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網(wǎng)首頁 > 名人名言 > 名人名言名句
見北朝·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
奮:飛,此為泉源向上飛騰的意思。這兩句大意是:趵(bāo抱)突泉的泉源向上飛騰,涌出永面的水柱落下來又往周圍散去,圓圓的波痕形若車輪。
濟南素有“泉城”之稱。劉鶚《老殘游記》描述濟南是“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當?shù)赜嬘忻呤䝼,而趵突泉名列其首。泉在濟南市西門橋南,泉水自地下巖溶洞的裂縫中涌出,三窟并發(fā),浪花四濺,聲若隱雷,勢如鼎沸,是濟南一大景觀!菍︴劳蝗向v的情形所作的最早而又形象的描述,即使沒有去過濟南的人,讀之也宛然若見。
名言作者:酈道元
酈道元檔案資料:北朝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
推薦名人名言
本站共收錄酈道元的名言5條
北朝·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江水》引漁歌。巴東:郡名,今四川省東部。三峽:指長江上游的瞿塘峽、巫峽、西陵峽。進兩句大意是:巴東三蛺數(shù)巫峽最長,山中林間,高猿長嘯,空谷傳響,聲音凄厲,催人淚下沾裳。猿鳴聲凄厲,三峽兩岸高山連綿,空谷回音,更令人心驚。生活顛沛、羈旅行役之人聽到這種聲音,自然更觸景傷懷,愁緒倍增。至于心情舒暢的人經(jīng)過這里,是不會舟意的。像杜甫在蜀中聽說唐軍收復薊北,大敗安史叛軍后,欣喜若狂,設想自己回鄉(xiāng)的情景是:“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哪會聞猿聲而淚下?可見~是情景交融之筆,字面上寫景寫猿,而羈旅之愁苦自在其中。此條以動靜結(jié)合、聲情并用的表現(xiàn)手法寫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感受,意境雄渾悲涼,成為久傳不朽的名句。
北朝·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巫峽》。午:中午。夜分:半夜。曦:日光。這幾句大意是:層層疊疊的山峰像屏障一樣,遮住了天空,掩蔽了太陽,如果不是中午和半夜時分,是看不見日光和月光的。幾句描寫三峽兩岸群山的密集和高峻,雖然用了夸張筆法,卻使人感到極為真實。
見北朝·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江水》注引袁山松《宜都山川記》。仞:古時以八尺(一說七尺)為一仞。煙褰(qiān千):云煙卷起,指煙消云散。褰:把衣服提起來。雨霽:(jì季):雨過天晴。這幾句大意是:(山峰)高的可達千丈,多呈奇異的形狀和態(tài)勢,倘若不是云煙消散、雨過天睛。就辨認不出這遠山來。是袁山松在《宜都山川記》中關于長江三峽南岸山峰的描寫:“江北多連山,登之望江南諸山,數(shù)十百里,莫識其名!S鄧L往返十許過,正可再見遠峰耳!比龒{兩岸,懸崖險絕,壁立千仞,而且時常云雨彌漫,隱天蔽日,倘若不是登在山峰高處,又值晴朗天氣,是很難看清峽岸山峰的全貌的。袁山松所以有如此生動的描寫,是他往返三峽十多次并親自登臨江北高山,才得以看清南岸遠峰的景象。這生動地說明了沒有實地考察、親身感受,單靠憑空臆想,絕然寫不出真實生動的山水游記來。
北朝·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沮水》注引盛弘之語。風泉:風吹泉瀑的聲音。目不周玩:眼睛看不完所有的山景。情不給賞:感情也來不及盡情欣賞。給(jǐ紀),充足。這幾句大意是:風吹泉瀑的聲音在青蔥的密林下傳響,懸崖上發(fā)出的猿嘯聲從白云深處傳來,游人們常常好像眼睛看不完所有的美景,感情也來不及盡情欣賞。這幾句充滿了林泉野趣,可供描寫山間景色,抒寫心曠神怡之感。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mingyan/13115836735988.html
推薦成語大全
酈道元趵突泉名言內(nèi)容:泉源上奮,水涌若輪。
返回:名人名言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