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技術的成語 關于技術的成語 共收錄描寫技術的成語30條
成語標題 | 成語解釋 |
二把刀 | 稱對某項工作知識不足、技術不高的人。 |
出處:老舍《四世同堂》二十九:“我只會搭棚這點手藝,我的拳腳不過是二把刀! | |
寶刀不老 | 比喻雖然年齡已大或脫離本行已久,但功夫技術并沒減退。 |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回:“忠(黃忠)怒曰:‘豎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寶刀卻不老! | |
不分勝負 | 分不出誰勝誰負。形容競賽雙方水平、技術相當。 |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四回:“孫悟空金箍棒,變作萬萬千千。半空中似雨點流星,不分勝負。” | |
操縱自如 | 掌握運用或駕馭得心應手,毫無阻礙。 |
出處:明·文秉《先撥志始》卷上:“所以太陽下移,而忠賢輩得以操縱如意也! | |
觸手生春 | 一動手就轉成了春天,富有生機。形容技術高明神奇。 |
出處:清·趙翼《甌北詩話·李青蓮詩》;“然以杜韓與之比較,一則用力而不免痕跡,一則不用力而觸手生春:此仙與人之別也! | |
大打出手 | 打出手:戲曲中的一種武打技術,一出劇中的主要人物與多個對手相打,形成種種武打場面。比喻逞兇打人或毆斗。 |
出處:郭沫若《南京印象》:“這兒在三天前正是大打出手的地方,而今天卻是太平無事了! | |
刀耕火耨 | 耨:除草。古人播種前先伐去樹木燒掉野草,以灰肥田。泛指原始的耕作技術。 |
出處:《舊唐書·嚴震傳》:“梁漢之間,刀耕火耨。” | |
法灸神針 | 神奇的針灸技術。 |
出處:元·王實甫《本廂記》第三本第四折:“雖不會法灸神針,更勝似救苦難觀世音。” | |
飛針走線 | 走:跑。形容縫紉技術非常熟練。 |
出處:《祖堂集·洛甫和尚》:“問:‘孤燈不自照,室內事如何?’師云:‘飛針走線時人會,兩邊繡過卻還稀! | |
揮灑自如 | 揮:揮筆;酒:灑墨。形容畫畫、寫字、作文,運筆能隨心所欲。 |
出處:唐·李頎《贈張旭》:“興來灑素壁,揮筆如流星。” | |
開合自如 | 合:按照,適合;自如:不受阻礙和拘束。打開閉合不受拘束,形容按照自己的意愿辦事。 |
出處:法·法布爾《蟬》:“腿可以伸縮,前面的爪能夠開合自如! | |
妙手偶得 | 技術高超的人,偶然間即可得到。也用來形容文學素養(yǎng)很深的人,出于靈感,即可偶然間得到妙語佳作。 |
出處:宋·陸游《文章》詩:“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無疵瑕,豈復須人為! | |
目無全牛 | 全牛:整個一頭牛。眼中沒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結構。比喻技術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地。 |
出處:《莊子·養(yǎng)生說》:“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 | |
能工巧匠 | 指工藝技術高明的人。 |
出處:宋·李格非《洛陽名園記·李氏仁豐園》:“今洛陽良工巧匠,批紅判白,接以它木,與造化爭妙。” | |
屠龍之技 | 屠:宰殺。宰殺蛟龍的技能。比喻技術雖高,但無實用。 |
出處:《莊子·列御寇》:“朱泙漫學屠龍于支離益,殫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 | |
土洋結合 | 把簡單的設備或技術同現(xiàn)代化的設備或技術結合起來。 |
一箭雙雕 | 原指射箭技術高超,一箭射中兩只雕。后比喻做一件事達到兩個目的。 |
出處:《北史·長孫晟傳》:“嘗有二雕飛而爭肉,因以箭兩只與晟,請射取之。晟馳往,遇雕相攫,遂一發(fā)雙貫焉! | |
衣缽相傳 | 中國禪宗師徒間道法傳授,常常舉行授與衣缽的儀式。比喻技術、學術的師徒相傳。 |
出處:《舊唐書·神秀傳》:“昔后魏末,有僧達摩者,本天竺王子,以護國出家,入南海,得禪宗妙法,云自釋迦相傳,有衣缽為記,世相付授! | |
以夷攻夷 | 使夷人自相攻伐。本是封建統(tǒng)治階級對少數(shù)民族實行的一種民族分化政策。晚清時,亦指利用西方的科學技術來對付資本主義國家的侵略。 |
出處:《漢書·晁錯傳》:“以蠻夷攻蠻夷,中國之形也。”顏師古注:“不煩華夏之兵,使其同類互相攻擊也。”《明史·李材傳》:“給事中唐堯欽等亦言:‘材以夷攻夷,功不可泯! | |
應付自如 | 應付:對付,處置。自如:按自己的心愿做事。處理事情從容不迫,很有辦法。 |
出處:茅盾《子夜》五:“這樣才能應付自如,所向必利! | |
優(yōu)游自如 | ①悠閑適意,無拘無束。②猶言從容不迫。 |
出處:明·彭時《彭文憲筆記》:“然職清務簡,優(yōu)游自如,世謂之玉堂仙! | |
又紅又專 | 具有無產(chǎn)階級的世界觀,又掌握專業(yè)知識和專門技術。 |
出處:鄧小平《在全國科學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絕大多數(shù)科學技術人員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努力同工農(nóng)兵相結合,滿腔熱情地對待自己從事的科學技術工作,作出了成績……就整個說來,不愧是我們工人階級自己的又紅又專的科學技術隊伍! | |
運掉自如 | 指運用和回旋都非常熟練自然。 |
出處:王國維《人間詞話》五三:“提要駁之,謂猶能舉七十斤者,舉百斤則蹶,舉五十斤則運掉自如,其言甚辨! | |
運斤成風 | 運:揮動;斤:斧頭。揮動斧頭,風聲呼呼。比喻手法純熟,技術高超。 |
出處:《莊子·徐無鬼》:“郢人堊漫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 | |
運斤如風 | 指揮斧成風聲。形容技術的高妙。 |
出處:金·元好問《續(xù)夷堅志·賈叟刻木》:“平陽賈叟,無目而能刻神像……僧說賈初立木胎,先摸索之,意有所會,運斤如風。” | |
運用自如 | 運用得非常熟練自然。 |
自成一家 | 指在某一方面的學問或技術有獨到的見解或獨特的做法,能自成體系。 |
出處:《北史·祖瑩傳》:“作文須自出機杼,成一家風骨。” | |
自出一家 | 指在某一方面的學問或技術有獨到的見解或獨特的做法,能自成體系。 |
出處:《魏書·祖瑩傳》:“文章須自出機杼,成一家風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 | |
棋高一著,縛手縛腳 | 本指棋藝,后比喻技術高人一頭,對方就無法施展本領。 |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正所謂‘棋高一著,縛手縛腳’! | |
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 | 積蓄財產(chǎn),不如學點技術。 |
出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諺曰:‘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技之易習而可貴者,無過讀書也!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daquan/135427304815643.html
推薦名人名言
成語分類:描寫技術的成語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