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德行的成語 關于德行的成語 共收錄描寫德行的成語114條
成語標題 | 成語解釋 |
傲霜枝 | 傲:傲慢,蔑視。形容菊花凌霜傲雪,不為嚴寒所屈 |
出處:宋·蘇軾《贈劉景文》詩:“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 |
愛人以德 | 愛人:愛護別人;德:德行。按照道德標準去愛護人。泛指對人不偏私偏愛,不姑息遷就。 |
出處:《禮記·檀弓上》:“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 | |
比戶可封 | 差不多每家每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用以泛指風俗淳美。 |
出處:見“比屋可封”。 | |
比屋而封 | 指上古之世教化遍及四海,家家都有德行,堪受旌表。后泛稱風俗淳美。 |
出處:《尚書大傳》卷五:“周人可比屋而封。”漢·陸賈《新語·無為》:“堯舜之民,可比屋而封;桀紂之民,可比屋而誅者,教化使然也。” | |
比屋可封 | 意思是在唐、虞時代,賢人很多,差不多每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后比喻社會安定,民俗淳樸。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就。 |
出處:《漢書·王莽傳上》:“明圣之世,國多賢人,故唐虞之時,可彼屋而封! | |
冰潔玉清 | 比喻德行高潔。 |
出處:《初學記》卷宗十七引《吳先賢傳·故揚州別駕從事戴矯傳贊》:“猗猗茂才,執(zhí)節(jié)云停,志勵秋霜,冰潔玉清! | |
冰潔淵清 | 猶冰清玉潔。 |
出處:漢·孔融《衛(wèi)尉張儉碑》:“君稟乾綱之正性,蹈高世之殊軌,冰潔淵清,介然特立。” | |
冰清水冷 | 指冷冷清清。 |
出處:《何典》第四回:“初時還有些和尚道士,有家中鬧弗清楚,到也不甚覺著。及至斷了七,出過棺材,諸事停當,弄得家里冰清水冷! | |
冰清玉粹 | 比喻德行高潔。 |
出處:《初學記》卷十七引晉孫綽《原憲贊》:“原憲玄默,冰清玉粹。志逸九霄,身安陋術! | |
冰清玉潔 | 象冰那樣清澈透明,象玉那樣潔白無瑕。比喻人的操行清白(多用于女子)。 |
出處:漢·司馬遷《與摯伯陵書》:“伏唯伯陵材能絕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潔,不以細行。” | |
冰清玉潤 | 潤:滋潤。象冰一樣晶瑩,如玉一般潤澤。原指晉樂廣衛(wèi)玠翁婿倆操行潔白。后常比喻人的品格高潔。 |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劉孝標注引《衛(wèi)玠別傳》:“裴叔道曰:“妻父有冰清之姿,婿有璧潤之望! | |
秉節(jié)持重 | 保持節(jié)操,謹慎穩(wěn)重。 |
出處:《后漢書·伏湛傳》:“[伏湛]遭時反覆,不離兵兇,秉節(jié)持重,有不可奪之志! | |
不撓不折 | 不彎曲,不屈服。形容節(jié)操剛正,意志堅強。 |
出處:宋·劉炎《邇言》:“夫觀錢塘江潮,猶猛士之肝膽決裂,義士之怒發(fā)沖冠。觀仙都天柱,猶直臣之氣,不撓不折,社稷之佐,拓地擎天! | |
才高行潔 | 才智高超,操行純潔。 |
出處:漢·王充《論衡·逢遇》“才高行潔,不可保必尊貴,能薄操濁,不可保必卑賤! | |
才輕德薄 | 才識疏淺,德行不高。常用作自謙之詞。同“才疏德薄”。 |
出處:元·無名氏《衣錦還鄉(xiāng)》第一折:“想小官生居寒門,長在白屋,才輕德薄,智窮量淺,有勞先生不棄相探也! | |
才疏德薄 | 才識疏淺,德行不高。常用作自謙之詞。 |
出處:元·無名氏《東籬賞菊》第三折:“小生才疏學薄,敢勞大人下降,真乃蓬蓽生輝也! | |
蒼松翠柏 | 蒼:青色。翠:青綠色。指四季常青的松柏。比喻具有高貴品質、堅定節(jié)操的人。 |
出處:清·蕭執(zhí)中《勉縣定軍山武侯墓楹聯(lián)》:“古石幽香名士骨;蒼松翠柏老臣心! | |
