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品:擬進士對御試策
文章作者:蘇軾
蘇軾檔案資料:北宋文學(xué)家
擬進士對御試策摘抄 擬進士對御試策經(jīng)典語句 共收錄擬進士對御試策的好詞好段好句6條
見宋·蘇軾《擬進士對御試策》。理:公理。勢:權(quán)勢。本句大意是:事情辦成功是由于符合公理,而不在于有強大的權(quán)勢。符合公理的事,能夠得到大多數(shù)人的贊同和支持,因而易于成功;不符合公理的事,雖然依仗強勢,但因為受到多數(shù)人的反對,也難以成功,故云“~”。本句多用于說明要按公理辦事,不可依仗權(quán)勢橫行。
宋·蘇軾《擬進士對御試策》。慎重:謹(jǐn)慎從事。輕發(fā):輕舉妄動。這兩句大意是:謹(jǐn)慎從事,事情就必然成功;輕舉妄動,事情多半會失敗。辦事謹(jǐn)慎,事先考慮周密,行動中兢兢業(yè)業(yè),種種困難都可以克服,所以必然成功。輕舉妄動,事先不作謀劃,行動中馬虎草率,所以難免失敗。這兩句可用于告誡人們辦事要慎重,也可在事情成功或失敗之后,說明其原因是慎重或輕舉所致。
宋·蘇軾《擬進士對御試策》。慎重:謹(jǐn)慎從事。輕發(fā):輕舉妄動。這幾句大意是:謹(jǐn)慎從事的人,開始好像懦弱膽怯,而最終必然顯示出勇敢;輕舉妄動的人,開始好像勇敢,而最終必然顯示出懦弱。慎重的人辦起事來,沒有考慮好并不急于動手,表面上看起來像是懦弱,然而一旦考慮好,就會勇敬地行動。輕舉妄動的人,不作周密謀劃就草率行事,表面上看起來像是勇敢,最終事情辦不成,必然顯得懦弱。這幾句可用于告誡人們辦事要三思而行。
宋·蘇軾《擬進士對御試策》。譽:稱道。毀:詆毀。這幾句大意是:凡是做好事的人,不用自己稱贊,人們自然會稱贊;凡是做壞事的人,自已不罵自己,人們自然會罵他。戰(zhàn)國·莊子《齊物論》認(rèn)為:“以物觀之,貴賤不在已”。自已再夸譽,個人再貶低,都不能說明其真正的價值。故蘇軾提出,凡是美的,人們自然會去贊美它。凡是丑的,人們自然會去責(zé)罵它。人人心中有桿秤,不會將美說成丑,也不會將丑譽為美。此二句說明譽毀不在個人,而在其本質(zhì)是美是丑。
宋·蘇軾《擬進士對御試策》。本句大意是:要用誠意來使人心服,不要用空話來使人佩服。該名句說明一條做人為師的道理。作者在“誠”與“言”兩個范疇中選擇了前者,告訴人們要使人服氣,關(guān)鍵在于誠心,夸夸其談不行。光說空話是難以服人的,以誠相待才能使人心悅誠服。這種做人的格言,在現(xiàn)代社會的交際中也仍有現(xiàn)實意義。
宋·蘇軾《擬進士對御試策》。非常:不平凡。明:明智。這兩句大意是:想要立下不平凡的功業(yè)的人,必須有了解人的明智。要建立不尋常的功業(yè),就非一己之力所能成功,而要依靠眾人的力量去完成。而要把大眾的力量匯集起來,最大限度地釋放出人才的能量,就必須了解人,做到知人善任。這兩句用于說明知人對于立大功的重要。
蘇軾的其他作品 經(jīng)典語句
《賜文武百寮文彥博己下上第一表請皇帝御正殿復(fù)常膳不允批答》
《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與子由別于鄭州西門之外,馬上賦詩一篇寄之》
《行瓊儋間,肩輿坐睡,夢中得句云:“~!庇X而遇清風(fēng)急雨,戲作此數(shù)句》
推薦名人名言
本文地址:http://m.vindraniind.com/jingdianyuju/134468835017767.html
推薦成語大全
名人名言作品:擬進士對御試策名言名句
返回:名人名言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 成語大全 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