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xué)各版本語文課本中蘇軾的課文
1. 【人教課標(biāo)本二年級上冊】 識字1 第4課 《古詩兩首 贈劉景文》
2. 【人教課標(biāo)本三年級上冊】 第六組 第21課 《古詩兩首 飲湖上初晴后雨》
3. 【人教課標(biāo)本四年級上冊】 第二組 第5課 《古詩兩首 題西林壁》
4. 【人教課標(biāo)本八年級上冊】 第六單元 第27課 《短文兩篇 記承天寺夜游》
5. 【人教課標(biāo)本八年級下冊】 第五單元 第25課 《詩詞曲五首 水調(diào)歌頭》
6. 【人教課標(biāo)本九年級上冊】 第六單元 第25課 《詞五首 江城子 密州出獵》
8. 【高中語文課文必修4】 第二單元 第5課 蘇軾詞兩首 《念奴嬌 赤壁懷古》
9. 【高中語文課文必修4】 第二單元 第5課 蘇軾詞兩首 《定風(fēng)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10. 【人教課標(biāo)本九年級上冊】 課外古詩詞背誦 《浣溪沙》
11. 【人教課標(biāo)本八年級上冊】 課外古詩詞背誦 《浣溪沙》
12. 【人教課標(biāo)本六年級下冊】 古詩詞背誦 《浣溪沙》
13. 【高中語文課文必修4】 第二單元 第5課 《蘇軾詞兩首》
15.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 第七單元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16.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 第一單元 誦讀欣賞《古代詩詞三首》 《浣溪沙》
17.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 第三單元 《中秋詠月詩三首》 《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
18. 【蘇教版八年級上冊】 第四單元 第17課 《記承天寺夜游》
19. 【蘇教版九年級下冊】 第四單元 誦讀欣賞 詩詞曲三首 《江城子·密州出獵》
20. 【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 第五單元水 《飲湖上初晴后雨》
22.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 第一單元 第3課 古詩兩首 《惠崇<春江晚景>》
23.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 第一單元 第3課 古詩兩首 《題西林壁》
24.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 第四單元 第12課 古詩三首 《飲湖上初晴后雨》
25. 【西師大版三年級下冊語文】 第一單元 第5課 古詩兩首 《惠崇<春江晚景>》
26. 【西師大版四年級上冊語文】 第四單元 第15課 古詩兩首 《飲湖上初晴后雨》
27. 【西師大版四年級下冊語文】 第八單元 第33課 古詩兩首 《題西林壁》
28. 【西師大版六年級下冊語文】 第一單元 第2課 古詩兩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29. 【鄂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 第六單元 古詩誦讀 《花影》
30. 【鄂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 第八單元 古詩誦讀 《贈劉景文》
31. 【鄂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 第七單元 古詩誦讀 《飲湖上初晴后雨》
32. 【鄂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 第七單元 古詩誦讀 《題西林壁》
33. 【鄂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 第五單元 古詩誦讀 《惠崇《春江晚景》》
34. 【湘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 第六單元 第23課 古詩兩首 《飲湖上初晴后雨》
35. 【湘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 第二單元 第5課 題西林壁 《題西林壁》
36. 【語文A版三年級上冊語文】 第一單元 第4課 古詩二首 《飲湖上初晴后雨》
37. 【語文A版五年級下冊語文】 第一單元 第3課 古詩二首 《惠崇春江晚景》
38. 【語文A版五年級下冊語文】 第四單元 第11課 古詩二首 《題西林壁》
39. 【語文S版三年級下冊語文】 第一單元 第3課 古詩兩首 《惠崇<春江晚景>》
40. 【長春版五年級下冊語文】 第五單元 名山奇景 《題西林壁》
41. 【浙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 第七單元 第20課 古詩三首 《贈劉景文》
42. 【浙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 第七單元 第21課 古詩四首 《望湖樓醉書》
43. 【教科版三年級下冊語文】 第五單元 快樂讀書屋五 古詩三首 《題西林壁》