出塵不染 | 比喻身處污濁的環(huán)境而能保持純潔的節(jié)操。 |
出處:宋·周敦頤《周濂溪集·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 | |
春花秋實 | 春天開花,秋天結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F(xiàn)也比喻學習有成果。 |
出處:清·錢泳《履園叢活·夢幻·永和銀杏》:“楊州鈔關官署東隅,有銀杏樹一株,其大數(shù)圍,直干凌霄,春花秋實。” | |
春華秋實 | 華:花。春天開花,秋天結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F(xiàn)也比喻學習有成果。 |
出處:《三國志·魏志·刑颙傳》:“而楨禮遇殊榮,颙反疏簡,私懼觀者將謂君侯習近不肖,禮賢不足,采庶子之春華,忘家丞之秋實!薄逗鬂h書》卷五十二:“春發(fā)其華,秋收其實,有始有極,愛登其質。 | |
純一不雜 | 純:純粹;一:單一;雜:駁雜,不純潔。形容純粹、單一,沒有雜質。 |
出處:魯迅《“題未定”草》:“東林黨也有小人,古今來無純一不雜的君子群! | |
純正無邪 | 邪:不正當。純潔真摯,沒有一點邪念。 |
大節(jié)不奪 | 大節(jié):臨難不茍的節(jié)操;奪:喪失。指面臨生死關頭,仍不改變其原來志向。 |
出處:《論語·泰伯》:“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 | |
蹈節(jié)死義 | 蹈:履行,實行。堅守節(jié)操,以身殉義。 |
出處:《晉書·元帝紀》:“惟有蹈節(jié)死義,以雪天下之恥,庶贖斧鉞之誅! | |
得薄能鮮 | 德行淺薄,才能不足(表示自謙的話)。 |
德薄能鮮 | 鮮:少。德行淺薄,才能不足(表示自謙的話)。 |
出處:宋·歐陽修《瀧岡阡表》:“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鮮,遭時竊位,而幸全大節(jié)不辱其先者,其來有自! | |
德厚流光 | 德:道德,德行;厚:重;流:影響;光:通“廣”。指道德高,影響便深遠。 |
出處:《谷梁傳·僖公十五年》:“天子七廟,諸侯五,大夫三,士二,故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 |
德淺行薄 | 行:德行、品行。指品德、操行淺薄。 |
德藝雙馨 | 形容一個人的德行和藝術(技藝)都具有良好的聲譽。一般指從事藝術的人。 |
砥節(jié)奉公 | 磨礪名節(jié),奉行公事。 |
出處:《明史·周延傳》:“延顏面寒峭,砥節(jié)奉公。權臣用事,政以賄成,延未嘗有染!薄睹魇贰ち翰膫鳌罚骸绊乒(jié)守公如一日,帝眷亦甚厚! | |
砥節(jié)厲行 | 指磨礪操守和品行。同“砥節(jié)勵行”。 |
出處:漢·蔡邕《郭有道碑文》:“若乃砥節(jié)厲行,直道正辭! | |
砥節(jié)礪行 | 指磨礪操守和品行。同“砥節(jié)勵行”。 |
出處:王闿運《曾孝子碑文》:“惟先生姿度樸堅,砥節(jié)礪行,穎敏足以成學,迂誠足以矯世。 ” | |
砥礪風節(jié) | 磨煉品格、節(jié)操。 |
出處:《元史·魏初傳》:“請自今監(jiān)察御史按察司官,在任一歲,各舉一人自代。所舉不當,有罰。不惟砥礪風節(jié),亦可為國得人! | |
砥身礪行 | 猶言砥節(jié)礪行。指磨礪操守和品行。 |
出處:《梁書·儒林傳序》:“建國君民,立教為首,砥身礪行,由乎經(jīng)術! | |
砥行立名 | 磨礪德行,建樹功名。 |
出處:《史記·伯夷列傳》:“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惡能施于后世哉?” | |
砥行磨名 | 磨礪德行與名節(jié)。 |
出處:南朝·宋·周朗《報羊希書》:“夫下之士,砥行磨名,欲不辱其志氣,運奇蓄異,將進善于所滅! | |
