭詠竹》。蒿藜(lí離):蒿草和蒺藜。這兩句大意是:竹子曾與蒿草、蒺藜同受雨露的滋潤,最終則伴隨松柏傲然挺立于結(jié)冰凝霜的寒冬。竹子最初同尋常的蒿藜一起接受雨露,然而蒿藜都很快地枯萎了,竹子卻隨蒼松翠柏一起接受嚴霜寒冰的考驗?捎脕碓佒,也可以用這兩句的象征意義,贊美那種具有尋常出身而結(jié)果并不尋常的人。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 王安石 《與舍弟華藏院此君亭詠竹》唐·王睿《竹》。森疏:挺拔秀麗。玉質(zhì):喻美質(zhì)。蔥碧:青綠色,槴\(1ánggān郎干):美石,此指竹色。這兩句大意是:庭中的竹子挺拔秀麗,翠竹的美質(zhì)透出寒意,竹子的顏色像美石一般,包著無窮的青綠。竹子從莖竿到枝葉通體皆呈青翠之色,詩人因而聯(lián)想到“玉”,說竹是“玉質(zhì)”;又由“玉質(zhì)”聯(lián)想到“寒”意;接著說竹中包蘊著的青綠盡是“瑯玕”。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是這兩句詩的突出特色?捎脕砻鑼懘渲。
唐代詩人 王睿 《竹》清·董元愷《沁園春·青墩竹》 [十畝溪流]。漪漪(yī衣):水波起伏的樣子。臨:對。冉冉(rǎn染):漸漸。凌云:直上云霄。這幾句大意是:看那翠竹抽長竹梢,拔高竹節(jié),一叢叢面對水濱,隨風像水波一樣起伏;籠著煙霧,滴著露珠,漸漸地長高,直上云霄。語言生動,描寫細膩,“凌云”的夸張也很自然,“漪漪“和“冉冉”兩組疊字增強了表達效果?捎脕碓佒。
清代詞人 董元愷 《沁園春·青墩竹》唐·韋應物《對篁》。苞:指筍殼。這幾句大意是:竹筍剛剛放綠,外殼乍破,帶著嫩氣的筍芽還在散著清香。竹葉含著露珠,漸漸舒展開來,不斷抽拔成叢,一點一點地越伸越長。詩人對新竹初生的情形觀察得很仔細,描寫得很逼真?捎脕砻鑼懶轮瘛
唐代詩人 韋應物 《對篁》唐·李赤《慈姥竹》。攢(zuān鉆):通“鉆”。虛聲:指竹間風聲。這幾句大意是:野竹從亂石中鉆生出來,竹叢含煙惹霧,掩映著江島。翠色落于水波中使水色顯得更深,竹叢間的風聲過早地帶來寒意!按渖本鋵懮,“虛聲”句寫聲。竹色使波色加深,瑟瑟的風竹之聲使人似覺有春寒襲來。詩句通過人的各種感官的感受,從多角度描寫竹,頗有新意?捎脕碓佒。
唐代詩人 李赤 《慈姥竹》唐·杜甫《嚴鄭公宅同詠竹》。含:包;X(tuò拓):竹竿上的葉子,俗稱“筍殼”。帙(zhì治):書套。陰:同“蔭”。這幾句大意是:綠竹半包著筍殼,新?lián)艹龅闹裆覄偢叱鲈簤Γ裆痴罩鴷罪@得幽暗,竹蔭掠過酒樽,使人感到清涼。首句寫綠竹初生,次句寫新竹長高,三句寫竹色,四句寫竹蔭,極有層次。古時書套呈深青色,經(jīng)竹色映照而愈顯青蒼;古人常以竹葉浸于酒中,故詩人見竹蔭而更感酒樽清涼?捎脕碓佒。
唐代詩人 杜甫 《嚴鄭公宅同詠竹》南朝·梁·劉孝先《詠竹》。梢云:指竹銷如云連成一片。聳(sǒng慫):高起,矗立。尋: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為一尋。徒:徒然。抱貞心:懷抱堅貞的操守。這幾句大意是:竹子生長在荒野外,如云的竹梢高高聳立,無人賞識它的高節(jié),它徒然自守堅貞的節(jié)操。首句言其處境凄涼,次句言其生命力旺盛,三句言其不受賞識,四句言其具有幽獨的操守。這一片竹子處境凄涼卻能“聳百尋”,無人賞識卻能“抱貞心”,竹子分節(jié),節(jié)與節(jié)之間是空的,可稱竹心,詩中的“高節(jié)”與“貞心”既與竹子的這種自然特征吻合,同時又指人的思想品格。采用擬人手法詠竹,詠物而不粘滯于物,是這幾句詩的突出特點。可用來詠竹,也可用來贊人。
南朝梁詩人 劉孝先 《詠竹》明·朱元璋《雪竹》贊美竹子的高潔,它那剛正不阿的性格,不畏風霜嚴寒的品質(zhì)。給予竹的剛正之譽。同事暗喻了詩人不屈服的昂揚斗志。
明朝開國皇帝 朱元璋 《雪竹》見杜甫《嚴鄭公宅同詠竹》。娟娟:美好的樣子。但:只要。令:使。會:將能。拂云:掠云,形容竹高。這幾句大意是:被雨水洗過的綠竹顯得美好潔凈,小風吹來,飄散著縷縷幽香,只要使它不受到砍伐,將會見到高高掠云的長竿。詩人筆下的翠竹是可愛的,而“雨洗”可令竹“凈”,“風吹”可送竹“香”,風和雨能使竹子更加喜人!熬昃辍焙汀凹毤殹眱山M疊字,不僅加強了表達效果,而且傳達出詩人喜悅的心情。詩人希望如此可愛的翠竹不要遭到戕伐,并預想它長勢喜人的情形,字里行間流露出對世間美好事物的憐愛之情?捎脕碓佒。
唐代詩人 杜甫 《嚴鄭公宅同詠竹》推薦名人名言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jingdianyulu/134466236613436.html
推薦成語大全
名人名言分類:竹子名言
返回:名人名言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