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梅堯臣《疲馬》。
這兩句大意是:疲憊的馬不怕鞭子抽打,已是黃昏時候,誰知前面的路途還有多遠(yuǎn)?
疲馬不比健馬,雖經(jīng)鞭打,也已無力奔馳,更何況日落黃昏,路途遙遙,誰知何時才得以到達(dá)終點,才能夠得到喘息?詩人代疲馬立言,道出疲馬的心聲,寄予深切的同情。但他決不是為寫馬而寫馬,而是通過疲馬來反映自己的生活和心態(tài)。詩人窮愁潦倒,在生活的重壓下心力交瘁而前途茫茫,更不知何時才會出現(xiàn)轉(zhuǎn)機,這種窮愁無奈的思緒借疲馬而傳神。
名言作者:梅堯臣
梅堯臣檔案資料:北宋詩人
推薦名人名言
本站共收錄關(guān)于窮愁潦倒的名言4條
見唐·杜甫《登岳陽樓》。這兩句大意是:親朋故舊書信斷絕,連一個字的消息都沒有;年老多病依然漂泊,只剩下這只隨處飄零的小舟。詩人從公元七六零年漂泊西南,至今日經(jīng)八年。漂泊無定的生活使他和親朋故舊完全隔絕,無一字消息;加上年老多病,隨著一葉扁舟到處漂流,窮愁潦倒,生活十分窘迫。孤寂、衰老、窮苦,多病,流離失所,人間一切的不幸都降臨在詩人的身上,詩人把這一切不幸凝煉成這短短的十個字,可謂言簡意賅,上聯(lián)“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極寫洞庭湖的汪洋廣闊;此聯(lián)接著極寫自己處境的狹窄窘迫,兩相對比,前后映襯,更加突出了詩人老、病、孤、愁的悲哀。
唐代詩人 杜甫 《登岳陽樓》宋·梅堯臣《疲馬》。這兩句大意是:疲憊的馬不怕鞭子抽打,已是黃昏時候,誰知前面的路途還有多遠(yuǎn)?疲馬不比健馬,雖經(jīng)鞭打,也已無力奔馳,更何況日落黃昏,路途遙遙,誰知何時才得以到達(dá)終點,才能夠得到喘息?詩人代疲馬立言,道出疲馬的心聲,寄予深切的同情。但他決不是為寫馬而寫馬,而是通過疲馬來反映自己的生活和心態(tài)。詩人窮愁潦倒,在生活的重壓下心力交瘁而前途茫茫,更不知何時才會出現(xiàn)轉(zhuǎn)機,這種窮愁無奈的思緒借疲馬而傳神。
北宋詩人 梅堯臣 《疲馬》清·通州詩丐《絕命詩》。這兩句大意是:兩腳想把人世的道路全踏翻,一肩已將古今的愁苦都擔(dān)盡。“兩腳踏翻塵世路”寫盡了人間的黑暗及作者內(nèi)心的不平,“一肩擔(dān)盡古今愁”寫盡了作者肩上愁苦的沉重。這兩句詩對仗工穩(wěn),語調(diào)激憤,形象鮮明,表現(xiàn)了作者窮愁潦倒的處境及憤世嫉俗的情態(tài)。正是他所痛恨的黑暗的社會,逼著他走上了絕路,寫下了這首《絕命詩)?苫靡允銓懪f社會的黑暗及心中的不平之氣。
清代詩人 通州詩丐 《絕命詩》唐·杜甫《登高》。潦倒:衰老、衰頹。新停:當(dāng)時杜甫正因肺病戒酒,故曰新停。這兩句大意是:久客異鄉(xiāng),艱辛備嘗,生計困難,令人苦恨;已入老境,霜發(fā)叢生,窮途潦倒,近又多病。護病停酒,連借酒澆愁也不可能。兩句層層遞進(jìn),寫盡詩人嗟老嘆衰之情!兜歉摺窞槎鸥Φ拇碜。尾聯(lián)二句,寫出詩人內(nèi)心的矛盾痛苦,字字酸楚!对娝挕吩u論說:此詩前六句”飛揚震動”,到此處“軟冷收之,而無限悲涼之意,溢于盲言外”。杜甫憂國傷時的情操,窮愁潦倒的形象躍然于紙上,使后人千載若見。
唐代詩人 杜甫 《登高》本站共收錄梅堯臣的名言21條
宋·梅堯臣《魯山山行》。本句大意是:霜落葉凋,林間空疏,只見鹿在飲著溪水。這句既點時又寫景。正因葉落林空,視野開闊,才能看到鹿在飲水;而“鹿飲溪”又多么閑適,多么自在!由鹿之自在,又表現(xiàn)出詩人山行之自在,正因四野無聲,“鹿飲溪”才未受到任何驚擾,詩人步履之輕微、心情之閑靜可見。詩句以平淡之語狀難寫之景,新穎自然;又能情與景愜,“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這種自然巧妙的筆法,值得仔細(xì)體味。
宋·梅堯臣《田家語》。這兩句大意是:誰說農(nóng)家的生活快樂?春天的賦稅到秋天還沒有交足。梅堯臣是宋代現(xiàn)實主義詩歌的“開山祖師”,這首詩是其代表作。一開始,作者就以反問句式表現(xiàn)了農(nóng)家生話之若。從陶淵明開始,詩壇上產(chǎn)生了不少反映農(nóng)家樂的田園詩,作者在這里通過“誰道田家樂”這一有力的反問將它們一筆否定,接著以“春稅秋未足”這一嚴(yán)酷的事實證實自己的看法。宋代實行兩稅法,春稅之后繼之以秋稅,前者六月交納,后者十一月交納。春稅尚未交足,秋稅接踵而至,何況這一年的賦稅是在水災(zāi)、蝗災(zāi)之后征收的,更弄得民不聊生。兩句詩語言質(zhì)樸而概括,反問句式的運用,賦于這首詩以一種控訴、抗?fàn)幍幕{(diào)。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mingrenmingyanmingju/134459026719745.html
推薦成語大全
梅堯臣窮愁潦倒名言內(nèi)容:疲馬不畏鞭,暮途知幾千。
返回:名人名言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