度德量力 | 度:估量;德:德行。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夠服人,估計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夠勝任。 |
出處:《左傳·隱公十一年》:“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 | |
風骨峭峻 | 峭峻:山又高又陡。形容人很有骨氣,剛直不阿。也比喻詩文書畫雄健有力的風格。 |
出處:唐·韓愈《感春》詩:“孔丞別我適臨汝,風骨峭峻遺塵埃! | |
高風亮節(jié) | 高風:高尚的品格;亮節(jié):堅貞的節(jié)操。形容道德和行為都很高尚。 |
出處:宋·胡仔《苕溪漁隱從話后集》卷一:“余謂淵明高風峻節(jié),固已無愧于四皓,然猶仰慕之,尤見其好賢尚友之情也! | |
高節(jié)清風 | 高節(jié):高尚的氣節(jié);清風:清廉的作風。氣節(jié)高尚,作風清廉。比喻人品高潔。 |
出處:明·孫明儒《東郭記·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高節(jié)清風今已矣,英雄須識時宜! | |
高山景行 | 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比喻行為正大光明。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 |
出處:《詩經(jīng)·小雅·車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
歌功頌德 | 歌、頌:頌揚。頌揚功績和德行。 |
出處:《史記·周本紀》:“民皆歌樂之,頌其德! | |
功德無量 | 功德:功業(yè)和德行;無量:無法計算。舊時指功勞恩德非常大,F(xiàn)多用來稱贊做了好事。 |
出處:《漢書·丙吉傳》:“所以擁全神靈,成育圣躬,功德已無量矣。” | |
光明磊落 | 磊落:心地光明坦白。胸懷坦白,正大光明。 |
出處:《晉書·右勒載記下》:“大丈夫行事,當礌(磊)落落,如日月皎然!彼巍ぶ祆洹吨熳诱Z類》卷七十四:“譬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 | |
穢德垢行 | 指自污濁其德行以避禍患。 |
出處:宋·葉適《辯兵部郎官朱元晦狀》:“中材解體,銷聲滅影,穢德垢行,以避此名! | |
積德累善 | 積累德行與善事。 |
出處:《史記·韓信盧綰列傳論》:“韓信、盧綰非素積德累善之世,徼一時權變,以詐力成功。”又《劉敬叔孫通列傳》:“婁敬曰:‘陛下取天下與周室異。周之先自后稷,堯封之邰,積德累善十有余世! | |
積德裕后 | 指積累德行,則后世昌盛。 |
出處:清·朱仕琇《又答李磻玉書》:“姊丈以一身榰柱百世之重,今繼嗣未立,誠可憂也。況姻母太夫人年亦高矣,尤不能不以此為念也。積德裕后,古豈吾欺,今猶未驗,何也!” | |
積善余慶 | 積:積累;善:善事;余慶:指先代的遺澤。積德行善之家,恩澤及于子孫。 |
出處:《周易·坤》:“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 |
積雪封霜 | 形容操守高潔堅貞。 |
出處:《南史·齊江夏王鋒傳》:“常忽忽不樂,著《修柏賦》以見志,曰:‘……沖風不能摧其枝,積雪不能改其性! | |
箕山之節(jié) | 箕山:古代傳說唐堯時的隱士許由、巢父隱居的地方。節(jié):名節(jié),節(jié)操。指歸隱以保全節(jié)操。舊時用以稱譽不愿在亂世做官的人。亦作“箕山之志”、“箕山之操”。 |
出處:《呂氏春秋·求人》:“昔堯朝許由于沛澤之中,曰:‘……請屬天下于夫子。’許由辭曰:‘為天下之不治與?而既已治矣。自為與?啁噍巢于林,不過一枝;偃鼠飲于河,不過滿腹。歸已君乎!惡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穎水之陽,耕而食,終身無經(jīng)天下之色! | |
堅貞不屈 | 堅:堅定;貞:有節(jié)操;屈:屈服、低頭。意志堅定,決不屈服。 |