44. 【教科版五年級上冊語文】 第二單元 快樂讀書屋二 古詩三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45. 【冀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 第五單元 第21課 古詩二首 《題西林壁》
46. 【冀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 第二單元 第6課 古詩二首 《飲湖上初晴后雨》
47. 【魯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 第一單元 識字(1) 第4課 古詩兩首 《贈劉景文》
48. 【魯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 第五單元 第17課 古詩兩首 《飲湖上初晴后雨》
49. 【滬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 第七單元 第33課 《但愿人長久》
50. 【滬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 第七單元 古詩誦讀 《贈劉景文》
51. 【滬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 第二單元 古詩誦讀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52. 【滬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 第一單元 古詩誦讀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絕(其一)》
53. 【滬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 第二單元 古詩誦讀 《題西林壁》
54. 【滬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 第三單元 寄情山水 第11課 古詩三首 《飲湖上初晴后雨》
55. 【滬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 第八單元 小故事,大智慧 每周一詩 《東欄梨花》
56. 【滬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 第八單元 讀一本名著 每周一詩 《海棠》
57. 【北京版二年級上冊語文】 第四單元 第11課 《花影》
58. 【北京版四年級上冊語文】 第六單元 第21課 古詩三首(二) 《題西林壁》
59. 【滬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 《中秋月》
蘇軾的資料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xué)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子。嘉佑進士。神宗時曾任祠部員外郎,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職,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詩“謗訕朝廷”罪貶黃州。哲宗時任翰林學(xué)士,曾出知杭州、穎州等,官至禮部尚書。后又貶謫惠州、儋州。北還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時追謚文忠。與父洵弟轍,合稱“三蘇”。在政治上屬于舊黨,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在藝術(shù)表現(xiàn)方面獨具風(fēng)格。少數(shù)詩篇也能反映民間疾苦,指責(zé)統(tǒng)治者的奢侈驕縱。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代很有影響!赌钆珛伞こ啾趹压拧贰ⅰ端{(diào)歌頭·丙辰中秋》傳誦甚廣。擅長行書、楷書,取法李邕、徐浩、顏真卿、楊凝式,而能自創(chuàng)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并稱“宋四家”。能畫竹,學(xué)文同,也喜作枯木怪石。論畫主張“神似”,認為“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高度評價“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藝術(shù)造詣。詩文有《東坡七集》等。存世書跡有《答謝民師論文帖》、《祭黃幾道文》、《前赤壁賦》、《黃州寒食詩帖》等。畫跡有《枯木怪石圖》、《竹石圖》等。
蘇軾是中國北宋文學(xué)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父蘇洵、弟蘇轍都是著名古文學(xué)家,世稱“三蘇”。嘉佑進士,任鳳翔府簽判,主張改革弊政。神宗時反對變法,但在密州、徐州任上抗洪滅蝗,賑貧救孤、頗多政績。后以“謗訕朝廷”貶黃州。哲宗時任翰林學(xué)士,出知杭、潁、揚、定四州。徽宗初遇赦召還。詩、詞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學(xué)最高成就。
蘇軾的詩大都抒寫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現(xiàn)實黑暗之作。詩風(fēng)豪邁清新,尤長于比喻。與黃庭堅并稱“蘇黃”。
