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品: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文章作者:蘇軾
蘇軾檔案資料:北宋文學(xué)家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摘抄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經(jīng)典語句 共收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的好詞好段好句3條
見宋·蘇軾《六月二十日夜渡!贰!霸粕ⅰ本洌簳x代謝重于月夜在會稽王司馬道子座上作客,那時月色明凈,道子認(rèn)為極好,謝重說:我覺得還不如有點云彩點綴。道子開玩笑說:你自己心地不干凈,還想將天空也弄得污穢嗎?這里化用了這個典故。這兩句大意是:云散月明,萬里長空還用什么來點綴呢?天容海色本來就是清亮澄澈的!詩句極寫月光之明亮,海天之清澈。此詩寫于蘇軾獲大赦后由海南島北歸渡海之時,這兩句就暗喻著自己雖曾遭政敵誣陷,但本質(zhì)清白純潔,終獲昭雪之意。可用以描寫月夜海天清明之色,亦可借喻本質(zhì)高潔不怕誣蔑之心境。
宋·蘇軾《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九死:多次瀕臨死地。南荒:荒僻的南疆,這里指儋(dan丹)州,今海南島。這兩句大意是:在荒僻的南疆九死一生我并不怨恨,這一番游歷實在是奇異之至,冠絕平生。六十二歲時,蘇軾被貶儋州,第二年更被逐出官舍,只能在城南筑茅屋以避風(fēng)雨。當(dāng)時,這里是蠻荒之地,經(jīng)常在“海氛瘴霧”的包圍之中“蝮蛇魑魅”也能自由出入,“土人頓頓食藷芋,薦以熏鼠燒蝙蝠。”作者在這里對著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的苦行僧生活,確是九死一生,歷盡艱險。但他仍“超然自得,不改其度”,在當(dāng)?shù)匕踩蛔蕴。四年以后,朝廷大赦,蘇軾才得以結(jié)束自己的流放生涯。這首詩是他度海北返時的作品,當(dāng)時已六十五歲。在回顧這一段九死一生的經(jīng)歷時,詩人用幽默的筆調(diào)寫出了~的詩句,在他看來,貶居“南荒”使他看到了在內(nèi)地看不瓤的“奇絕”景色,倒是平生快意的事,無足憾恨。詩句反映了蘇軾特有的曠達(dá)襟懷,也隱含者對政敵的調(diào)侃意味:九死南荒猶為樂,袞袞諸公奈我何!如此遭遇而能寫出如此詞句,非蘇軾莫屬。
宋·蘇軾《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參(shēn申)橫:參星打橫。斗轉(zhuǎn):北斗星轉(zhuǎn)向。三更:一夜分為五更,三更即半夜。苦雨:久下不停的雨。終風(fēng):整日刮的風(fēng)。解:知道,理會。這兩句大意是:參星打橫,北斗移位,長夜將到三更;久久不停的風(fēng)雨似乎也懂得為渡海的人著想,露出了晴朗的天色。深夜欲渡海,又值苦雨終風(fēng)時分,環(huán)境之惡劣可知,然而詩人卻從風(fēng)雨知人意著筆,寫出了一種幽默的意趣。聯(lián)系到詩人長期遭貶海南,此時才獲赦北歸,我們不難從中體察到他那樂觀而倔強的性格。這兩句可用以敘寫夜半雨止之天色,也可用以表達(dá)雖備受困苦而終度難關(guān)的樂觀精神。
蘇軾的其他作品 經(jīng)典語句
《賜文武百寮文彥博己下上第一表請皇帝御正殿復(fù)常膳不允批答》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與子由別于鄭州西門之外,馬上賦詩一篇寄之》
《行瓊儋間,肩輿坐睡,夢中得句云:“~!庇X而遇清風(fēng)急雨,戲作此數(shù)句》
推薦名人名言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jingdianyuju/134468826617492.html
推薦成語大全
名人名言作品: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名言名句
返回:名人名言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