出處:《荀子·法行》:“堅強而不屈,義也!薄逗鬂h書·王龔傳》:“王公束修厲節(jié),敦樂爇文,不求茍得,不為茍行,但以堅貞之操,違俗失眾,橫為讒佞所構毀! | |
堅貞不渝 | 堅守節(jié)操,決不改變。 |
出處:徐遲《牡丹》:“她們不屈不撓、堅貞不渝,任何考驗不足以動搖她們。” | |
較德焯勤 | 顯著的德行和功勞。 |
出處:唐·韓愈《劉統(tǒng)軍碑》:“自我公薨至葬,凡所以較德焯勤者,莫不粗完。” | |
潔身自愛 | 保持自己純潔,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顧自己好,不關心公眾事情。 |
出處:《孟子·萬章上》:“歸潔其身而已矣! | |
潔身自好 | 保持自己純潔,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顧自己好,不關心公眾事情。 |
出處:《孟子·萬章上》:“歸潔其身而已矣! | |
潔身自守 | 保持住個人自身的純潔。 |
竭誠盡節(jié) | 竭:盡。誠:忠誠。節(jié):節(jié)操。表現(xiàn)出最大限度的忠誠與節(jié)操。 |
金石不渝 | 像金石一樣不可改變。形容堅守盟約、節(jié)操等。 |
襟懷坦白 | 襟懷:胸懷;坦白:正直無私。形容心地純潔,光明正大。 |
出處:宋·黃榦《黃勉齋文集·七·祭李貫之》:“貫之性質粹美,襟懷坦夷,凝靜有常! | |
盡誠竭節(jié) | 誠:忠誠。節(jié):氣節(jié),義節(jié)。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jié)。亦作“盡節(jié)竭誠”、“盡心竭誠”、“盡忠竭力”、“盡忠竭誠”、“盡忠竭節(jié)”、“竭忠盡節(jié)”。 |
精金良玉 | 精金:精煉的金;良玉:美玉。純金美玉。比喻人品純潔或物品精美。 |
出處:宋·程頤《程明道先生行狀》:“先生資稟既異,而充養(yǎng)有道,純粹如精金,溫潤如良玉! | |
精金美玉 | 精金:精煉的金。純金美玉。比喻人品純潔或物品精美。 |
出處:宋·蘇軾《答謝民師書》:“歐陽文忠公言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價,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貴賤也! | |
君子固窮 | 君子:有教養(yǎng)、有德行的人;固窮:安守貧窮。指君子能夠安貧樂道,不失節(jié)操。 |
出處:《論語·衛(wèi)靈公》:“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 |
磊落光明 | 襟懷坦白,光明正大。 |
出處:《明史·王恕馬文升劉大夏傳贊》:“綢繆庶務,數(shù)進讜言,跡其居心行已,磊落光明,剛言鯁亮,有古大臣節(jié)概! | |
量力度德 | 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夠服人,估計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夠勝任。 |
出處:《左傳·隱公十一年》:“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 | |
年高德卲 | 年紀大,德行好。邵,亦作“劭”、“韶”,美好。 |
年高德勛 | 年紀大而有德行。 |
寧死不辱 | 寧愿被處死也不肯受辱。 |
潛德秘行 | 指不為人知的德行。同“潛德隱行”。 |
出處:明·宋濂《陳府君墓志銘》:“其績用昭著者,易于言;而潛德秘行者,難于形容也。” | |
潛德隱行 | 指不為人知的德行。 |
清風高節(jié) | 比喻人品格純潔,節(jié)操高尚。 |
清風勁節(jié) | 比喻人品純潔,節(jié)操堅貞。 |
出處:清·戴名世《〈左尚子制義〉序》:“忠毅(左忠毅)以清風勁節(jié),罹于黨禍,海內至今仰之!庇帧顿浫~蒼巖序》:“兩人官位相埒,而俱以清風勁節(jié),顯名天下! | |
