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禮貌的成語 關(guān)于禮貌的成語 共收錄描寫禮貌的成語36條
成語標(biāo)題 | 成語解釋 |
愛答不理 | 不愛答理。喻對人冷漠,沒禮貌 |
愛老慈幼 | 慈:慈愛。愛護(hù)老人與兒童 |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3回:“家中仆從老小想他素日憐貧憐賤,愛老慈幼之恩,莫不悲號痛哭! | |
愛理不理 | 不愛答理。比喻對人冷漠,沒禮貌 |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59回:“黃二麻子愛理不理的,問他什么事。” | |
傲慢不遜 | 遜:謙遜。態(tài)度高傲自大,對人不講謙讓。 |
出處:《漢書·蕭望之傳》:“有司奏樂君責(zé)使者禮,遇丞相無禮,廉聲不聞,敖(傲)不遜! | |
白眼相看 | 看別人時眼睛朝上或旁邊,現(xiàn)出白眼珠,表示輕蔑,不屑一顧,對人不禮貌。 |
出處:宋·楊萬里《誠齋集·都下和同舍李元老承信贈詩之韻》第四卷:“盡今俗客不妨來,白眼相看勿分剖! | |
鼻孔朝天 | 仰起頭來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 |
出處:見“鼻孔撩天”。 | |
鄙夷不屑 | 指輕視;看不起。 |
出處:葉圣陶《倪煥之》九:“難得笑的平板的臉上卻浮著鄙夷不屑的笑意! | |
必恭必敬 | 恭、敬:端莊而有禮貌。形容態(tài)度十分恭敬。 |
出處:《詩經(jīng)·小雅·小弁》:“維桑與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 |
彬彬有禮 | 彬彬:原意為文質(zhì)兼?zhèn)涞臉幼,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禮貌的樣子。 |
出處:《史記·太史公自序》:“叔孫通定禮儀,則文學(xué)彬彬稍進(jìn)。” | |
不堪入耳 | 堪:可,能;入耳:聽。指說的話使人聽不進(jìn)去(多指臟話)。 |
出處:明·李開先《市井艷詞序》:“二詞嘩于市井,雖兒女子初學(xué)言者,亦知歌之,但淫艷褻狎,不堪入耳! | |
不屑一顧 | 不屑:不值得,不愿意;顧:看。認(rèn)為不值得一看。形容極端輕視。 |
出處:明·方孝儒《送龔彥佐序》:“夫祿之以天下而系馬千駟,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一顧視焉。” | |
出言不遜 | 遜:謙讓,有禮貌。說話粗暴無禮。 |
出處:《三國志·魏書·張郃傳》:“郃快軍敗,出言不遜。” | |
出言無狀 | 說話放肆,沒有禮貌。 |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三十三回:“這潑猴頭,出方無狀! | |
大模大樣 | 形容態(tài)度傲慢,目中無人的樣子。 |
出處:明·王世楨《鳴鳳記》第二十三出:“又見他烈烈轟轟,呼呼喝喝,大模大樣,前遮后擁,把那街上閑人盡打開! | |
放飯流歠 | 歠:喝,飲。大口吃飯,大口喝湯。舊指沒有禮貌。 |
出處:《孟子·盡心上》:“不能三年之喪,而緦小功之察;放飯流歠,而問無齒決,是之謂不知務(wù)! | |
飛揚(yáng)跋扈 | 飛揚(yáng):放縱;跋扈:蠻橫。原指意態(tài)狂豪,不愛約束,F(xiàn)多形容驕橫放肆,目中無人。 |
出處:《北史·齊高祖紀(jì)》:“景專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飛揚(yáng)跋扈志! | |
佛頭著糞 | 往佛像的頭上拉糞。比喻美好的事物被褻瀆、玷污。 |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崔相公入寺,見鳥雀于佛頭上放糞,乃問師曰:‘鳥雀還有佛性也無?’師云:‘有!拊疲骸疄槭裁聪蚍痤^上放糞?’師云:‘是伊為什么不向鷂子頭上放?’” | |
醴酒不設(shè) | 醴酒:甜酒。置酒宴請賓客時不再為不嗜酒者準(zhǔn)備甜酒。比喻待人禮貌漸衰。 |
