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語文 > 人教課標本九年級下冊 > 《孟子》兩章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教學要求】1、掌握生字、詞。2、掌握作者、體裁、中心。3、理解重點詞句含義。(多義詞、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通假字、特殊句式)4、課文內容、主旨的挖掘!窘虒W重點】1、2、3。【教學難點】4。【教學
【教學目標】1、讀準字音,劃準節(jié)奏,揣摩文言文誦讀技巧。2、辨析疑難字詞,疏通疑難句意3、通過對作品的閱讀探究,激發(fā)學生對人生的思考【教學重點】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2、理解文意【教學難點】理解作者關
【教學目標】1、了解孟子雄辯的文風;2、學習文章中用于敘述和議論的排比句式;3、深刻領會憂患能激勵人勤奮求生存發(fā)展而享受安樂年使人委靡死亡的道理!窘虒W重點】積累文言詞句,學習文章中用于敘述和議論的排
【教學目標】1、整體感知課文,積累文言詞語、名言警句。2、朗讀全文,進一步培養(yǎng)文言語感。3、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中心。4、正確理解并認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含義并從中得到應有的教育。【教學重點】
【教學目標】1、理解課文闡述的道理──人才要經(jīng)過艱苦磨煉,才能夠造就。2、理解課文說理的方法──舉事例、提觀點、作闡述、得結論。3、背誦課文!窘虒W重、難點】教學目標1、2!窘虒W過程】第一課時一、導
【教法學法】采用讀──議──析相結合的方法來引導學生理清結構,找出文章的論點、論據(jù),把握作者是怎樣用事實和事理論述觀點的。鼓勵學生展開討論,暢所欲言,教師適當點撥、分析。文中關鍵性的字詞或語句,可利用
【教學目標】1、準確翻譯和背誦全文。2、品味孟子的論辯藝術,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菊n前預習】1、根據(jù)文下注釋,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掃除文字障礙。2、查找資料,進一步了解孟子的思想。【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教學設計理念】世紀之初,我國基礎教育界開始進行了一場深刻的變革──一場來勢迅猛、意義深遠的基礎教育改革于2001年秋季在古老的中華大地上拉開序幕。做為一名語文教師,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
【教學目標】1、積累文言詞語、名言警句。2、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理解文意,把握文章中心。3、辯證地認識“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含義,學會勇敢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教學重點】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理解文意
【教學目標】1、準確而流暢地朗讀課文。2、積累文言詞匯,理解重點詞句的含義,正確地翻譯課文。3、理解“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道理,學習古人推理論證的論證方法!窘虒W重點與難點】掌握重點詞句的含義,理解
【教材分析】本文是歷代傳誦的議論文名篇,應引導學生熟讀課文,利用掌握的議論文知識來理解作者的觀點及現(xiàn)實的教育意義。全文層層推進、步步深入的論證,使結構非常清晰,富有說服力,可作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字詞
教材理解
學習輔導
多媒體教學
課文拓展
閱讀孟子,首先要了解孟子其人以及他所處的時代特點孟子,名軻,是戰(zhàn)國時期影響甚大的儒者孟子一書雖然并非全由孟子所作,卻也能夠代表孟子本人的思想和風格孟子的生平事跡,見于史記孟子荀卿列傳這篇列傳,包括十幾個人,始于孟子,終于墨子,是一篇戰(zhàn)國學者的合傳重點是孟子和荀卿二人司馬遷對孟子尤其尊重,開頭便說余讀孟子書,至梁
告子是孟子書中的篇目,分上、下兩篇孟子與告子都是戰(zhàn)國時人,孟子持性善說即人生下來本性是善良的,告子持性惡說即人生下來本性為邪惡,告子以兩人的論辯開頭,集中闡述了孟子關于性善及其相關理論應當指出,當時的人多用比喻論證,其某些論述按照現(xiàn)代的邏輯標準看并不嚴格孟子告子記錄了孟子和其學生告子之間有關人性道德的討論和論語
課件下載
課外閱讀
勵志故事: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