清風峻節(jié) | 清廉正直的風尚,高尚峻偉的氣節(jié)。 |
出處:唐·韓愈《朝奉大夫尚書度支郎中充天章閣待制王公行狀》:“公雍容侍從之列,以清風峻節(jié),為一時所畏! | |
清風亮節(jié) | 比喻人品格高尚,節(jié)操堅貞。 |
清身潔己 | 指保持自身節(jié)操,身體力行。 |
秋實春華 | 比喻德行和才華。 |
出處:清·林則徐《杭嘉湖三郡觀風告示》:“凡爾諸生,各宜踴躍,此日馳驅文囿,競吐珠零錦粲之詞;他年黼黻皇猷,佇收秋實春華之用!眳⒁姟按喝A秋實”。 | |
秋月寒江 | 比喻有德之人心底清純明凈。 |
出處:宋·黃庭堅《贈別李次翁》詩:“德人天游,秋月寒江! | |
仁人義士 | 有德行并信守節(jié)義的人。 |
出處:明·方孝孺《云敝贊》:“古之仁人義士,視刀鋸如飲食! | |
仁人志士 | 原指仁愛而有節(jié)操,能為正義犧牲生命的人,F(xiàn)在泛指愛國而為革命事業(yè)出力的人。 |
出處:《論語·衛(wèi)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 |
仁言利溥 | 指有德行的人說的話益處很大。 |
出處:清·王夫之《讀通鑒論·后漢光武二十》:“仁人之言,其利溥如此哉!” | |
任賢使能 | 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
出處:《荀子·王制》:“欲立功名,則莫若尚賢使能矣!睗h·王充《論衡·自然》:“舜、禹承安繼治,任賢使能,恭己無為而天下治! | |
守節(jié)不移 | 堅守節(jié)操,決不改變。亦作“守節(jié)不回”。 |
束身自好 | 束身:約束自己,不使放縱;自好:要求自己好。指保持自身純潔。 |
出處:《后漢書·卓茂傳》:“束身自修,執(zhí)節(jié)淳固! | |
水潔冰清 | 潔:潔白。清:清凈。指像冰和水一樣潔白清凈。形容人的品格高潔或文筆雅致。 |
鑠懿淵積 | 指德行美好,學問淵博精深。 |
松筠之節(jié) | 松與竹材質堅韌,歲寒不凋,因以“松筠之節(jié)”比喻堅貞的節(jié)操。筠,竹。 |
歲寒松柏 | 比喻在逆境艱難中能保持節(jié)操的人。 |
出處:先秦·孔子《論語·子罕》:“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
完名全節(jié) | 指名節(jié)得以保全。 |
賢良方正 | 賢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漢武帝時推選的一種舉薦官吏后備人員的制度,唐宋沿用,設賢良方正科。指德才兼?zhèn)涞暮萌似贰?/td> |
出處:《史記·平準書》:“當是之時,招尊方正賢良文學之士,或至公卿大夫! | |
孝子順孫 | 指孝順父母的兒子,有德行的孫子。 |
出處:《漢書·武帝紀》:“今天下孝子順孫,愿自竭盡以承其親! | |
孝子賢孫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 |
出處:元·劉唐卿《降桑椹》:“圣人喜的是義夫節(jié)婦,愛的是孝子賢孫! | |
修身潔行 | 修養(yǎng)品性,保持潔白的德行。 |
出處:《史記·魏公子列傳》:“臣修身潔行數(shù)十年,終不以監(jiān)門困故而受公子財! | |
雪操冰心 | 志行品德高尚純潔。 |
言揚行舉 | 根據(jù)德行和名聲來選擇人才。 |
出處:《禮記·文王世子》:“凡語于郊者必取賢斂才焉,或以德進,或以事舉,或以言揚! | |
一塵不到 | 形容清凈純潔。 |
出處:唐·唐彥謙《游清涼寺》詩:“一塵不到心源凈,萬有俱空眼界清! | |
以德服人 | 以良好的德行使百姓歸順、服從統(tǒng)治者。 |
以退為進 | 本指以謙讓取得德行的進步,后指以退讓的姿態(tài)作為進取的手段。 |
出處:漢·揚雄《法言·君子》:“昔乎顏淵以退為進,天下鮮儷焉! | |
飲泉清節(jié) | 指廉正清白的節(jié)操。 |