蘇軾的詞題材廣泛,記游、懷古、贈答、送別、說理無不入詞,對嚴格的音律束縛也有所突破,促進了詞的發(fā)展。名作有《念奴嬌》、《水調(diào)歌頭》等,開豪放詞派的先河,與辛棄疾并稱“蘇辛”。
蘇軾散文中議論文汪洋恣肆,記敘文結(jié)構(gòu)謹嚴,明白條暢,如《石鐘山記》、《放鶴亭記》等與《赤壁賦》、《后赤壁賦》同為傳誦名篇。與歐陽修并稱“歐蘇”,是“古文八大家”之一。文學(xué)思想強調(diào)“有為而作”,崇尚自然,擺脫束縛,“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致力提拔后進,黃庭堅、秦觀等均出其門下。
蘇軾還擅長行、楷書,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他曾遍學(xué)晉、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顏真卿、楊凝式,而自成一家。自云:“我書造意本無法”;又云:“自出新意,不踐古人!秉S庭堅說他:“早年用筆精到,不及老大漸近自然”;又云:“到黃州后掣筆極有力。”晚年又挾有海外風(fēng)濤之勢,加之學(xué)問、胸襟、識見處處過人,而一生又屢經(jīng)坎坷,其書法風(fēng)格豐腴跌宕,天真浩瀚,觀其書法即可想象其為人。人書并尊,在當(dāng)時其弟兄子侄子由、邁、過,友人王定國、趙令畤均向他學(xué)習(xí);其后歷史名人如李綱、韓世忠、陸游,以及的吳寬,清代的張之洞,亦均向他學(xué)習(xí),可見影響之大。
蘇軾在繪畫方面畫墨竹,師文同,比文更加簡勁,且具掀舞之勢。米芾說他“作墨竹,從地一直起至頂。余問:何不逐節(jié)分?曰:竹生時,何嘗逐節(jié)生?”亦善作古木怪石,米芾又云:作枯木枝干,虬曲無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無端,如其胸中盤郁也!本梢娖渥鳟嫼苡衅嫦脒h寄。其論書畫均有卓見,論畫影響更為深遠。如重視神似,主張畫外有情,畫要有寄托,反對形似,反對程式束縛,提倡“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并明確提出“士人畫”的概念等,為其后“文人畫”的發(fā)展尊定了理論基礎(chǔ)。存世書跡有《黃州寒食詩》、《赤壁賦》、《答謝民師論文》與《祭黃幾道文》等。存世畫跡有《古木怪石圖卷》;又近年發(fā)現(xiàn)的《瀟湘竹石圖卷》當(dāng)亦系他的作品。詩文有《東坡七集》,詞有《東坡樂府》等。清代王文浩有《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
蘇軾(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學(xué)家、書畫家,與父蘇洵、弟蘇轍并稱“三蘇”。蘇軾二十一歲中進士,神宗時期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在黃州四年多曾于城東之東坡開荒種田,故自號“東坡居士”。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學(xué)士、侍讀學(xué)士、禮部尚書等職,并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被貶惠州、儋州。大赦北還,途中病死在常州,葬于河南郟縣,追謚文忠公。
在任地方長官期間,蘇軾關(guān)心民眾疾苦,做了許多利民的好事,深受民眾擁戴。蘇軾博學(xué)多才,是著名的散文家,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學(xué)作品標(biāo)志著北宋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最高成就;蘇軾是著名詩人,他同宋代著名詩人黃庭堅并稱為“蘇黃”;蘇軾為杰出的詞人,開辟了豪放詞風(fēng),他同杰出詞人辛棄疾并稱為“蘇辛”,對后世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蘇軾是著名的書法家,他同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蘇軾還是著名的畫家。此外,在農(nóng)田水利、教育、音樂、醫(yī)藥、數(shù)學(xué)、金石、美學(xué)、烹飪等方面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常用成語
中考 高考名著
蘇軾簡介
至情至理、豪邁高潔的情懷──重讀蘇軾《水調(diào)歌頭》
中秋之夜的美好祝愿──蘇軾《水調(diào)歌頭》賞析袁行霈
說蘇軾《記承天寺夜游》霍松林
蘇軾的審美人生木齋
蘇軾與酒滄浪水
蘇軾稱謂考略孫孟明
蘇軾云龍會山人胡存英
赤壁賦蘇軾
《喜雨亭記》蘇軾
題西林壁蘇軾
《蘇軾詞兩首》有關(guān)資料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
《蘇軾詞兩首》關(guān)于練習(xí)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
《蘇軾詞兩首》問題探究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
《蘇軾詞兩首》整體把握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
蘇軾的赤壁高考考生
獄中寄弟子由蘇軾
西江月蘇軾
臨江仙·夜歸臨皋蘇軾
自題金山畫像蘇軾
后《赤壁賦》蘇軾
解讀蘇軾《前赤壁賦》周先慎
蘇軾說過的名言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