出處:《漢書·楚元王傳》:“可以逝矣!醴酒不設(shè),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將鉗我于市! | |
裸裎袒裼 | 袒裼:露臂;祼裎:露體。指脫衣露體,沒有禮貌。 |
出處:《孟子·公孫丑上》:“爾為爾,我為我,雖袒裼裸裎于我側(cè),爾焉能浼我哉?” | |
謙恭下士 | 舊時指達(dá)官貴人對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謙虛而有禮貌。 |
出處:《漢書·韋玄成傳》:“少好學(xué),修父業(yè),尤謙遜下士! | |
上諂下瀆 | 諂:奉承;瀆:輕慢,褻瀆。奉承上級,輕慢下屬。 |
出處:《易·系辭下》:“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 | |
豕交獸畜 | 比喻待人沒有禮貌。 |
出處:《孟子·盡心上》:“食而弗愛,豕交之也;愛而不敬,獸畜之也! | |
肆言詈辱 | 肆:任意妄為,放肆。詈:罵。辱:侮辱。毫無畏懼地侮辱謾罵。 |
酸文假醋 | 形容裝出一副文雅有禮貌的樣子。 |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二回:“倆人酸文假醋的滿嘴里噴了會子四個字兒的匾! | |
袒裼裸裎 | 袒裼:露臂;祼裎:露體。指脫衣露體,沒有禮貌。 |
出處:《孟子·公孫丑上》:“爾為爾,我為我,雖袒裼裸裎于我側(cè),爾焉能浼我哉?” | |
溫文爾雅 | 溫文:態(tài)度溫和,有禮貌;爾雅:文雅。形容人態(tài)度溫和,舉動斯文,F(xiàn)有時也指缺乏斗爭性,做事不大膽潑辣,沒有闖勁。 |
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陳錫九》:“此名士之子,溫文爾雅,烏能作賊?” | |
文質(zhì)彬彬 | 文:文采;質(zhì):實(shí)質(zhì);彬彬:形容配合適當(dāng)。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樸實(shí),后形容人文雅有禮貌。 |
出處:《論語·雍也》:“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 |
文質(zhì)斌斌 | 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樸實(shí),后形容人文雅有禮貌。同“文質(zhì)彬彬”。 |
先禮后兵 | 禮:禮貌;兵:武力。先按通常的禮節(jié)同對方交涉,如果行不能,再用武力或其他強(qiáng)硬手段解決。 |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一回:“劉備遠(yuǎn)來救援,先禮后兵,主公當(dāng)用好言答之,以慢備心,然后進(jìn)兵攻城,城可破也! | |
野調(diào)無腔 | 野:粗野;無腔:沒有規(guī)矩。形容言行放肆,沒有禮貌。 |
淫詞穢語 | 不健康猥褻的言詞。同“淫詞褻語”。 |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一回:“淫詞穢語,概所不錄。” | |
淫詞媟語 | 淫:淫穢;媟:狎,輕慢。放蕩淫穢、低級趣味的話。 |
淫言狎語 | 輕狎的言詞;淫穢猥褻的言詞。同“淫言媟語”。 |
淫言媟語 | 輕狎的言詞;淫穢猥褻的言詞。 |
知書達(dá)禮 | 知、達(dá):懂得。有文化,懂禮貌。形容有教養(yǎng)。 |
出處:元·無名氏《馮玉蘭》第一折:“只我這知書達(dá)禮當(dāng)恭謹(jǐn),怎肯著出乖露丑遭談?wù)!?/td> | |
事急無君子 | 謂人到緊急關(guān)頭,就顧不得講規(guī)矩、禮貌了。 |
出處:清·錢彩《說岳全傳》:“邦杰道:‘好一匹馬,不知何人的?如今事急無君子,只得借他來騎騎!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daquan/135427460118620.html
推薦名人名言
成語分類:描寫禮貌的成語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