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商隱《詠史》。
歷:遍,一個一個地。覽:看,這里是考察的意思。前賢:指前代的明君賢臣。這兩句大意是:逐個考察歷代賢人浩國治家的經(jīng)驗教訓(xùn),成功是由于勤儉,敗落是由于奢華。
作者這首《詠史》雖題為詠史,實為傷悼當朝皇帝唐文宗而作!涫腔谩俄n非子·十過》文意:秦穆公問由余曰:“愿聞古之明主得國失國常何以?”由余對曰:“……常以儉得之,以奢失之。”這兩句詩概括力很強!俺捎汕趦敗由奢”是一個普遍規(guī)律,“前賢”尚且無一例外,后人能不引以為戒嗎?
名言作者:李商隱
李商隱檔案資料:唐代詩人
推薦名人名言
本站共收錄關(guān)于處世的名言129條
本站共收錄李商隱的名言43條
唐·李商隱《蟬》。高:指蟬棲高樹,暗喻自己的清高。難飽:蟬餐風(fēng)飲露,故難以自飽,暗喻自己的貧困。恨費聲:蟬聲悲切,似在怨嘆自己的處境,但也無人理會,實屬白費、徒勞。這兩句大意是:蟬因高潔而食不果腹,雖悲鳴寄恨而無人同情。詠物詩的特點是“體物為抄,功在密附”,意即在曲盡事物妙處的基礎(chǔ)上來寫人物的情思,做到形神俱似而又含蓄不露。李商隱的《蟬》實際是說自己為人清高,所以生活貧寒、潦倒,雖然向人陳情,希望得到他們幫助、引薦,最終卻是徒勞。這首詩和虞世南的《蟬》、駱賓王的《獄中詠蟬》,都是托詠蟬以寄意的詠物詩的上乘之作,但由于三人的地位、遭遇、氣質(zhì)不同,雖然用的手法一樣,卻寫出了各具個性、面貌迵異的藝術(shù)形象,成為唐代“詠蟬”詩的三絕。
唐·李商隱《蟬》。這兩句大意是:五更時分,悲鳴了一夜的蟬聲稀疏下來,似乎已無力為繼,但蟬棲身的高樹卻仍一片碧綠,對蟬的處境無動于衷。這是一首托物寓懷詩,借以表明詩人志行高潔,不遇于時,反映周圍環(huán)境的冷酷,自己欲求助而無援。~兩句不僅寫出了蟬的感情、神韻。顯示了高度的表現(xiàn)技巧,寄情寓懷也妙合無跡。
唐·李商隱《蝶》。翾(xuān宜):飛翔。這兩句大意是:一只蝴蝶緩緩地飛來,徘徊了一小會兒,又張開粉翅飛走了。詩人攝取了一只蝴蝶飛落又飛起的一個瞬間的鏡頭:它款款飛來,低低徘徊,隨即又展翅翩翩飛去。是飛行中的小憩,還是又發(fā)現(xiàn)了有可采集的對象?是瞬間體力得到恢復(fù),還是很快發(fā)現(xiàn)此地?zé)o可采集,又失望地飛向它方?種種都在不可知之數(shù),然而卻洋溢著大自然的趣味。可直接用于狀蝶。
唐·李商隱《和張秀才落花有感》。這兩句的大意是:花在隕落的時候尚且翩翩起舞,被掃在一處以后越發(fā)可聞到它的余香。前句是從視覺感受寫,后句是從嗅覺感受寫。落花不因凋零而呈現(xiàn)衰颯之態(tài),不僅“猶自舞”,而且令人“更聞香”,這種精神實可嘉許?捎脕碓伮浠ā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mingyan/12564552042718.html
推薦成語大全
李商隱處世名言內(nèi)容: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返回:名人名言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