出處:《晉書·良吏傳·吳隱之》載:隆安中,吳為廣州刺史,經(jīng)石門,“有水名貪泉,飲者懷無厭之欲”,吳“至泉所,酌而飲之,因賦詩:‘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钡秩魏螅瑓恰扒宀儆鈪枴。 | |
英風亮節(jié) | 高尚的風格和節(jié)操。 |
出處:毛錡《悼念周恩來總理》詩:“可欽可敬的周總理,英風亮節(jié)堪師表! | |
有口無行 | 有虛言而無德行。 |
出處:《后漢書·史弼傳》:“竊聞勃海王悝……外聚剽輕不逞之徒,內荒酒樂,出入無常,所與群居,皆有口無行,或家之棄子,或朝之斥臣! | |
玉潔冰清 | 象玉那樣潔白,象冰那樣清凈。形容人心地純潔,品行端正。 |
出處:漢·桓譚《新論·妄瑕》:“伯夷叔齊,冰清玉潔,以義不為孤竹之嗣,不食周粟,餓死首陽! | |
玉潔松貞 | 象玉一樣潔凈,如松一般堅貞。形容品德高尚。 |
出處:唐·皇甫枚《飛煙傳》:“今日相遇,乃前生姻緣耳。勿謂妾無玉潔松貞之志,放蕩如斯! | |
玉清冰潔 | 猶玉潔冰清。 |
出處:宋·高觀國《花心動·梅意》詞:“碧蘚封枝,點寒英、疏疏玉清冰潔! | |
玉潤冰清 | 像玉一樣潤澤,像冰一樣清純。常喻人或物形神之美。 |
出處:宋·曾鞏《荔支》詩之二:“玉潤冰清不受塵,仙衣裁剪絳紗新! | |
仗節(jié)死義 | 指堅守節(jié)操,為正義而死。 |
出處:宋·蘇軾《上皇帝書》:“前山陽亡徒蘇令,縱橫史士,臨難莫肯仗節(jié)死義者,以守相威權素奪故也。” | |
貞風亮節(jié) | 猶言高風亮節(jié)。 |
出處:南朝宋傅亮《故安成太守傅府君銘》:“高明遠德,系軌于時;貞風亮節(jié),流聲累葉! | |
貞高絕俗 | 高尚堅貞的節(jié)操超出普通人。 |
貞松勁柏 | 以松柏的堅貞勁直,比喻人的高尚節(jié)操。 |
出處:金元好問《題石裕卿郎中所居四詠·雪巖》:“貞松勁柏四時春,霽月光風一色新。” | |
至誠高節(jié) | 至:最。最忠誠,最高尚的節(jié)操。形容人品高尚。 |
出處:《魏書·儒林傳·徐遵明傳》:“至誠高節(jié),堙沒無聞,朝野人士,相與嗟悼。” | |
紫芝眉宇 | 為稱頌人德行高潔之詞。 |
出處:《新唐書·卓行傳·元德秀》:“元德秀字紫芝,河南河南人。質厚少緣飾……德秀善文辭,作《蹇士賦》以自況。房琯每見德秀,嘆息曰:‘見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盡。’” | |
不為五斗米折腰 | 五斗米:晉代縣令的俸祿,后指微薄的俸祿;折腰:彎腰行禮,指屈身于人。比喻為人清高,有骨氣,不為利祿所動。 |
出處:《晉書·陶潛傳》:“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xiāng)里小人邪! | |
不以一眚掩大德 | 以:因;眚:過失,錯誤;掩:遮蔽,遮蓋;德:德行。不因為一個人有個別的錯誤而抹殺他的大功績。 |
出處:《左傳·僖公三十年》:“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 |
老而不死是為賊 | 責罵老而無德行者的話。 |
出處:《論語·憲問》:“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 | |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 寧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寧愿為正義事業(yè)犧牲,不愿喪失氣節(jié),茍且偷生。 |
出處:《北齊書·元景安傳》:“豈得棄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
推薦成語大全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chengyudaquan/135427484319130.html
推薦名人名言
成語分類:描寫德行的成語
返回: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